海大PK双胞胎!中国两大饲料巨头最精彩一战,对饲界影响多大?

近期猪价猛涨给养猪业带来久违的快意,而生猪存栏减少引起猪料销量整体下滑,则导致饲企竞争愈发激烈。一边是“禽料巨头”海大在山东第六家猪料工厂落成,一边是“猪料巨头”双胞胎在广东、云南等地加速开拓禽料市场。

近年来,在众多饲企因跨界养猪而拖累业绩的背景下,海大和双胞胎却凭借其饲料主业的定位、养猪布局的审慎实现逆势增长,成为当下饲界华山论剑的重要角色。

01、产业布局PK:海大综合实力强,双胞胎深耕猪板块

同样起步于1998年,双胞胎和海大分别从江西和广东出发,经过二十多年闯荡成长为国内农牧巨头。

双胞胎前身江西华利饲料有限公司起初以生产禽饲料为主,在发现猪料利润空间后迅速转型,早在2003年推出第一包乳猪料便在江西一战成名,随后逐步完成全国布局,2008年双胞胎猪料销量便占公司产品结构的93%。

从猪料业务延伸,目前双胞胎产业涵盖粮食种植与贸易、饲料生产与销售、生猪养殖、屠宰与深加工等,下设分公司500多家,员工人数超2万,2023年实现营收868亿元。

海大的成长路径和双胞胎有异同,同在饲料起家,异在饲料品类。上世纪90年代末,海大在广州起步,以水产料业务为核心。从水产板块出发,海大逐渐成长为涵盖饲料、种苗、动保、养殖、食品加工等全产业链的农牧企业,分子公司超600家,在职员工超4万人,2023年实现营收1161亿元。

图片

尽管在猪料业务上起步晚,海大在饲料板块的整体实力却不可小觑。如今,海大在全国已完成4000万吨的饲料产能布局,饲料产品覆盖水产料、禽料、猪料、反刍料和宠物料等品类,布局相对完善,综合实力强。

作为上市企业,海大又有资本的加持,有强大的研发、采购和销售团队。而双胞胎则凭借多年在猪料领域积累的品牌实力,以及全国饲料厂网络优势,形成独特竞争力。

02、饲料销量PK:海大饲料外销第一,双胞胎猪料外销第一

近年来,海大、双胞胎饲料销量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南方饲企的标杆。

2020年-2023年,海大饲料销量从1521万吨增长至2440万吨,增长60%;外销量从1466万吨增长至2260万吨,超过新希望成为国内饲料外销量第一的企业。其中,2023年海大猪料销量达到579万吨,3年涨幅高达150%。

同期,双胞胎饲料销量从900万吨猛涨至1366万吨,涨幅达52%,而猪料则是双胞胎饲料业务的主体。双胞胎一向是国内猪料销量第一,年销猪料为1200-1300万吨。

图片

毋庸置疑的是,2家巨头高度重视猪料业务发展。

海大从2010年开始涉足猪料,专门成立集团猪料部。2018年,薛华又亲自挂帅,成立猪料发展委员会。2021年,海大因战略发展需要,进军畜禽核心料,成立海芯集团。

对双胞胎而言,猪料一直是主打产品。2023年,双胞胎又参与正邦重整,鲍洪星成功入主正邦。不难预见,新正邦的饲料资产将在不久的将来极大壮大双胞胎在猪料领域的实力。

03、饲料布局PK:在两广、两湖和江西竞争白热化

对双胞胎和海大2家农牧巨头而言,饲料业务是现金流的保障,是重中之重的主业,发展路径可谓殊途同归。

从猪料领域观察,海大2022年便表示猪饲料全国产能布局基本达成,而当前集团猪料部的重点布局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山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贵州等地。

图片

双胞胎和新正邦饲料产业布局也基本覆盖西北、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其中,江西、广东、广西、四川、湖南、湖北和云南是双胞胎重点布局地带。

图片

从区域布局看,海大和双胞胎的猪料竞争兵刃相见,以江西、广东、广西、湖南和湖北5省最为激烈。

04、养猪业务PK:2家巨头均靠轻资产快速上量,双胞胎年出栏突破1300万头

多年来,饲企跨界养猪早已不是新鲜事。2012年是整个饲料行业的分水岭,为了消化过剩的饲料产能,众多饲企跨界养猪。而随着2015年温氏上市,“公司+农户”的饲企养殖模式也成为潮流。

海大正是在2015年成立养猪事业部(益豚板块),进军养猪业。2年后双胞胎同样入局,加入养猪大军。

不过,海大和双胞胎在养猪业务上一直保持审慎态度,以轻资产运作为主。尤其是海大,2020年以前生猪年出栏均在100万头以下,近3年增长较快,2023年出栏生猪460万头。

双胞胎如今已达到年出栏1300万头级别,但没有像部分企业一般大规模自繁自养,而是发挥自身饲料网络优势,依靠“公司+农户”轻资产模式上量。

图片

05、业务规划PK:双胞胎加速开拓禽料市场,海大推猪教保料改善产品结构

近期,全国多省猪价突破9元/斤。养殖行情回暖,生猪存栏减少,使当前猪料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面对当下市场,海大、双胞胎2家饲企巨头在畜禽饲料布局上做出调整。

记者调研了解到,近期双胞胎除了稳步提升猪料销量,还在广东、云南等地加速开拓禽料市场,举办禽料招商会,今年禽料业绩目标是年销200万吨。

海大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对当下猪料竞争压力有清晰的认知,表示2024年公司推出教槽料、保育料产品,改善产品结构,支撑猪料利润。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海大山东海鼎莒南专业猪料生产基地落成,这是海大在山东大区第6家猪料工厂,年生产能力超30万吨,可生产全价料、浓缩料、预混料等产品。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2家龙头饲企都在巩固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寻找新的增长点。2024年,2家企业的畜禽料市场争夺战,硝烟弥漫,正拉开帷幕。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