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效率战开打

4月20日,京东七鲜在北京宣布“全城送”;4月24日,盒马统一了全国免运费门槛;5月6日,又传来了“朴朴超市2024年的目标是实现盈利”的消息……一时间令沉寂许久的生鲜电商行业又热闹了起来。众所周知,履约成本较高一直是生鲜电商玩家的“痛处”,那么从目前各玩家的布局来看,似乎有了新解法。

▍生鲜电商行业再起波澜

当“生鲜电商”的故事不再诱人,各路玩家都迫于寻求新的生存之道,其中可圈可点当属以下几位玩家。

小象超市升级为全品类零售,最快30分钟送达

2023年底,美团买菜更名为小象超市,一方面,由原本单纯的生鲜配送转向为全品类零售,扩大了自身的基本盘。另一方面,小象超市在叶菜品类上的直连直采能力也在持续增强。2023年底小象超市首次尝试与云南红河、曲靖等地开展“产地直采合作”,以销定采、直连直供。截至今年4月2日,小象超市很多南方蔬菜基地的叶菜,已实现跨区域配送流转,进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图片

更值得一提的是,更名后的小象超市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苏州、杭州、无锡等城市上线,并承诺“最快30分钟送达”,凭借高效的仓配网络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即时性需求。

山姆加码线上业务,最快“一小时极速达”配送到家

4月16日,据媒体报道,山姆会员商店在2023年实现销售800亿元左右,其中线上销售占比47%,与线下基本持平。不难看出,线上销售对于山姆业绩的贡献正逐步增长,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

图片

而一直以来,山姆也持续在增强自身的物流能力。2018年,山姆与京东达成合作,入驻京东到家,通过设立云仓提高入驻城市的渗透率。去年7月,山姆会员商店在苏州工业园区率先试水,通过“现场体验、线上下单、极速配送”,让消费者拥有更加快捷的购物体验。近段时间,山姆又推出了极速达及全城配两种配送形式,极速达满99元且重量在15千克内可免费配送,1小时内送达,全城配则次日或者隔日送达。4月26日,山姆会员商店江北云仓开仓,据悉,江北市民可通过“山姆会员”APP线上下单,享受最快“一小时极速达”配送到家服务。

京东七鲜发力“全城送”抢市场

4月20日,京东七鲜在北京宣布“全城送”,此次服务升级后,线上订单配送服务将覆盖北京六环内所有区域,且配送时间将由8:00-22:00升级至8:00-00:00,保障市民“菜篮子”的正常配送。据悉,在七鲜内部,“全城送”被视为其在配送服务方面的一次重大升级。在外部看来,这是京东七鲜为迎接行业竞争所作出的对冲举动。

图片

业内人士对此分析道,京东七鲜能够实现全城配送,主要依赖于京东物流在冷链方面的强大服务能力、前置仓策略以及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京东能够快速响应、缩短配送时间并提高配送效率。

盒马思变“重启”会员制,意在重做线上业务

4月24日,盒马X黄金/钻石会员恢复开卡、续费服务,会员权益也进行相应升级。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令消费者诟病的运费门槛政策也有所调整,北京、长沙、南京三地先前上调至99元的免运费标准现回调至49元;与此同时,包括深圳、广州在内的20余个城市,免运费门槛则由39元调整至49元。

图片

一直以来,线上、线下两手抓是其的核心策略,而且对于线上业务和线下业务的比例分配,盒马一直在调整。此前一段时间,在盒马看来,实体门店运营成本相对固定,但线上流量成本、物流成本同比例呈线性增长,相比线上,线下门店成本更低,价格优势更明显。而此次恢复线上线下价格再统一,似乎也印证了盒马线下的数据并不理想,未来一段时间,盒马或将重点深耕线上市场。

朴朴超市打造大仓业务模型,加大配送辐射商圈范围

5月7日,有接近朴朴超市的市场人士透露,朴朴超市的2024年目标是实现盈利。该人士称,“事实上,今年,前置仓生鲜电商赛道的亮点,可能会是集体盈利,包括美团(小象超市)应该都会有几个城市会实现盈利。宏观面,由于消费者对即时零售的需求日益增长,带动了这个赛道规模成本效应出现,有利于赛道整体盈利。”

图片

据悉,到目前为止,朴朴超市于全国6座城市有业务布局。业务模型上,朴朴超市由于是做前置仓的大仓业务模型(单仓面积800平米以上),相对小仓(300平米)来讲,它单仓的辐射商圈范围更广,单量更高。配送速度上,由于持续1小时达到家市场,前期不断投入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到目前至少在高线市场已经出现了一批稳定、高粘度的消费群体,这批人几乎每天都在买东西。

▍生鲜电商结局或将改写

从每日优鲜黯然退市,到叮咚买菜撤城控成本,再到永辉超市4年关店440家……不难看出,生鲜电商似乎一直是门苦生意。

对于生鲜品类而言,消费者对于配送的速度和范围要求更为苛刻。这也是一直以来生鲜电商玩家们的痛点所在。如今,山姆最快“一小时极速达”、小象超市最快30分钟达、七鲜在北京发起“全城送”、朴朴超市1小时到家……无不证明了,在这一赛道的玩家们正在通过不断优化自身的履约能力以服务消费者。

然而,要锻造这般极速高效的履约能力,势必需要提高自身的成本,通过不断优化自身的物流体系以支撑更加高效的配送速度和触达更远的范围。而作为高频的生鲜品类,其利润空间较低,因此很容易导致难以盈利的局面,甚至也会出现亏损、经营不下去的可能。

那么,这样的困局何时能出现拐点?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未来,生鲜行业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针对需要高品质食品生活的人群。随着消费者对线上购买生鲜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以及供应链、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生鲜电商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冷链的特殊性,配送范围仍会有所限制,仍需综合考虑冷链成本、配送成本和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等多方面因素。

行业人士分析称,未来,生鲜电商企业可能会通过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如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从而提升消费者体验和满意度。而这将有助于生鲜电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