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看好中炬高新为美味鲜制定的“百亿目标”?

在接下来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美味鲜要再次发力了

在火炬集团重回中炬高新第一大股东位置后,确实显得雄心勃勃。中炬高新子公司美味鲜公司在未来三年战略规划方案中明确:“到2026年,美味鲜公司营业收入目标100亿元,营业利润目标15亿元。”

而根据中炬高新2023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39亿元,比2022年下降3.78%;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6.97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归属于母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为5.24亿元,同比下降5.79%。

图片

其实从利润层面看,虽然中炬高新的扣非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下滑,但其为美味鲜制定的2026年实现15亿元净利润目标其实并不难,因为撇开最近两年因为纠纷带来的净利率波动之外,中炬高新此前的净利率一直在15%以上,并且整体呈现出上升态势

但要想在2026年让美味鲜实现百亿营收,就等同于在接下来这三年里,中炬高新要再造一个美味鲜。在不考虑调味品行业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前提下,对于企业规模的增长,不外乎销量的攀升、市场区域的扩大、新业务的开展(包括并购等举措)等几种手段,但在中炬高新旗下的美味鲜身上,实难看到其能在三年突破百亿的潜质和可行性。

图片

销量三年内不具备高增条件

2023年,中炬高新的调味品销售收入为49.32亿元,占2023年度营业收入的95.97%。公司在财报中提到,子公司美味鲜主要从事10多个品类调味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中山及阳西两大生产基地,2023年整体生产量约69.47万吨,销售69.83万吨。其中,酱油的销售额占调味品收入的62.23%,鸡精鸡粉占比13.89%,食用油占比9.17%,其他调味品占比14.71%,多品类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

图片

从产品层面看,美味鲜旗下主要就是酱油、鸡精鸡粉、食用油和其他调味品。通过复盘美味鲜过去5年的产品销售数据来看,实难看到能在未来三年有成倍增长的可能性。

图片

首先是酱油品类,过去5年,美味鲜的酱油品类在公司总营收中的占比在60%以上,但其规模也一直在30亿上下徘徊,最高销售额是在2020年的31.23亿元。

如果美味鲜未来三年要靠现有品类做到百亿,那么酱油品类不说做到60亿,起码要迈上50亿以上规模才有可能。但基于美味鲜旗下厨邦和美味鲜两大品牌的调性和市场表现,基本不太可能。

一方面,酱油品类的整体渗透率已经超过了90%甚至更高,也就是说整个品类已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要么抢其他品牌的市场份额,要么通过提高产品价值来获取更高的销售额,但无论哪一种方式,对于美味鲜而言,都是难上加难。

另一方面,美味鲜的酱油品类近几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但是整个酱油品类的毛利率走低也为其未来发展带来阻碍。毛利率的走低不外乎两种可能,一是企业让利消费者,主动降低售价,显然这在当下的商业社会不太可能,但不排除企业为了和其他品牌竞争,投身到产品价格战当中;另一方面则是生产成本的不断攀升,而企业不敢贸然提高产品价格,只能“咬碎了呀往肚里吞”。而美味鲜属于哪一种?想必它自己比外界更清楚。

其实除了酱油之外,整个美味鲜的所有产品品类在过去五年里似乎都没有太亮眼的表现,也没有太亮眼的产品出现,这或许才是其冲击百亿目标最大的阻碍。

鸡精鸡粉和食用油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品类了,但对美味鲜整体而言稍显“鸡肋”。因为在过去5年,这两大品类虽然没什么增长,从市场角度看也没什么“前途”,但又能为美味鲜贡献10亿元左右的营收。

而除了三大传统优势品类之外,美味鲜也在积极的布局新品类,包括蚝油、火锅底料、料酒、食醋等等,但是整个中炬高新的其他品类表现近四年几乎没有什么明显增长。

与此同时,前高管举报厨邦蚝油造假事件虽然目前尚未给出进一步的解释,但仅凭一句“符合国家标准”或许能帮助品牌摆脱舆论危机,但无法抚平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即便是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这位高管只是把行业中隐藏的普遍做法说了出来而已,但势必对厨邦接下来的品类拓展带来影响。

市场区域开发仍存不足

除了当下的产品难以支撑美味鲜跻身百亿阵营,在区域市场层面,虽然中炬高新号称自己的为数不多拥有全国性网络的调味品之一,但真正留给美味鲜的机会其实也不多了。

首先看经销商数量,根据中炬高新的财报显示,其经销商数量从2019年末的1051个提升至了2023年末的2084个

看区域市场开发力度,2019年,中炬高新的地级市开发率为83.4%,2023年提升至了94.36%;区县开发率也从38.32%提升至了72.24%……

至此,中炬高新无论是经销商数量还是区县开发率都在过去五年实现了成倍增长,但是其产品销售收入却仅仅增长了不到5亿元,增长质量着实有些堪忧。

更为直观的感受就是美味鲜的产品销量变化。以酱油为例,2019年,美味鲜的酱油销售量为445419吨,到2023年至净增不到7万吨至512136.52吨。

再分渠道看,2019年,美味鲜的分销渠道收入为43.44亿元,2023年仍然只有48.38亿元,据此估算,其经销商的户均年销售额就从2019年的413.32万元/家下降至了2023年的232.15万元,接近“腰斩”。

当经销商的市场区域越来越小,自然不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单一品牌上。

不仅如此,厨邦还从今年4月份开始,将所有搭赠费用停掉,如果经销商要想争取费用,就需要给厂家做方案……如此一来,虽然美味鲜实现了降本增效,但经销商的“财路”又被堵了一条,这对于冲击百亿目标的美味鲜而言,似乎又出了一道难题

或许,在经销商群体中,对于美味鲜能否按期达成百亿目标,已经有更具象的体现了。

并购举措时间紧任务重

对于美味鲜而言,在新团队的操盘之下,未必会依重自身现有经营方式来跻身百亿阵营。投资并购,对于美味鲜来说,未尝不是相对轻松的路。

从时间线上来说,要2026年成功并表,那么中炬高新接下来如果有并购行为,就需要再2025年前完成并购。若加上前期接洽、讨论、董事会审议、公告以及相关部门的审核等一系列流程,时间还要往前移。

但2024年已经过去了一个季度,中炬高新在对外投资方面尚无明显动作,未来不排除“闪电”并购的可能,毕竟,现在的中炬高新的大股东和姚振华做大股东时,有着截然不同的一面。

并且,现在中炬高新的管理层中,华润系背景也给这家企业的未来走向增添了更多可能。

对于百亿目标的失利,中炬高新其实已经有前车之鉴。

图片

早在2019年,中炬高新第九届董事会提出了“聚焦健康食品主业,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超一流的综合性调味品集团企业”的战略定位。2019年三月,又进而提出调味品主业“五年双百”的发展目标,即从2019年到2023年,实现健康食品产业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年产销量过百万吨的双百目标。比对2018年末的收入基数,5年收入增长150%以上。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中炬高新健康食品产业营收过百亿的目标仅仅完成了一半,销量过百万吨的目标完成不到70%……

2024年,对于中炬高新而言可谓是个全新的起点,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三年冲刺百亿的豪言壮语能否实现还有待时间来给予我们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接下来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美味鲜要再次发力了。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