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中国生猪产业农财月报

一、成本与价格

1.1 全国生猪价格走势

图片

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2024年1-3月猪价依然处于低位运行,均价14.9元/公斤,低于2023年同期。

仔猪价格同比低于去年,但呈现持续上涨。

3月第三周,仔猪价格来到32.66元/公斤。(对未来谨慎看好)

仔猪价格继续上涨。3月第二周,来到31.12元/公斤。

生猪期货:2405收盘15030元/吨;2407收盘16530元/吨;2409收盘17545元/吨;2411收盘17615元/吨

图片

2024年2-3月,猪价呈现出上下波动。

从新牧网2月份以来的全国均价来看,年前猪价出现一波拉升,随后回落。

在3月份后猪价又出现曲折上涨的势头。

3月26日,猪价来到 7.77元/斤,不少成本优异的猪场和企业可以迎来盈利期。

3月29日,降至7.63元/斤。

1.2 养殖成本与利润

图片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2024年2月散养成本约为2135元/头,每头亏损87元;规模养殖成本约为1995元/头,每头盈利35元。

二月份,养殖端呈现盈亏差异。规模化养殖成本凸显优势。

1.3 2024年企业最新成本对比

图片
图片

从上市猪企公开的数据来看,许多企业的成本都相较于2022年有了大幅降低。

主要由于,生产成绩的优化,仔猪成本的优化,以及饲料成本的下降。

但在2023年年末,部分企业因为疫情原因出现损失,成本有所提高。

2024年1-2月,神农集团以14.7元/公斤的完全成本排名第一,京基智农以15.7元/公斤排名第二,温氏股份15.6-15.8元/公斤排名第三,牧原15.8元排名第四。

在仔猪成本上,牧原依然以325元/头排名第一。

二、2024年上市企业出栏与营收

2.1  2024上市企业生猪出栏量

图片

2024年1-2月,18家上市猪企出栏生猪2475.17万头。总体同比增长约10%。

其中12家企业出栏量同比增长,6家企业出栏量同比下降。

下降最多的为正虹科技,降幅82.67%;随后是正邦,降幅47.49%;第三是中粮,降幅35.4%。

增长比例最大为天邦和神农,分别增长40.31%和40.3%。

温氏实现增长29.44%,牧原实现增长19.18%。

2.2  2024年上市猪企销售收入与销售均价情况

图片
图片

16家企业生猪销售收入350.95亿元,同比增长7%,增幅小于出栏量。

从销售均价来看,几乎所有企业2024年1-2月生猪销售均价同比均低于去年。

8家企业1-2月营收同比下降,占统计企业的50%。最大降幅为正虹科技,下降80.89%,其次为正邦,降幅44.01%。

2.3 猪企2024年能繁母猪存栏40强

图片
图片

部分企业更新了能繁母猪数据,牧原股份2月末母猪数稍降约3万头。

温氏股份稍降约2万头。企业依然有增产计划。如温氏股份:公司初步计划 2024 年末能繁母猪数量在 2023 年底存量的基础上再增加 5-10 万头。

且不少企业拥有超过现有存栏量的产能。

2.4  上市猪企盈亏情况

图片
图片

2023年,多数猪企出现亏损,统计2018年以来的利润总和,不少企业5年来总营收呈现亏损。

非洲猪瘟既为养猪业带来机会,也带来风险。5年过去,企业呈现出明显的分水岭。

行业亏损,企业承受资金压力,轻资产运作模式再度受到行业青睐。近年来不少企业再次从自繁自养转向公司+农户模式,

统计显示10家大型猪企预计代养规模超过5000万头,7家企业代养比例超过50%。

三、全国生猪产能

3.1 2024年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与生猪存栏情况

图片
图片

2024年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下降至4042万头,环比下降0.6%(前值-1.8%),同比下降6.9%。

高于农业农村部最新提出的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为最新正常保有量的103.6%。能繁母猪仍有下降空间。

“十四五”后期,以正常年份全国猪肉产量在5500万吨时的生产数据为参照,设定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控目标,即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3900万头左右。

1. 绿色区域:产能正常波动。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2%—105%区间(含92%和105%两个临界值)。以市场调节为主,不需要启动调控措施。保持监测预警工作常态化,定期发布动态监测信息。

2. 黄色区域:产能大幅波动。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85%—92%或105%—110%区间(含85%和110%两个临界值)。

3. 红色区域:产能过度波动。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低于正常保有量的85%或高于正常保有量的110%。强化相应调控措施,促使能繁母猪存栏量逐步回归到绿色区域。

3.2 各省出栏与能繁母猪存栏情况

图片
图片

从各省情况来看,已有数据中,2023年出栏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四川、湖南、河南,分别为6662.7万头、6286.3万头和6102.31万头,目前也仅有这三个省份的出栏量超过了6000万头,约占全国出栏量的26.22%。

与此同时,出栏量位于4000-6000万头梯队的是山东、云南和湖北,出栏量分别为4659.7万头、4626.95万头和4438.53万头,相当于全国出栏量的18.89%;

位于2000-4000万头梯队的有7个省份,分别是广东、广西、江西、辽宁、黑龙江、江苏和贵州,占全国27.93%。

能繁母猪情况,四川、湖南2省都已超过350万头,分别为369万头、350.1万头。此外,山东、云南、广西3省位于200-300万头区间,广东、江西、黑龙江、江苏则位于100-200万头之间。观察同比变化发现,11省能繁母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跌幅最高的是青海,为14.3%。

3.3 全国生猪出栏与肉类产量情况

图片
图片

从各省情况来看,已有数据中,2023年出栏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四川、湖南、河南,分别为6662.7万头、6286.3万头和6102.31万头,目前也仅有这三个省份的出栏量超过了6000万头,约占全国出栏量的26.22%。

与此同时,出栏量位于4000-6000万头梯队的是山东、云南和湖北,出栏量分别为4659.7万头、4626.95万头和4438.53万头,相当于全国出栏量的18.89%;

位于2000-4000万头梯队的有7个省份,分别是广东、广西、江西、辽宁、黑龙江、江苏和贵州,占全国27.93%。

能繁母猪情况,四川、湖南2省都已超过350万头,分别为369万头、350.1万头。此外,山东、云南、广西3省位于200-300万头区间,广东、江西、黑龙江、江苏则位于100-200万头之间。观察同比变化发现,11省能繁母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跌幅最高的是青海,为14.3%。

3.4 全国肉类消费变化情况

图片
图片

梳理国家统计局1990年-2022年期间全国居民家庭人均肉类消费量数据,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1990年的12.9千克,攀升至2022年的34.6千克,增长了21.7千克,增长约1.68倍。

农财智库数据显示,1990-2022年期间,全国居民家庭各种肉类品人均消费量占比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体现出正常的替代消费现象。一方面,猪肉消费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71.6%甚至跌至2020年的37.68%。另一方面,禽类和水产品则呈现上涨态势,如禽类从1990年的8.49%一度高涨至26.29%。牛羊肉则相对稳定,基本维持在2-4%左右。

四、饲料产量

4.1 全国饲料产量

图片
图片

据样本企业数据测算,2024年1-2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4437万吨,同比下降3.6%。主要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出厂价格环比、同比呈下降趋势。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为41.1%,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为12.8%,同比分别下降1.5和1.4个百分点。

图片
图片

2023年,全国10万吨以上规模饲料生产厂1050家,比上年增加103家;合计饲料产量19647.3万吨,比上年增长13.0%,在全国饲料总产量中的占比为61.1%,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全国有11家生产厂年产量超过50万吨,比上年减少2家,年产百万吨以上规模饲料企业集团33家,比上年减少3家。其中有7家企业集团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比上年增加1家。

4.2 2024年饲料原料价格走势

图片
图片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3年四季度以来,玉米、豆粕、育肥猪配合料价格持续下调。2024年3月第二周,玉米下调至2.59元/公斤,豆粕下调至3.81元/公斤,育肥猪配合料下调至3.63元/公斤。

原料价格下降带动多家饲企宣布饲料降价,对养猪业成本控制而言,是一大利好,2023年四季度以来,猪企成本不断下降也得益于原料价格下行。近期豆粕价格又有上调趋势,提示企业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2024年,因饲料原料下跌,猪粮比呈现上升态势,但依然在7以下。

五、猪肉屠宰量与进口量

5.1 猪肉进口量

图片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2月,我国进口猪肉7.03万吨,同比下降56.6%。

1-2月累计进口猪肉16.37万吨,同比下降56.7%。

5.2 猪肉屠宰量与月均走势

图片

2024年2月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2104(万头)环比下降43.5%,同比下降6.9%。

2024年1-2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5829(万头),同比增长13.1%。

六、热点政策与事件

2月2日晚间傲农生物公告,公司收到债权人福建大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舟集团”)的《通知书》,因公司未按期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大舟集团已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对公司进行预重整的材料。3月7日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傲农生物”)发布公告显示,其控股股东漳州傲农投资有限公司已获批正式进入重整。

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优化调整生猪产能。完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适度放宽调控绿色区间下限。督促地方稳定用地、环保、贷款等基础性支持政策。推进草食畜牧业转型升级。深入开展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稳定牛羊肉基础生产能力。实施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推动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扎实推进粮改饲,建设高产稳产饲草料基地。深入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

3月1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4100万头调整为3900万头,将能繁母猪存栏量正常波动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95%调整至92%。

3月18日晚,天邦食品公告宣布,由于公司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公司拟向法院申请重整及预重整。此前,天邦公告转让了参股公司史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史记生物”)0.41%股权,交易对价为2255万元。3月5日和2月底,天邦食品分别以1.37亿元、16.5亿元的价格转让了史记生物的2.5%、30%股权。三笔股权转让款合计约18.09亿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