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蔬菜产业市场运行态势研究!附2024蔬菜供需分析

蔬菜产业常年市场运行特征分析

近年来,我国蔬菜种植面积、蔬菜产量逐年增加,蔬菜消费需求也明显上升,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价格稳中趋升、时有波动,市场运行总体比较稳健。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近年来持续稳定增长,蔬菜产量呈现增长态势。2014—2023年的10年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由1922.4万公顷增加到2288.4万公顷(预测),年均增长1.76%(图1);蔬菜总产量由6.49亿t增加到8.28亿t,年均增长2.46%(图2)。

图片
▲图1、2014—2023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及年度增长率变化
图片
▲图2、2014—2023年我国蔬菜总产量及年度增长率变化

近年来,我国蔬菜摄入量明显增加,在膳食结构中比重显著上升。2014—2022年,我国蔬菜人均年消费量由96.90kg增加到108.20kg,年均增长1.23%,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通过对蔬菜市场近10年价格数据的分析研判,蔬菜市场供需具有如下五大特征。

▷蔬菜市场运行具有季节波动特征 每个年度内,蔬菜月度价格基本呈现“W”型波动态势,只是波动幅度大小不一(图3)。

图片
▲图3、2014—2022 年蔬菜价格月均价波动态势

▷蔬菜市场供给具有产地转换特征

随着我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与规范,“按纬度吃菜”规律日渐形成。我国蔬菜生产分为六大优势主产区:

  • 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优势区
  • 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区
  • 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
  • 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区
  • 云贵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
  • 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优势区

▷蔬菜市场价格具有异常震荡特征 

蔬菜市场价格面临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双重挑战,如气候、季节、气温变化、自然灾害、以及台风、冰雹、霜冻、雷暴等自然因素,宏观经济运行、金融保险制度、种植效益预期、消费升级换代等经济因素,以及特定时间点上的个别商家炒作、资本利益驱动等人为因素。引起蔬菜(或蔬菜某一品种)价格巨幅波动、暴涨暴跌、异常震荡、滞销卖难、“卖难买贵”,不仅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严重损伤了菜农和消费者的经济利益。

▷蔬菜种植面积由上茬菜价决定

一般情况下,当上茬蔬菜(或蔬菜某一品种)价格较高时,蔬菜生产者下茬蔬菜的种植意愿往往会提高,进而增加蔬菜(或蔬菜某一品种)种植面积;反之亦然。由此,往往导致蔬菜价格形成“今年高、明年低”“一季高、一季低”“一茬高、一茬低”的循环陷阱。同时,从蔬菜种植区域或种植品种的实践来看,蔬菜生产者既表现出传统种植习惯的盲目坚守,也表现出极大的从众心理,“原来种什么,现在还是种什么”“人家种什么,我种什么”,这也时常影响蔬菜供销平衡,导致蔬菜市场价格产生波动。

▷蔬菜生产供给丰年有余、时有过剩

目前,我国蔬菜总供给总需求基本平衡,总体呈现丰年有余、时有过剩的态势。产地与销地之间相对分离的矛盾,生产供给的季节性与消费需求均衡性之间的矛盾,以及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放大效应等,是导致时常出现区域性、结构性、阶段性相对过剩的主要原因。但是,鉴于市场消费中蔬菜品种之间替代性较强、蔬菜部分品种生产周期较短且速生蔬菜品种丰富、蔬菜产销信息对称与匹配等有利因素,蔬菜市场的供给需求具有很强的韧性、弹性和自我调节能力,因此,一般情况下,蔬菜相对过剩持续时间比较短暂。

2023年蔬菜市场运行分析及2024年展望

2023年,我国蔬菜市场产销两旺,蔬菜在田面积1—12月月度同比均增长;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批发价格全年平均5.08元/kg,是近10年来的最高价。总体来看,蔬菜生产供应充足,消费量持续增长,进出口继续保持贸易顺差局面,蔬菜供需总体平衡。预计2024年蔬菜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略有结余;蔬菜价格水平低于2023年,仍然呈现季节性波动态势,但波幅大于2023年;区域性、阶段性、结构性的滞销卖难依然会时有发生。

2023年蔬菜市场价格高位运行、波幅较小

▷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供应充足 2023年蔬菜种植面积预计将小幅增加,在田面积月同比增长幅度为0.65%~1.81%(图4);蔬菜生产面积基数较高,稳产保供基础较好。2023年天气总体情况良好,除7—8月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外,总体有利于蔬菜生产,单产水平较高,蔬菜市场供应形势良好。

图片
▲图4、2023 年我国蔬菜月度在田面积及同比增长幅度 

▷蔬菜消费需求增加,稳中略升  2022年我国人均蔬菜消费量达108.2kg,预计2023年人均蔬菜消费量约110kg。

▷蔬菜出口量额增加,顺差稍扩

2023年1—12月,累计蔬菜进口量35.33万t,同比减少1.4%;进口额9.89亿美元,同比下跌1.4%。主要进口来源国家或地区:印度,占进口量的41.7%;越南,占13.3%。主要进口品类:辣椒及其制品占进口量的49.5%,马铃薯及其制品占11.9%。

出口量1326.14万t,同比增加6.5%;出口额185.43亿美元,同比上涨0.3%。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为:越南占出口量的13.0%,日本占11.0%,韩国占9.5%,马来西亚占8.4%。主要出口品类:大蒜及其制品占蔬菜出口量的17.0%,番茄及其制品占11.0%,洋葱及其制品占8.9%。贸易顺差175.54亿美元,同比上涨0.37%。

▷蔬菜价格高企不下,波动较小

从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批发价格来看,2023年蔬菜价格总体高位运行,达到5.08元/kg是近10年来的最高价格。从价格波动状况来看,仍然符合蔬菜季节性波动规律,呈现“W”波动态势,但波动幅度较小,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图5)。

图片
▲图 5、2023 年全国蔬菜价格月均价及同比增长率

1—12月,最高月均价为2月的5.83元/kg。3月随着天气回暖,蔬菜市场供应量加大,价格变为季节性下行,到5月达到较低点,为4.83元/kg。由于2023年春季几次“倒春寒”使部分产区的蔬菜生长受到影响,蔬菜供应出现阶段性断茬,6月价格反季节上涨至4.99元/kg,为近10年同期最高值。

进入夏季,地产蔬菜产量增加,价格趋于平稳,9月基本回到常年同期正常水平。立秋后,全国大部分蔬菜产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蔬菜供应量增加,11月蔬菜价格达到2023年最低点,为4.59元/kg;12月出现翘尾现象,蔬菜价格上升至4.95元/kg。

 2024年蔬菜供需分析

(1)从蔬菜的生产供应来看,蔬菜种植面积将稳中有升,保产稳供形势看好。预计2024年,蔬菜总产量约8.5亿t。

(2)从蔬菜的进口情况来看,预测进口量为40万t。我国2019—2023年蔬菜进口量分别为50.18万、46.64万、48.57万、35.82万t和35.33万t(图6),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测算出2024年蔬菜进口量约40万t。

图片
▲图6、2015—2023 年蔬菜进口量及年度增长率变化

(3)从蔬菜人均消费量来看,预测蔬菜需求量小幅上涨。预测2024年蔬菜需求量呈现小幅上升趋势

(4)从蔬菜出口情况来看,预测出口量为1300万t。我国2019—2023年蔬菜出口量分别为1163万、1199万、1111万、1245万t和1326万t(图7),由此进行分析预测,2024年蔬菜出口量约1400万t。

图片
▲图7、2015—2023 年蔬菜出口量及年度增长率变化

未来一年,我国蔬菜市场供需总体平衡、略显宽松。预测生产量(田头产量)为85458万t,其中,商品产量69666万t,进口量40万t,消费量67976万t,出口量1400万t,蔬菜结余330万t。

2024年蔬菜市场价格研判:基于近10年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批发价格数据分析预测,2024年蔬菜价格水平低于2023年,价格中枢为5.0元/kg;价格波动依然呈现季节性波动规律,但波动幅度高于2023年。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