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冷链物流蓬勃发展推动冷库市场快速扩容 国内冷库容量基数逐年增大
一、行业相关概述
冷库是利用降温设施创造适宜的湿度和低温条件的仓库,具有冷藏、保鲜、恒温的作用,能有效延长生鲜食品、特殊药物的保存时间。按照温度控制,冷库可分为冷却间、冷却物冷藏间、冻结间和冻结物冷藏间;可按照制冷方式,可分为氨制冷冷库、氟制冷冷库和CO制冷冷库;根据实际需求,可分为大型库、中型库、小型库和微型库。
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冷库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冷库是冷链物流行业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装置,在仓储、加工、运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冷库实际上是一种低温设备,冷冻温度一般在零下10度至零下30度之间,存储的量比较大,也是冷链物流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冷库堪称冷链物流的“根据地”,冷库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重中之重。
近年冷链基础设施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工程新建项目十分火热,多个省市均有冷库新建项目工程。尤其是在2015年国家层面提出实施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的要求后,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例如2023年山东省的顺丰农场年冷储10,000吨胡萝卜项目、陕西省的茂源万吨农产品储藏冷库建设项目、浙江省的农产品冷藏保鲜项目等;从冷链物流中心来看,有河南省的绿色智慧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二期项目、云南省的理海建绿色智慧冷链物流中心、安徽省的新建智慧冷链物流中心项目等等。
在此背景下,我国冷库容量基数逐年增大。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我国冷库的容量连年上涨,2021年上涨至8205万吨,较上一年度同期增长了15.89%。到2022年我国冷库容量达8365万吨,同比增长11.56%。
目前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的冷库容量仍显不足,未来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从全球各国人均冷库容量来看。据国际冷藏仓库协会数据统计,目前荷兰以0.96立方米/人的人均冷库容量位列第一名,紧随其后的是新西兰0.5立方米/人以及美国0.49立方米/人,分别位列第二、三名。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为0.13立方米/人,在全球各国人均冷库容量中的排名较为靠后,人均冷库容量只占美国的1/4。由此可见,国内人均冷库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未来国内冷库建设规模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逐渐成为冷库升级发展的趋势。近年随着冷链行业高速发展,传统的冷库已无法满足需求,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逐渐成为冷库升级发展的趋势,自动化立体冷库将更多涌现。通过制冷系统自动化、安全防护自动化、信息追溯及检索自动化,以及输送、分拣、搬运等系统的自动化,大大提高冷库的吞吐量、减少人工成本、增加土地利用率,从而提高冷链物流仓储环节的效率。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冷库系统在控制层、监控层、设备层等各方面都得到提升,如运用物联网等技术,使冷库运行和管理都将远程智能化,可以做到自动温度调节、无人值守、远程监控仓储等等。自动化和智能化不仅可提升冷库自身运营管理水平,也可以使其更好地融入全国冷链系统之中,更好地进行冷链过程的监控、追溯,助力冷链安全。
三、下游应用市场需求情况
冷库市场需求主要受冷链物流行业影响。冷链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物流方式,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腾飞,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消费者对于食品的种类、质量、营养以及口味的多样化消费需求显著增加。而食物锁鲜往往需要通过冷藏或者冷冻的方式进行运输、加工、储藏和配送。因此对此冷链物流的需求持续旺盛。
同时生鲜电商行业井喷式发展也将进一步扩大对冷库以及冷链物流的需求。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为网络购物、线上支付、电商平台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夯实的技术基础,且自2020年以来,我国新冠疫情反复扰动,全国多地实行防疫管控,居民出行受限,线下购物艰难,进一步拉动了线上电商行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鲜电商行业交易规模为5601亿元,同比增长20.24%。
综上自2018年以来我国冷链运输的需求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总量突破2.7亿吨,到2022年市场需求总量达到3.2亿吨。预计2023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将超3.6亿吨。
在旺盛的消费需求驱动之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正步入高速发展阶段,从而也带动了冷库产业高速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5515亿元,同比增长15.55%。预计2023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达648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