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茬压一茬,2024年1月菜价上涨较往年推迟,整体稳中有降

本周,蔬菜价格稳中有降。

1月12日,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是3.19元/公斤,比上周同期(1月5日)的3.28元/公斤下降2.74%;比去年同期的4.15元/公斤下降23.13%。周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大幅下降。上周末,价格同比下降14.36%,本周同比降幅明显放大。

图片
▲2023年12月末至2024年1月初与上年同期蔬菜批发平均价走势对比图(单位:元/公斤)

去年同期,蔬菜的加权平均价周环比涨幅明显,是因为此时已经进入农历腊月,去年的今日已经是农历腊月二十二了,菜价已经启动了节前价格上涨的模式,而今年春节到来的时间比较晚,现在只是刚刚进入农历腊月,菜价的走势还是相对平稳的。

一般来讲,越是临近春节,在蔬菜流通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用、运输费用,越是容易出现上涨,价格不合适,用工就紧张;价格不合适,运力就紧张,费用的增加都会导致菜价的上涨。此外,越是临近春节,人们对精细蔬菜、反季节蔬菜的需求越大,此阶段价格高的蔬菜在加权平均价中的权重比增大,也是拉动蔬菜整体价格走高的重要原因。

不过,按照目前蔬菜的供应形势,即便是进入腊月以后,菜价上涨的时间也有可能推迟,菜价上涨的幅度也可能不及去年同期。主要原因就是目前蔬菜供应的稳定程度好于去年同期。一方面是耐储蔬菜、大宗蔬菜供应充足、存量充足;一方面是鲜嫩蔬菜的供应能力正在进一步增强。

目前蔬菜的供应能力还是比较强的,特别是鲜嫩蔬菜的供应能力。鲜嫩蔬菜有着自身的特定的供应链,一般是前面产地的蔬菜即将退市的时候,后续产地的蔬菜就会接续上市,目前的特点是前面产地的蔬菜还没有退市,后续产地的蔬菜就已经开始上市,供应链衔接不仅是顺畅而且还存在重叠的现象。

比如娃娃菜,通常情况下,河南娃娃菜退市时,湖北娃娃菜开始上市,湖北退市时,云南娃娃菜开始上市,目前则是河南娃娃菜还没有卖完,湖北娃娃菜就开始上市,由于湖北娃娃菜是新上市的,品质好于河南尾期的,所以尽管河南还有娃娃菜,但是市场更认可湖北的。其实,云南娃娃菜也已经进入收获期,只不过商户感觉云南路途较远,在当地剥成净菜以后,运抵市场以后,质量也会有所下降,如果进京以后再剥,又会出现人工费用高、垃圾处理费事儿的问题,所以云南娃娃菜仅仅进京几个挂车就暂时不再进京了,一旦湖北娃娃菜退市,云南娃娃菜就会大举进京。

与此类似的还有云南的新土豆、福建的新胡萝卜,前几天曾经有挂车进京,均是因为北方储存的土豆、胡萝卜太多,新土豆、新胡萝卜进京会对市场价格造成冲击,也暂时不再进京了。

此外,江苏、上海、福建的新大葱、海南的新贝贝瓜、金丝南瓜、青皮冬瓜都在上市或者正在准备上市;南方多地的鲜食玉米目前的产量正在逐渐增大;云南的豆角类蔬菜目前正处于上市高峰期,云南的黄瓜、云南、四川的西红柿也进入集中上市阶段;多地的菜花,包括云南、四川、浙江、福建的菜花都处于上市高峰期;山东、安徽的莴笋还没有完全退市,云南、浙江、福建的莴笋正在进入上市高峰期;广东、海南、福建的椒类开始上市,但是山东大棚椒类的产量仍然充足,南方椒类如尖椒、柿子椒、螺丝椒则进京有些受阻,进京的规模还没有形成。

这种蔬菜一茬压着一茬接续上市的现象,使得近期蔬菜的价格稳定少动,整体价格呈现稳中有降的走势。

去年的腊月初二,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3.67元/公斤,按照农历同比,今年的价格比去年低了13.08%。价格同比下降,实际上就是目前蔬菜的总体供应呈现充足稳定的证明。

造成目前蔬菜供应充足稳定的原因除了冬季蔬菜的种植面积较大的原因以外,也与今年冬季气温偏高有关。往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今年则恍若阳春三月。近期的天气十分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包括前期(12月上旬)强寒潮天气对蔬菜生长造成的冲击,近期也都在逐渐得以修复,一些鲜嫩的小品种蔬菜的供应也正在增量。所以,短时间内,蔬菜供应充足、稳定的局面还会继续延续。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