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杜仲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综合开发潜力巨大

杜仲产业链梳理

1、定义及特性

杜仲属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别名丝棉皮、棉树皮和银丝皮等。杜仲喜光、喜温、喜湿,适用性较强,以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PH值5.0~7.5的土壤最为适宜,具有深根性、萌芽力强、生长中速的特性。

2、产业链结构

杜仲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杜仲苗种、化肥、农业机械等行业,杜仲种植主要可分为农户散种和基地种植。杜仲综合利用主要是提取杜仲胶、绿原酸、桃叶珊瑚昔等,并将其应用于橡胶、药品、保健品、功能饲料和食品等行业。此外杜仲木也是较良好的木材产品,整体而言,杜仲具备很高的经济价值。

图片

3、下游

杜仲木材是制造舟车、高档家具及工艺品的优良材料。2015-2021年我国木材产量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据统计,2021年我国木材产量达到11589万立方米,截至2022年我国木材产量为10693万立方米,较2021年同比减少7.73%。

图片

杜仲产业政策分析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大力推动杜仲行业发展。2016年12月,原国家林业局发布《全国杜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30年)》,计划到2030年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377个县(区、市)建成5000万亩杜仲良种高效栽培产业基地,该规划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杜仲产业进入国家整体统筹战略层面。

图片

杜仲产业发展现状

1、种植面积

杜仲原产中国,已有近千年栽培历史,是我国特有珍贵树种,已被定位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我国华北、西南、华中、华东等地均有栽培。近年来我国杜仲行业种植面积呈现出波动增长趋势,2022年杜仲播种面积约为536万亩,较2021年增加36万亩。

图片

2、市场规模

近年来杜仲产品市场均价波动幅度较大,在价格的扰动之下,国内杜仲市场规模也出现大幅波动,但整体还是呈增长态势。据统计,2022年我国杜仲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1.96亿元,同比增长31.37%。

图片

3、产量及需求量

2015-2022年期间,我国杜仲产量从18.44万吨增长至27.72万吨,杜仲需求量从18.37万吨增长至27.61万吨。产量分布上看,2022年我国杜仲产量主要分布于湖南、四川、河南、湖北、陕西、重庆等省市,其中湖南为产量最高的省份,占总产量比重达53%。

图片

4、出口情况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我国杜仲出口数量较2021年有所下降,为1172吨,同比下滑4.64%。从出口目的地来看,我国杜仲主要出口至越南、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等地。

图片

5、价格

数据显示,我国杜仲市场均价在2018年以后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2018年的11.5元/千克上涨至2022年的15.2元/千克,2018-2022年期间复合增长率为7.22%。

图片

杜仲产业发展前景

1、健康价值独特。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杜仲列为上品。杜仲“久服,轻身耐老”。现代科学证实,杜仲治疗高血压、骨质疏松、风湿痹痛及神经类、男科、妇科等疾病均有独特疗效,且安全性较高,适合长期服用,健康价值独特。

2、文化价值高。杜仲有超过2000年的药用历史,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传统底蕴深厚;作为保健食疗、养生佳品等应用形式多元,广受认可。

3、产业综合开发潜力巨大。杜仲全身都是宝,除了独特的健康价值,杜仲也在橡胶、日化、食品、饲料等领域广泛应用。杜仲适合全产业链体系化开发,是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的典范,产业综合价值潜力大。

4、国际认可度高,具备产业国际化前景。杜仲是被许多国家认可的中药材品种。虽然杜仲资源基本都分布在我国,但杜仲的国际认知度和认可度较高,日本等多个国家积极开展杜仲研究。产业方面,日本、韩国等国家对杜仲相关产品的开发在某些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基于杜仲价值广泛的世界性认可,打造高品质、高价值杜仲产品,我国杜仲产业具备相对良好的国际化前景。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