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猪企新希望拟大额定增,个案还是行业缩影?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生猪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时刻。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猪价格持续走低,行业整体利润急剧下滑,许多养殖户以及生猪龙头企业面临严重的亏损。

生猪业寒冬降临,各大猪企压力陡增。11月30日晚,新希望(9.120, -0.88, -8.80%)抛出一份募资不超73.5亿元的定增预案,引发行业广泛关注,也引起了股价宽幅波动。12月1日,新希望股价低开后一路下行,最终收跌8.8%。

图片

此次定增预案中,新希望募集资金将用于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数智化升级、偿还银行债务等多个方面。这可以看做是企业为了应对行业周期性波动,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的一种策略。

然而,定增股价暴跌一事也引发了市场的思考:究竟是新希望的个案,还是整个生猪行业的一个缩影?

纵观整个生猪行业,上市猪企的负债不断走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25家生猪公司的短期借款总额达到1251.71亿元,相较于今年中报的1228.11亿元,有小幅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同比增长了约20%,同时,相较于2020年同期的940.6亿元,借款总额增加了约311亿元。此外,整个生猪行业板块的有息负债率平均值也有所上升,从2021年的34.43%增长至今年前三季度的39.16%。

图片

可以明确,这与前几年的资本推动产能扩张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资本的大量流入推动了行业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负债率的快速上升。一旦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现金流压力,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现金流枯竭问题。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在扩张规模与保持财务稳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从资产负债率角度看,虽然有些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但整个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仍然呈现逐年走高的趋势。到今年三季度末,25家生猪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已经攀升至62.29%。与2021年的54.87%和2022年的59.77%相比,这一比例显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

具体来说,温氏股份(19.120, -0.14, -0.73%)的资产负债率为59.6%,比去年同期降低了1.8个百分点;而牧原股份(38.580, -0.50, -1.28%)则为60.31%,微降了0.41个百分点。然而,天邦食品(3.850, -0.05, -1.28%)和新希望的负债率情况并不乐观,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6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显示出这两家公司的负债状况相对不是很好。这无疑给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了隐忧。

一方面,高负债率意味着企业需要承担更高的财务风险,一旦市场出现不利变化,企业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另一方面,高负债率也可能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使得企业在面临市场机会时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总之,新希望定增股价暴跌一事以及整个生猪行业的负债情况都反映了该行业当前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如何调整战略、坚持稳健的经营策略,以应对行业周期性的波动和变化,显然已经成为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这不仅需要企业有清晰的远见,更需要其有稳健的执行力,才能在周期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稳健前行。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