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罗非鱼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粗放化养殖模式下,各环节提升空间较大

罗非鱼已成为养殖、加工、出口的热点之一,国内引进品种较多

罗非鱼原产非洲,属热带性鱼类,罗非鱼属包括亚种共有100多种。罗非鱼具有生成快、产量高、食性杂、疾病少、繁殖力强等特点。罗非鱼是我国主要养殖水产品。其肉质鲜美,少刺,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特别高。罗非鱼因以上特点而深受人们喜爱,素有“白肉三文鱼”、“21世纪之鱼”之称,近年已成为养殖、加工、出口的热点之一。

目前我国引进的种类有个体较小的莫桑比克罗非鱼,个体居中的奥利亚罗非鱼以及个体较大的尼罗罗非鱼(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生产上采用福寿鱼、尼奥鱼及其他全雄非鲫。我国饲养的罗非鱼有罗非鱼属的齐氏罗非鱼;帚齿罗非鱼属的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黄边黑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等;还有杂交品种如奥尼罗非鱼、红罗非鱼和福寿罗非鱼)。

图片

产业链与水产养殖保持一致,鱼苗市场增长空间较大

罗非鱼产业链构成与一般的水产养殖基本一致,行业上游的主要环节为饲料生产、种苗繁育,中游为养殖、捕捞,下游为水产品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行业以及批发零售销售及终端消费,上下游行业之间联动性很强。

图片

罗非鱼养殖行业上游供应商主要是鱼苗和饲料生产企业。从产业链上游来看,近年来国内水产饲料产量稳步增长,由2012年的1892万吨上升至2022年的2525.7万吨,复合增速为2.93%。其中2019以及2020年,水产饲料的产量出现负增长,主要由于当时的水产品价格较为低迷,导致养殖面积出现下行。罗非鱼鱼苗方面,据统计,2021年中国罗非鱼养殖鱼苗数量达到181.79亿尾,同比下降11.67%,2022年国内罗非鱼养殖鱼苗数量约为192.7亿尾,预计未来市场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图片

国内罗非鱼需求增长,出口小幅下降,国内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随着国内罗非鱼养殖技术的提升、罗非鱼零售及深加工市场需求增长的推动下,我国罗非鱼养殖面积及养殖量有望维持增长态势。从国内罗非鱼供需市场来看,据统计,2022年中国罗非鱼行业产量约为167.0万吨,需求量约为159.4万吨,分别同比增长0.44%、0.72%,市场供需基本保持稳定,变动不大。其中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是我国主产区,2022年产量占比分别为为44.4%、19.0%、15.3%、11.3%、7.4%。

图片

就进出口市场贸易来看,我国罗非鱼进口量很少,主要是以出口为主。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罗非鱼出口数量达到7.62万吨,同比下降4.99%,出口金额为11.23亿元。出口方面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罗非鱼需求增加,特别是预制菜对于罗非鱼的需求。品种方面,我国罗非鱼出口以冻罗非鱼为主,出口数量占比达到98.2%,其次为活罗非鱼。

图片

从国内罗非鱼市场规模来看,近年来随着罗非鱼市场均价波动上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统计,2022年中国罗非鱼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94.9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加工企业市场占比37.7%,批发流通市场占比62.3%。市场价格方面,2022年中国罗非鱼加工企业市场均价约为9.35元/千克,批发流通市场均价约为13.97元/千克。

图片

企业区域分布明显,集中于西南及西北地区,市场分散,企业竞争激烈

目前,国内罗非鱼养殖和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海南、广西等省市,罗非鱼养殖和加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大的企业数量很少,行业有影响力品牌不多,行业处于市场竞争分散状态,企业之间竞争激烈。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西南地区罗非鱼养殖产量占比达到79.3%,其次为西北及华中地区。

图片

养殖、生产、加工、运输全链路有较大提升空间,行业发展潜力大

1、罗非鱼加工行业潜力较大。受人工成本限制,目前全球大型鱼类加工厂逐渐向中国转移,有利于国内鱼胶原蛋白肽规模化生产。目前国内已经由企业实现鱼胶原蛋白肽规模化生产,如嘉盈生物、百洋水产集团等,提升了罗非鱼附加价值。但是国内鱼胶原蛋白肽生产企业规模偏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市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2、目前加工产品仍以冰冻鱼片和条冻鱼为主,冰鲜、深加工产品和副产品开发利用较少。在养殖生产与加工出口产能相对过剩情况下,因品质和安全问题引起的国际市场风险依然存在。虽然罗非鱼的出口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我国历年我国罗非鱼的出口规模均较大,预计未来全国出口量整体上或将呈现上升趋势,出口质量要求将更加严格。

图片

3、苗种生产工厂化、规模化程度逐步提高。大型苗种场将加大设备改造力度,特别是大型饲料厂和加工厂下属苗种场,由于资金和实力雄厚,投入力度更大,将进一步采用工厂化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的小种苗场将淘汰。

4、罗非鱼饲料原料的使用将更加合理,饲料利用效率将得到提高。关于利用更廉价的植物原料替代豆粕以及更高效的利用豆粕的研究将会相应增多。罗非鱼饲料配方将会根据罗非鱼不同的生长阶段、养殖品系、养殖模式、养殖水温以及特定的生产需求(如控制上市的时间、大小)而调整,其将更加精准,适应生产的需求。罗非鱼饲料将更加适应特定养殖条件和养殖需求。养殖投入品质量与价格成为养殖户考虑的主要因素,自配料养殖比例将呈上升趋势。

5、随着运输技术水平的提高,主产区部分鲜活罗非鱼被调运到国内临近省份市场销售,同时条冻和深加工产品国内市场也呈上升趋势,未来将有更多企业采用包括“南鱼北运工程”等措施来拉动国内消费市场,以逐步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