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从田头到餐桌,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新鲜度和售价又怎样?

说到预制菜,想起以前跟大家探讨过的一个话题:蔬菜从田头到餐桌,究竟需要多少时间呢?从农田运输到市场还新鲜吗?虽然不少人号称做农业,甚至每天跟消费者说他的产品如何如何好,可能他们对蔬菜从田头到餐桌的艰难历程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更不知道它在路上折腾了多少时间。

今天就为大家梳理梳理蔬菜从田头到餐桌的整个过程,一方面让大家知道蔬菜的前后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蔬菜是如何保鲜的,还有让不少种菜的朋友明白,你今天卖给收货商的菜价与市场今天的销售价其实是没有关系的。为了大家更容易看懂,今天军师用两个产地和品种来说明。

品种一:菜心

产地:宁夏

销地:广州

宁夏菜心一般是基地自己生产,几乎没有散户种植的,宁夏菜心一般的工作流程为:首先,第1天工人采收进库冷藏;其次,第2天待产品预冷温度达标后进行装箱,如果安排紧凑的话,当天中午或下午就可以发车;再次,接着在路上运输时间大概在40多个小时,如果发车是中午12点前,那么第4天上午可以到达市场销售,如果是下午或晚上发车,那么得要第5天上午才可以到市场销售。

接着,二级批发商或超市于当天采购回去,二级批发市场会于晚上12点后开卖给农贸市场商户,然后拉回去天亮开档销售,超市会第二天上架销售;最后,消费者才会购买回家。

大家看整个过程,一切非常理想的话,消费者购买的宁夏菜心最快都是采收后第5天的产品,如果中间不够紧凑或者有一些其它因素,还会延长1-2天,也就是说6-7天以上。所以大家如果在市场上买到昨天采收今天上市的宁夏菜心,千万别相信,要么他不懂,要么他骗你。

那么菜心这么久还新鲜吗?绝对新鲜,因为菜心通过低温进行冷藏,在冷藏运输及保温泡沫箱的保护下,已经进入了休眠状态,不会产生较大的呼吸,可以保存非常长的时间,消费者买到菜心时,看到的几乎是新鲜的,即使有少许失水,只要用水一泡,很快就会恢复最初状态。

品种二:番茄

产地:山东

销地:广州

接下来我们再看山东的番茄,山东的番茄普遍是农户分散种植,然后是收货商到当地设点收货,再发到市场来销售。

首先,第1天农户进行采收,然后到收货点交给收货商;

其次,当天收货商会进行产品打包装箱,然后装车常温发货,有些做高品质产品的可能还要进行预冷,用冷藏车发货,这个还要多一天进行预冷;

再次,从山东到广州大约2000公里,正常运输时间在30个小时左右,如果时间安排得合理,货车在晚上或凌晨到的话,采收后的第3天就可以在市场销售了;

接着,到二级市场或超市,就跟上面菜心的流程是一样的了。

所以山东番茄从田头到餐桌,最快也要4天时间,稍有一点差池,多过1天也是正常的。番茄产品属于后熟产品,一般采收的时候根据销售时间控制成熟度,普遍在七八成熟的时候采收了。所以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番茄普遍是用胶筐装,方便运输和透气,不过如果气温较高或要搭配其它产品过来,也要采用冷藏车或棉被车进行运输,确保产品品质。像番茄这些产品,新不新鲜,大家是一目了然的,如果不新鲜它就会烂掉了。

这就是一个品种从产区到餐桌的过程,像云南地区的产品最快也要4天的时间,湖北、湖南、贵州也是差别不大,也就是说外来蔬菜到达市场,再销售到消费者手中,3-4天是一个正常的时间,需要预冷的比常温运输的少一天。对于本地蔬菜而言,时间上相对会少很多,一般是当天采收,晚上到达二级市场,第2天就可以在市场或超市销售了。

那么是不是本地蔬菜就比外地蔬菜新鲜呢?这倒未必,“新鲜”的概念,不是时间越短产品越新鲜的,例如你买一斤猪肉,像广州现在这样的天气,放在常温下说不定一个小时就臭了,如果你放到冷柜,估计明天还会很新鲜。所以新不新鲜跟时间长短无关,而与保鲜有关,只要保鲜得好,在正常的销售时间内是没有关系的。其实对于蔬菜产品来说,新不新鲜很容易判断,只要用肉眼就可以判断,谁也骗不了你。

最后回应大家对产销两地菜价出现的差距问题,好比今天云南收货价2块,但销区市场今天的销售也是2块,这些批发商不是亏本了吗?其实这个问题既复杂又简单:

  • 首先,你要知道市场今天销售产品是几天前收的货,大家来到市场上竞争的都是几天前的产品;
  • 其次,菜价是由供求关系确定的,产区货多,收货价低,市场来货多,销售价低,市场卖价与收价有时一点毛关系也没有,而且现在做生意不比以前,不是收货商低价买高价卖就一定能赚钱的,收货价高过市场价也是常有的事,大家要充分认识这一点。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