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内卷”新阶段,卷完价格卷甜度?

水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一部分,近几年,各种水果在变甜这件事上“卷”得越来越厉害。

全熟芒果“太阳之子” 甜度超过15,浪漫红宝石葡萄甜度超过18、妮娜皇后葡萄甜度高达23,高甜水果一次次的刷新消费者对水果甜度的想象,这引发了人们对水果品质和产业发展的思考和讨论。

图片

数据证明 水果真的越来越甜了

以草莓为例,过去中国流行种植的是欧美品种和一些本地品种,口感偏酸。近些年,章姬草莓、红颜草莓相继成为栽培的主力。曾有研究者对贵阳种植的章姬、红颜、凤阳草莓做过营养成分对比,红颜草莓中果糖、葡萄糖、总糖含量均高于章姬草莓,红颜草莓糖类物质含量为10.2%,章姬草莓则为8.6%。

新品种和精品果是推动水果口味变甜的的主力。水果育种看重含糖量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趋势。

图片

过去口味相对偏酸的欧美现在育种也注重含糖量。而大部分的中国消费者都是喜欢偏甜的品种,北方部分地区,比如东北和内蒙古保留了对偏酸口味的喜爱。

技术进步促使水果越来越甜

从整个的历史进化来说,人都喜欢吃甜,在筛选野生水果资源的时候也会优先选择甜的。过去水果不够甜,是技术达不到。

过去水果虽然可口,但远远没有今天甜得这么明显。十几年前,水果品种和选购远没有现在丰富,消费者对水果的品质要求并不是特别高,育种并没有对含糖量做具体要求。

从新品种的推广的角度来说,育种的目标往往有高糖这一条,因为消费者喜欢。精品果有着好看、好吃、好运输的要求,好吃这一条的关键也是含糖量。

图片

水果越来越甜 谁在背后助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人们对于甜味的偏好也在不断增加。水果生产商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改良品种和种植技术,使水果更加甜美。

近几年水果育种才把高糖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现在不管什么品种的水果,高甜、耐储、有香气三个性状都是重要的育种目标。

经销商方面对水果甜度也做了具体的要求,按照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成分是可溶性的糖)的含量对水果进行了分级。

比如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在14%以上属于精品果,收购价格和其他苹果拉开差距。这个标准在桃子大概是12%,梨是13%,葡萄是18%。

图片

越来越甜的水果 真的好吗?

水果甜度的提高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口感和满足感,增强消费者对水果的喜爱和购买意愿。甜度的提高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尝试水果,从而促进水果行业的发展。水果一直被看作一种健康的天然食物,但随着水果口味变甜,也有论者开始担心水果会不会步加工产品的后尘,有益健康的成分越来越少,糖的比例越来越高,助长人们嗜甜的饮食习惯。

过度追求甜味可能导致水果过度甜腻,增加了摄入过多的糖分的风险。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过甜的水果可能不适合。此外,过度追求甜味也可能导致品种单一化,缺乏多样性,降低了水果的营养价值。

图片

不用过度追求甜 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水果越来越甜,水果越来越甜既是市场的响应,也是科技的进步。

消费者对于口感和风味的需求推动了水果甜度的提升,而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支持。

然而,水果育种和种植者也需注意不能过分追求甜味,避免出现过度甜腻的问题,生产口感具有差异化的水果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