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康农牧三闯港交所谋求上市

在中国所有生猪供应商中,被称为“猪老六”的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康农牧),近日再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此前,该公司曾两次向港交所递表。

2022年,德康农牧的生猪销售价值为117亿元,市场份额为0.9%;公司的生猪销量为540万头,市场份额为0.8%,德康农牧在生猪销售价值和销量两方面均排名第六。

图片
(图 :德康农牧招股书)

第二大股东陈育新,是刘永好兄弟

在中国企业家名录中,有知名的刘氏四兄弟,包括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陈育新)以及刘永好。

资料显示,陈育新1950年出生于四川省新津县城关镇,父亲刘大镛为其取名刘永美。与大哥刘永言、二哥刘永行、四弟刘永好的名字连在一起,就是“言行美好”。两岁时,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被过继到新津县顺江乡古家村陈耀云家,改名为陈育新。

尽管被过继,创业时陈育新依然与刘家三个兄弟一起,创办了育新良种场。1990年四兄弟选择分家,陈育新继续扩大饲料业务,最终形成了华西希望集团。

此次再度闯关港交所的德康农牧,是陈育新旗下公司。招股书显示,陈育新以12.34%的股权,位列第二大股东;职业经理人王德根以3.29%的持股比例,直接持有德康农牧,同时通过全资持有的四川德盛荣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德盛荣和),占据德康农牧36.21%的股份,最终以39.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此外,光控麦鸣持股10.38%,为德康农牧第三大股东。

尽管王德根是德康农牧第一大股东,但陈育新更像是背后操盘手。作为职业经理人,王德根1999年加入华西希望集团,2013年接棒陈育新成为华西希望集团总裁。股权穿透显示,华西希望集团成立于1997年,陈育新为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5000万元,持股比例为60%,为集团实控人。

此次上市的德康农牧,关联公司四川特驱投资、特驱农牧均与华西希望集团有关。一方面,四川特驱投资持有特驱农牧94.6%的股权;另一方面,四川特驱全称为四川特驱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华西希望集团成员之一。

同时,2022年特驱农牧又为德康农牧第一大饲料供应商;2023年1-5月,为第四大饲料供应商。

图片

1年内到期借款占一半以上,资金压力较大

德康农牧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亿元。由王德根、陈育新、胡伟、唐健源、饶晖、刘国峰以及王德辉7人,共同设立德康农牧。从财务数据来看,2020年-2022年,德康农牧的营收分别为81.45亿元、99.02亿元、150.37亿元,对应净利润为36.08亿元、-31.72亿元、9.1亿元,出现大幅波动。而2023年前5个月,德康农牧净亏损21.84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规模有所扩大。

对此,德康农牧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的经营业绩受到生猪及家禽产品销售价格周期性波动的重大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收入;同时受到饲料及饲料原料采购价格波动的重大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成本。因此,公司几年后仍然有持续亏损的可能。

不稳定的业绩对于德康农牧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此外,相比于营收八百多亿的温氏股份等猪企巨头,德康农牧的营收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这很有可能成为德康农牧IPO路上的障碍。

猪周期之下,德康农牧负债总额2023年5月末攀升至147.11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3.5%。最重要的是,1年内到期的借款占一半以上,使得德康农牧短期内资金压力较大。

在此背景下,上市成为德康农牧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在今年1月二次闯关失败后,近日德康农牧再战港股IPO。从2021年6月第一次交表时间来看,德康农牧闯关资本市场的时间,已有2年之久。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