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鱼产业艰难的深水期来了?流通销量下降超50%,传统贸易商转型都有哪些生意经?
随着市场的转型发展和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传统的贸易模式也受到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贸易商纷纷寻求改变和转型。就巴沙鱼行业来说,正在发生着哪些转变?
今年以来,国内巴沙鱼行业整体面临着销量下降、价格内卷的困难局面。到如今,国内巴沙鱼市场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竞争,似乎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从业者的共识。
“巴沙鱼的产品红利期或许已经过去,从我们数据来看,与行情高峰时相比销量下降了50-60%,产品利润也越来越薄。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巴沙鱼产品在国内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很难有新增长点;另一方面,黑鱼与巴沙鱼市场重叠度至少在30-40%,目前随着黑鱼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巴沙鱼也会面临比较强劲的市场冲击。”
同时,从细分渠道来看,进入7月份后,餐饮、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等渠道有一定的复苏和增长迹象,而流通渠道巴沙鱼销量整体还处于持续低迷。据业者粗略预估,国内巴沙鱼在流通渠道的占有率从过去的70%-80%下降至目前大约30%-40%,大部分流通渠道的市场份额直接转化到餐饮、商超、电商等渠道。
在这种情况下,纯粹“左手倒右手”的传统贸易模式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市场考验。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发展对贸易模式带来的颠覆,传统贸易商也被倒逼着进行转型和变革。
那么,就巴沙鱼行业来说,传统贸易商都在做哪些转变?
客户整柜订单需求转向小批量,部分贸易商转型线下门店、档口深耕渠道
首先,部分贸易商开始转型开设线下门店和档口,开始深耕渠道。
“以前巴沙鱼销售行情较好时,贸易商可以在冷库中放几条柜的货物库存,1-2个月之内这部分库存就能卖完;但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下游客户在拿货时不会选择整柜拿货,更多以几百件、一千件的小订单为主;
在采购量的变化下,对于贸易商来说,1条柜的货物可能都需要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卖完,这拉长了库存周期,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金流转。因此,也倒逼贸易商的交易模式更加趋于灵活,越来越多的贸易商开始转向现货贸易,“尽管相比期货订单来说价格会高一些,但不需要大量做库存,降低了贸易风险性。”一位业者分析说。
开设线下档口和门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贸易商做出的转型。档口经营模式不需要做大量库存,以国内现货交易为主,可以满足小批量订单的发货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贸易商可以从流通渠道转向深耕B端餐饮等渠道。
另外,传统贸易模式下,巴沙鱼产品利润被侵蚀比较严重,每件货的利润从4-5元降至1-2元。而在档口交易模式下,下游客户以几百件、上千件订单为主,不再是整柜订单。贸易商在散出的情况下,一般整体价格会高2-3元/件,因此在不考虑门店费用的情况下,基本弥补了利润的降幅。
供应链配送将明显增加客户粘性!两种模式反映两种经营思路
但是,也有贸易商表示,档口门店本质上并没有脱离传统的坐商模式,在实际中可能会面临客户渠道开拓的壁垒。
“从实际情况来看,巴沙鱼行业的客户群体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较高,因此并不稳定:今天向一家供应商下单拿货,可能过段时间遇到价格波动,就去找其他供应商拿货。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粘性就非常重要,而类似档口门店这种坐商模式在维护客户粘性方面的能力并不足;
另外,如果市场整体价格下行,档口门店模式很难走薄利多销的路线,因为整体供应量就相对较少,如果产品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削减,很难支撑企业发展。”
该贸易商介绍,目前在华南、华东等地区,类似于供应链公司的餐饮配送模式更加具有优势,从全国市场来看,这种模式也是发展大趋势。
“供应链公司能够提供产品配送的一整套模式和流程,这种模式提供的配送服务更好,因此核心竞争力是能形成较强的客户粘性,在产品拓展方面也更具优势;此外,在开拓客户渠道方面,不用守在门店等客户上门询价问货,更多依靠线上平台和互联网与客户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提货前客户甚至不需要到市场,因此更具备效率。”
不过,两种模式并非是“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关系,在具体模式上有一定的分化。
首先,供应链配送模式需要产品体系的多元化,更加贴近小型餐饮甚至C端消费者,并且由于供应链配送模式更多以100、200件甚至几十件的小量订单为主,如果配送距离较远,核算下来物流成本不划算,因此该模式的配送辐射范围主要以省内甚至市内为主,更多依靠辐射范围内的客户密度来完成整体成交量,对配送的客户数量有一定要求。
而档口门店模式主要以B端餐饮供应为主,虽然起送量在散出交易下,相比于传统流通贸易的整柜发货有所减少,但是相比于供应链配送模式来说,起送订单量还是有一定的门槛和要求,所以这种模式可以跨省发货。
因此,两种贸易方式也代表着两种商业模式和客户渠道,所以在转型选择上要更多以企业自身定位和目标市场为考虑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