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菌大量上市,渐成消费新时尚

图片

6月以来,云南进入雨季,一场场及时雨缓解了持续的干旱,也帮助野生菌破土而出。7月6日至8月28日,云南省文旅厅联合4州市共同启动“七彩云南·天生云菌”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向游客推荐云南野生菌。

过去,野生菌是云南人的“专属”美食。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和科普知识的普及,食用味道鲜美的云南野生菌已逐渐成为一种消费新时尚,野生菌产值也不断攀升。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办公室数据显示,云南野生食用菌的种类约900种,占世界野生食用菌种类的36%、占全国的90%,2022年云南野生食用菌产量31.61万吨,产值250.54亿元。云南每个地区都有特色的野生菌,比如香格里拉的松茸、丽江的松露、大理的鸡枞、怒江的羊肚菌、楚雄的牛肝菌、普洱的大红菌、保山的青头菌、昆明的干巴菌等。

菌子不仅带动了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也提高了菌子的市场知名度,进一步推动了菌子产业链的壮大,如今采摘也在成为旅游体验的一部分。有些旅行社在菌子季会开辟专门的菌子采摘团,带领游客体验菌子从山林到餐桌的全过程。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是全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野生菌专业交易市场,交易中心市场部主管介绍,近期每天市场人流量在2万人次,交易量约200吨,仅仅昆明就已经形成了一个百亿级的野生食用菌市场交易体系。交易量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效应。目前市场上,黑牛肝、黄牛肝、青头菌及谷熟菌、鸡油菌等,最便宜的为200元/公斤。干巴菌和松茸的数量不多,价格比起刚上市时也有明显下降,但高于去年同期价格。

为有效减少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云南省依据2020—2022年全省野生菌中毒数据并结合各地有毒野生菌种类(重点关注中毒致死的野生菌亚稀褶红菇,剧毒鹅膏类等),将云南所辖129个县(市、区)野生菌中毒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绘制了《2023年云南省有毒野生菌中毒风险分级地图》。云南全省共划定有毒野生菌中毒风险高风险地区7个(宜良县、红塔区、华宁县、新平县、澜沧县、墨江县、砚山县),中风险地区51个,低风险地区62个,无上报地区9个。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