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国产品种任重道远,未来育种将走向何方?

胡萝卜由西域(约13世纪)传入我国。虽然名字里有“萝卜”,但是跟萝卜(十字花科)完全不是一类,属伞形科植物,与芹菜、芫荽是“亲戚”。

胡萝卜富含多种维生素,尤其是胡萝卜素,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在国内被誉为“小人参”,国际上也将胡萝卜推荐为防癌食品之一。

我国是胡萝卜种植、生产、出口大国,目前国内胡萝卜规模化种植达到80余万亩,90%以上使用进口杂交品种。

近年来,关于进口高端蔬菜杂交种抬高售价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胡萝卜种子也在列。曾有报道称,某日本进口胡萝卜种子卖到了1.3万1罐的天价,农民依然得按需购买,如果种植过程中受到不良气候影响,农民将损失惨重。

虽然我国胡萝卜引进较早,但在诸多因素影响下杂交育种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胡萝卜遗传育种团队是国内较早从事胡萝卜杂交育种的团队之一,经过20年的潜心研究,团队克服了种质资源匮乏、研究经费有限等诸多困难,成功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杂交胡萝卜品种“中誉”系列,开辟了胡萝卜种子国产化新征程。

近日,该团队成员欧承刚副研究员接受了《中国蔬菜》采访。

《中国蔬菜》:为什么培育具备 “中国芯”的胡萝卜这么难?

欧承刚:难,主要是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育种周期长。首先胡萝卜是二年生植物,本身繁育周期就长,其次,品种选育需要经过8-10年的亲本选择纯化,然后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优异的杂交品种,再通过3-5年的小区测试、区域试验、生产示范等环节才能推向市场,因此一个商品化的胡萝卜品种的育种周期基本上在15~20年;而且,选育的品种要符合市场需求,10年前后的市场需求可能截然不同,这对育种者对市场需求的预判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是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种质资源就是蔬菜种业的“芯片”,是开展育种工作的重要保障,选育一个优良的蔬菜品种,首先要从大量的种质资源中筛选、创制出具备优良农艺性状的特异种质。国外蔬菜育种公司,有上百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种质资源,育种材料丰富,而我国胡萝卜育种工作起步较晚,储备的优异种质资源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育种工作的进程。

所以,胡萝卜杂交育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中国蔬菜》:为什么进口品种占据着市场主导?

欧承刚:主要是历史原因。我国胡萝卜种植早期主要是以地方农家种为主,产量低、品质次,多用于饲料。

早在上世纪40年代,我国开始从日本进口桔色品种,如 “长崎五寸”,“黑田五寸”等;进入本世纪,随着我国胡萝卜产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国外优质胡萝卜杂交品种纷纷进入我国,这些品种产量高、商品性好、整齐度高、适应性广,逐渐成为我国胡萝卜生产上的优势品种。

特别是在规模化种植基地里,杂交品种严重依赖于进口。种什么品种基本取决于收购商,符合收购商要求的产品才能卖上好价钱,农民基本没有议价权,收购商往往倾向于商品性好的产品,这也间接地稳固了进口品种的市场地位。

《中国蔬菜》:面对进口品种的压力,国产品种有什么优势?

欧承刚:虽然我国胡萝卜杂交育种工作起步晚,但在国家项目的支持和育种工作者的努力下,国产品种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商品性与进口品种相当,在成熟期、口感品质、抗性等性状优于进口品种。

此外,国产品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不会受制于人,拥有市场定价话语权,在价格方面优势凸显。使用进口品种菜农每亩种子投入基本在800-1200元之间,占种植成本的1/3,农户利润空间被压缩,抗风险能力降低,在遭遇恶劣天气或者市场起伏时,亏损严重。使用国产品种,每亩大约可节省500元左右,这样既保证了农户的收益,更提高抗风险能力。

▲胡萝卜鲜榨汁

《中国蔬菜》:胡萝卜未来育种方向是什么?

欧承刚:总体来说,品种选育要贴合整个产业的发展需求,包括生产端、市场端和消费端的需求。

从生产端来看,未来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农业种植向规模化发展,全程机械化生产需求迫在眉睫。目前,国内胡萝卜生产从播种到田间管理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采收环节还未能完全机械化,还处于机械+人工的状态。国外胡萝卜采收机械为夹拔式采收,这要求对应的胡萝卜品种地上部分植株要直立且坚韧,地下部分耐裂,耐损伤能力强;

其次,机械化采收需要适宜的密植型品种,由于胡萝卜根系的膨大和种植密度存在相关性,为保证产量和收益,采用的品种就要满足在高密度种植下不影响整个根系的膨大。

此外,由于蔬菜重茬种植严重,导致病虫害普遍发生,为保证蔬菜生产的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培育抗病品种也更符合生产端发展需求。

从市场端来看,商品性是第一位,个头均匀、条形好、颜色亮等商品性是最基本的需求,同时要求胡萝卜的韧性好、耐储运,除满足国内消费市场需求外,还要满足出口市场需求和加工需求。近年来,受消费端影响,市场端对高品质胡萝卜产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从消费端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需求已经从“吃饱”转变为“吃好”,更加注重食材的风味、口感和营养价值。市面上一些营养价值高、口感好、适合鲜食的水果型蔬菜的出现,正是迎合了健康、高品质、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未来胡萝卜产业的发展将是消费端牵引生产端,满足高品质、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符合绿色、可持续的生产需求是未来胡萝卜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

采访手记

去年秋冬季,蔬菜价格整体走低,再加上受新冠疫情影响,市场需求不景气,胡萝卜消费量总体下降,导致市场前期茬口下来的胡萝卜还未消化完,新茬口的已经收获上市,市场呈现出供过于求的现象。再加之去年部分产区寒潮来的过早,农户错过最佳上市时期,导致亏损。

发展国产胡萝卜品种任重道远,不仅仅是要重新夺回市场话语权,更多的是为种植者提供更为丰富的品种,实现差异化种植,保证收益的同时,也能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推动整个胡萝卜产业健康发展。

良种推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蔬菜(ID:zgsc9550),作者:王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