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厂暴雷、养殖户亏惨!亏本风暴或引发“饲料危机”,行业正遭受不可承受之痛!

近日,江苏连云港两家饲企接连停摆,传言为饲料质量下滑导致资金链断裂引发。养户并不关注停摆企业的具体信息,众矢之的归于“饲料质量下滑”。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话题迅速引发行业热议,养户痛批“饲企价涨质差”,饲企在无奈喊冤同时,也侧击同行的恶劣竞争。

按照以往情况,养户有怨气,企业来安抚。饲料价格涨高了,好在质量有保障,大家自然相安无事。如今饲企、养户同样群情激愤,可窥探事件的背后是:饲料商业生态正往坏方向发展。

图片

在本事件中,养户情绪的激发点在于饲料价格上涨,质量却持续降低。连云港地区鲤鱼饵料系数从往年的1.4提高至2.0,甚至超2.5。无独有偶,湖北1吨饲料只养出600斤草鱼,广东金鲳料比突破2.4,罗非鱼1.3,生鱼1.3等等。生鱼作为一个养殖系数高度透明的市场,以往同样饲料养出10斤鱼,现在只有7斤鱼。各种减产事件轮番上演,各地养户情绪最终迎来集中宣泄。

养户并非不体谅饲企,对饲料涨价实有心理准备。尤其是,2022年饲料豆粕行情集体暴涨,冲上6000元/吨历史高价,引发全国性饲料8连涨,养户对每一次涨价进行自我消化,并没有表现出如此群情激愤。可问题是,涨价并未保障饲料质量,年尾出鱼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再叠加鱼价整体低迷等因素,养户的情绪被充分放大。这里套用一句网络热词:养户心态彻底崩了。

作为当局者的另一方,个别饲企无奈地喊冤。饲料作为生产投入资料,讲求薄利多销,以销量保证利润,维护企业周转。一旦生产成本暴涨,单位盈利空间急剧缩小,便宜原料、非常规原料、生产工艺等成为降低生产成本,采取短期战术性应付眼前难关,实在是无奈之举。很明显,这种短期战术被广泛而长期应用,质量普遍下降,实质性地影响广大养户的钱包,超出市场包容的底线。

图片

饲料质量下降事件集中性发生,说明了饲料商业生态正在变坏,而且形势被动向前推进。在水产业发展进入平缓期之后,饲料市场竞争已然进入白热化,饲料原料暴涨好比“彼之蜜糖,吾之砒霜”,是检验质量的雄关漫道,也是抢夺市场的尖锐利器。在最近的朋友圈,“某威”和“某大”业务人员隔空骂战,在某种程度上,对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具备采购优势的企业,在保证饲料质量同时,将利润回馈给养户,实现逆市赚钱,自然是一等好事。同时,市场也存在一些企业,不按套路出牌,借机开展恶性竞争,大搞促销,逆市而行,只谋得眼前市场份额,不顾市场长远考虑,带动更多企业被逼陷入低质竞争的泥潭。最终商业生态走坏的结果,只会由饲企、养户共同供应埋单。

可预见的是,一旦饲料商业生态进一步恶化,给行业带来的是无差别打击,谁都难独善其身。行业需要意识到这种趋势蔓延,防止行业“比烂”思维抬头,有关部门、行业组织更要发挥质量监督作用,让有魄力的企业、单位挺身而出,做好榜样,造好产品,让养户有信心摒弃低劣产品,让商业生态重新走向良性发展和竞争。

图片

精选行业人士对“饲料质量”的评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农财宝典 大国渔业(ID:ncbd0000),作者:邓汉文,原文标题:《饲料厂暴雷、养殖户亏惨!亏本风暴或引发“饲料危机”,行业正遭受不可承受之痛!▏农财辣评》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