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鲈鱼行业现状分析 产量持续增长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一、良好市场环境下鲈鱼产量保持增长

鲈鱼,在体两侧的背缘常有黑色斑点,好像穿了一件花衣裳,故又称为花鲈。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鲈鱼加工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战略调研报告(2022-2029年)》显示,海鲈产业在我国海水鱼产业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加强合作,海鲈产、学、研联合攻关力度加大,海鲈繁育和选育的核心制约环节有所突破。海鲈养殖病害防治、海鲈循环水生态养殖和海鲈淡转咸化养殖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了科学健康海鲈养殖技术标准化体系,叠加国内海鲈产业经营模式创新发展,近年来我国鲈鱼产量持续增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显示,海鲈产业在我国海水鱼产业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加强合作,海鲈产、学、研联合攻关力度加大,海鲈繁育和选育的核心制约环节有所突破。海鲈养殖病害防治、海鲈循环水生态养殖和海鲈淡转咸化养殖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了科学健康海鲈养殖技术标准化体系,叠加国内海鲈产业经营模式创新发展,近年来我国鲈鱼产量持续增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鲈鱼产量为81.47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23.8%;2021年我国鲈鱼产量为90.12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0.6%。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鲈鱼产量为81.47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23.8%;2021年我国鲈鱼产量为90.12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0.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我国鲈鱼养殖生产集中化程度较高

鲈鱼为近海及河口附近中上层凶猛鱼类,亦进入淡水河内索食,主要分布于北海道、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朝鲜到雷州半岛以西,在国内黄海流域仅见于济南以东黄河下游,沿长江曾见于江西省九江。受限于运输成本,目前我国鲈鱼产量主要来自于淡水养殖,据数据,2021年我国鲈鱼淡水养殖产量为70.21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78%;鲈鱼海水养殖产量为19.91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22%。

鲈鱼为近海及河口附近中上层凶猛鱼类,亦进入淡水河内索食,主要分布于北海道、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朝鲜到雷州半岛以西,在国内黄海流域仅见于济南以东黄河下游,沿长江曾见于江西省九江。受限于运输成本,目前我国鲈鱼产量主要来自于淡水养殖,据数据,2021年我国鲈鱼淡水养殖产量为70.21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78%;鲈鱼海水养殖产量为19.91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2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地区发展情况看,2021年广东省鲈鱼淡水养殖产量及海水养殖产量均排名全国第一,分别为368641吨、121311吨。此外,鲈鱼淡水养殖产量、海水养殖产量排名第二的地区分别为浙江省、福建省,达119730吨、37414吨。

从地区发展情况看,2021年广东省鲈鱼淡水养殖产量及海水养殖产量均排名全国第一,分别为368641吨、121311吨。此外,鲈鱼淡水养殖产量、海水养殖产量排名第二的地区分别为浙江省、福建省,达119730吨、37414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我国鲈鱼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当前我国鲈鱼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且集中化程度较高,但仍属于粗放型产业,精深加工程度偏低,导致产品附加值仍较低。如白蕉海鲈的养殖产量大,但超过90%依靠冰鲜北运销售,加工产品不足10%;加工产品以切片急冻和生晒鱼干为主,加工技术停留在较初级和较粗放水平。总体来看,我国鲈鱼产业仍处于高成本和低收益的生产状态,亟须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当前我国鲈鱼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且集中化程度较高,但仍属于粗放型产业,精深加工程度偏低,导致产品附加值仍较低。如白蕉海鲈的养殖产量大,但超过90%依靠冰鲜北运销售,加工产品不足10%;加工产品以切片急冻和生晒鱼干为主,加工技术停留在较初级和较粗放水平。总体来看,我国鲈鱼产业仍处于高成本和低收益的生产状态,亟须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本文来自:观研报告网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