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均30-200元不等!产能扩张后各大猪企近年来固定资产折旧费飙升

养猪能否跨越边界?智能化能否开创新时代? 近年来头部企业不断用科技探索全新答案:新式猪场、智能化设备、信息化管理,力求用创新重塑传统养猪业。

伴随着新产能不断落成,猪企固定资产折旧费逐年飙升:牧原从2018年的12.18亿飙升至2023年126.62亿元,温氏从17.30亿上升至38.89亿。目前,各大企业因不同的发展模式与阶段,头均养猪折旧费用差异较大:从30元至200元不等。

头均折旧费30-201元/头,不同模式与发展阶段费用差距巨大

根据新猪派调研,养猪折旧费用头均在100元以上的企业有:京基、牧原、华统、中粮、新五丰这5家。细分析这些企业,共同的特点是:产能扩张快,新式猪场多,并且以自繁自养为主,固定资产投入高。所以平摊至每头猪的折旧费用自然水涨船高。

而温氏、海大折旧费则低至30元与35元每头,主要与发展模式息息相关:这两家企业以“公司+农户”为主,将育肥分散至千家万户,同时得益于前几年的稳健发展,在产能控制与猪舍投资方面相对保守,造就了现在较低折旧费用的格局。

图片

分析这18家企业得知,折旧费用的头均中位数在84元/头,未来随着产能利用率的上升,会有所下降。对于自繁自养企业而言,降本最大的因素或许是满产满负,毕竟头均100多元的折旧费用约等于一头猪的利润。

头均折旧费等于人工费:猪舍智能化——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为何要高投入建新式猪舍?抵御非瘟是一方面,另外还要适应未来人口红利消失后,养猪无年轻人可用的尴尬。近年来,不少头部企业在猪舍建设方面会从机械化、智能化入手,一方面管理并且做到全程可控。不少猪企不单只是发展模式的改变,并且从猪舍底层设计开始重塑传统养猪行业。

根据新猪派调研,牧原每头猪的人工费用为181元,而折旧费则高达190元,两者费用相当。在智能化猪舍布局方面,牧原不惜重金投资,做到超大规模群体的后台管控能力,同时尽量摆脱人的依赖。此外京基的头均折旧费是201元,是人工费的2倍。新五丰的头均折旧费也是人工费的近2倍。

图片

头部企业不断用科技探索全新答案:新式猪场、智能化设备、信息化管理,力求用创新重塑传统养猪业。智能化猪舍布局,或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事情。毕竟全球都没有案例可参考,跨越边界,开创智能化养猪新时代,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牧原固定资产折旧费高达127亿元,产能扩张后各大企业近年来折旧费飙升

随着新式猪场产能落地,固定资产折旧费逐年飙升。牧原从2018年的12.18亿飙升至2023年126.62亿元,温氏从17.30亿上升至38.89亿。超速发展的牧原这几年的折旧费用翻了7倍,同时生猪产能翻了8倍。未来如何高效利用好猪舍,并且做好设备运维,将是头部猪企的首要问题。

图片

当下,“危”“机”并存:一方面,养猪企业面临着“降本增效”、用创新模式“破局”的重大挑战;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引领的科技变革日新月异,似乎在下一个“ChatGPT”时刻,商业竞争格局就将被彻底改写。传统的养猪行业,属于重资产投入,如何把握节奏、避免失速;在产能高效利用与生产管理之间取得最大的经济平衡,或是未来又一管理挑战。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