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宁洱县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报告

摘 要: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因库。宁洱县结合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完成了县域内畜禽遗传资源系统调查,开展了思普麻鸡等畜禽品种资源性能测定等工作。该文针对宁洱县畜禽遗传资源发展现状,分析了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明显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应当争取当地政府保种支持、实施濒危畜禽品种资源抢救等开展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一些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随着现代畜牧业生产不断发展,畜禽种业在畜牧业生产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突出,畜禽遗传资源是畜禽种业最重要的基因库。为了促进当地畜禽种业可持续发展,结合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宁洱县对全县畜禽遗传资源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研究,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现将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方式方法

1.1 宁洱县畜禽遗传资源调查范围

按照国家、云南省和普洱市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要求,结合宁洱县实际,宁洱县制定了《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 年)》,成立了宁洱县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专家组。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于2021 年8 月启动,2023 年12 月结束。普查人员达244 人,其中县乡技术人员52 人,发动村兽医人员91 人,乡村各级干部101 人。普查涉及到9 个乡(镇)、86 个村民委员会、1177个自然村、43460 户农户。按照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全面开展全县畜禽遗传资源的数量、分布、特征以及杂交改良的最新状况普查。

1.2 新资源调查及其性能测定

对新发现资源的思普麻鸡,宁洱县畜牧发展中心配合云南省畜牧总站、云南农业大学、普洱市完成了4 个群体调查,包括公、母鸡各100 只从初生至13 周龄生长性能测定,同时开展外貌特征、体重和体尺、屠宰性能、肌肉主要成分、蛋品质量、繁殖性能及遗传基因(深入到偏僻山区采血)等测定送检工作。

1.3 调查报告编写

按照调查提纲的编写要求,宁洱县畜牧发展中心完成了滇南小耳猪、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江城黄牛、滇东南水牛、云岭山羊、瓢鸡、无量山乌骨鸡、云南麻鸭、云南白鹅、云南灰鹅、中国番鸭、滇南中蜂和新发现资源思普麻鸡等9 个畜种15 个品种的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报告编写工作。

2、宁洱县畜禽遗传资源状况

2.1 宁洱县畜禽遗传资源现状

通过开展调查,发现宁洱县畜禽遗传资源有猪、牛、羊、马、禽、蜜蜂等9 个畜种,其中地方品种(类群)12 个,引入猪品种3 个。具体品种为猪4 个(地方品种1 个:滇南小耳猪;引入品种3 个: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牛2个(江城黄牛、滇东南水牛),山羊1 个(云岭山羊),马1 个(云南矮马),家禽6 个(瓢鸡、无量山乌骨鸡(普洱毛脚乌鸡)、云南麻鸭、云南鹅包括白鹅和灰鹅、中国番鸭和新发现资源思普麻鸡),蜜蜂1 个(滇南中蜂)。2006 年第二次资源普查猪、牛、羊、禽、蜂5 个畜种,11 个地方品种(类群),其中猪2 个(滇南小耳猪、耷耳猪),牛2 个(江城黄牛、滇东南水牛),山羊1 个(云岭山羊),绵羊1 个(本地绵羊),家禽5 个(瓢鸡、普洱毛脚乌鸡、云南麻鸭、云南鹅包括白鹅和灰鹅、番鸭),蜂1 个(滇南中蜂)。与2006 年第二次资源调查相比,地方品种绵羊遗传资源灭绝,耷耳猪原纯种猪无迹可查,已被外来品种猪改良后代替代,云南矮马仅存稀少濒危公马5 匹,其他如滇南小耳猪、滇东南水牛、无量山乌骨鸡、云南麻鸭、云南鹅等畜禽遗传资源下降趋势明显,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各品种资源变化情况如下:

2.1.1 猪

(1)滇南小耳猪:2021 年第三次资源调查分布于宁洱镇(新平、化良、谦岗3 个村)、磨黑镇(团结村)、德化镇(那迁、干田2 个村)、同心镇(同心、那柯里、漫海、锅底塘、石膏井、大凹子、马鞍山、富强、会连9 个村)、梅子镇(建设、永胜2 个村)、德安乡(兰庆、石中、永顺、曼达4 个村)、黎明乡(仙人、团山、窑房3个村),共7 个乡(镇)24 个村,存栏2356 头;2006 年第二次资源调查分布于黎明、普义、德化、同心、勐先、磨黑、宁洱7 个乡(镇),存栏17494 头,2021 年比2006 年存栏减少了15138 头,年均递减5.77%,消减趋势变化十分明显。

(2)耷耳猪:2021 年第三次资源调查该品种遗传资源已流失;2006 年第二次资源调查仅分布于德安乡、梅子镇高海拔冷凉山区,存栏8198头,现饲养的猪种已被杜洛克猪种杂交改良替代。

(3)大白猪:2021 年第三次资源调查主要分布于宁洱镇(新平村、民主村)、磨黑镇(下胜村)、德化镇(勐泗村),存栏3393 头,其中种公猪61 头,能繁母猪3107 头,规模集中养殖3355 头,散养38 头。2006 年未作调查统计。

(4)长白猪:2021 年第三次资源调查主要分布于宁洱镇(民主村)、磨黑镇(下胜村)、德化镇(勐泗村),共3 个镇3 个村,存栏685 头,其中种公猪36 头,能繁母猪555 头,养殖方式为集中饲养。2006 年未作调查统计。

(5)杜洛克猪:2021 年第三次资源调查主要分布于宁洱镇(新平村、民主村)、磨黑镇(下胜村)、德化镇(勐泗村),共3 个镇4 个村,存栏238 头,其中,种公猪93 头,能繁母猪125头,饲养方式为集中饲养215 头、散养23 头。2006 年未作调查统计。

2.1.2 牛

(1)江城黄牛:2021 年第三次资源调查宁洱镇、磨黑镇、德化镇、同心镇、勐先镇、梅子镇、德安乡、普义乡、黎明乡等9 个乡(镇)均有分布饲养,存栏19747 头,其中公牛1896 头,母牛9432 头,为放牧散养方式;2006 年第二次资源调查全县9 个乡(镇)均有分布饲养,存栏23370 头。比2006 年存栏减少3623 头,年均消减1.03%,存栏数量小幅下降。

(2)滇东南水牛:2021 年第三次资源调查宁洱镇、磨黑镇、德化镇、同心镇、勐先镇、梅子镇、德安乡、普义乡、黎明乡等9 个乡(镇)均有分布饲养,存栏1759 头,其中公牛184 头,母牛723 头,为散养方式;2006 年第二次资源调查全县9 个乡(镇)均有分布饲养,存栏30051头。比2006 年存栏减少28292 头,15 年来每年平均消减6.28%,下降趋势明显。

2.1.3 羊

(1)云岭山羊:2021 年第三次资源调查宁洱镇、磨黑镇、德化镇、同心镇、勐先镇、德安乡、普义乡、黎明乡等8 个乡(镇)均有分布饲养,存栏11109 头,其中公羊708 头,母羊4547头,为放牧散养方式;2006 年第二次资源调查全县9 个乡(镇)均有分布饲养,存栏17958 头。比2006 年减少乡镇1 个,存栏减少6849 头,年均递减2.54%,呈下降趋势。

(2)本地绵羊:2006 年第二次资源调查仅分布于梅子镇建设、永胜2 个村,存栏24 只,到2021 年第三次资源调查该品种资源出现灭绝。

2.1.4 马

云南矮马:2021 年第三次资源调查仅分布于同心镇(那柯里村)和黎明乡(窑房村),存栏公马5匹。2006 年未作调查统计。

2.1.5 家禽

(1)思普麻鸡:2021 年第三次资源调查分布于宁洱镇、磨黑镇、德化镇、同心镇、勐先镇、梅子镇、德安乡、普义乡、黎明乡等9 个乡(镇),全县存栏60.48 万只,到年末全县存栏60.8 万只,出栏112.3 万只。比2006 年第二次资源普查全县存栏35.51 万只,按年均增长11.36%的大幅上升,养殖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尤其是林下养殖规模和数量呈现同步增长,已成为宁洱重要的家禽遗传资源[1],可持续发展基础厚实。

(2)瓢鸡:2021 年第三次资源调查主要分布在同心镇、梅子镇、德安乡、宁洱镇、磨黑镇、勐先镇等6 个乡(镇),存栏1099 只。2006 年第二次资源调查仅分布于梅子乡,存栏6 只。比2006 年乡镇增加5 个,存栏增长1093 只,恢复性发展势头良好。

(3)无量山乌骨鸡:2021 年第三次资源调查主要分布于磨黑镇(曼见、庆明、把边3 个村)、德安乡(文化、兰庆、永顺3 个村)、黎明乡(窑房村),共3 个乡(镇)7 个村均有饲养,存栏18669 只。2006 年第二次资源调查全县存栏97000 只,2011 年末无量山乌骨鸡全县存栏124000 只。比2006 年 和2011 年分别减少78331、105331 只,前5 年平均每年增长5.6%,后10 年平均每年减少17.25%,下降速度超乎异常,品种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

(4)云南麻鸭:2021 年第三次资源调查分布于宁洱镇、磨黑镇、德化镇、同心镇、德安乡、普义乡等6 个乡(镇),全县存栏5264 只。2006年第二次资源调查分布于宁洱、磨黑、同心、普义、勐先、黎明、德安、梅子8 个乡(镇)均有饲养,全县存栏19780 只。比2006 年乡镇缩减2个、存栏减少14516 只,以年均递减8.4%逐年下降,品种资源流失严重。

(5)云南鹅:包括云南白鹅和云南灰鹅。2021 年第三次资源调查,云南白鹅在宁洱、磨黑、德化、同心、梅子、德安、普义、黎明等8个乡(镇)均有饲养,存栏2246 只;云南灰鹅在宁洱、磨黑、德化、同心、勐先、梅子、德安、普义、黎明9 个乡(镇)低热河谷地带均有饲养,存栏1139 只。2006 年第二次资源调查全县分别存栏云南白鹅6373 只和云南灰鹅7266只。与2006 年相比,云南白鹅和云南灰鹅存栏分别减少4127、6127 只,每年降幅分别达到4.72%和5.62%,品种资源流失的危险性增大。

(6)中国番鸭:2021 年第三次资源调查主要分布于宁洱、磨黑、德化、同心、勐先、梅子、德安、黎明等8 个乡(镇),全县存栏30311 只。2006 年第二次资源调查分布于宁洱、磨黑、同心、勐先、黎明、德安、梅子等7 个乡(镇),全县存栏39276 只。与2006 年相比,乡镇增加1个,存栏下降8965 只,年均消减1.52%,饲养量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因市场活跃可调可控。

2.1.6 蜂

2021 年第三次资源调查宁洱县9 个乡(镇)均有分布饲养,群体数量有12347 群。2006 年第二次资源调查全县9 个乡(镇)群体数量14500群。比2006 年群体数量减少了2153 群,年均下降0.99%。多为传统饲养方式,数量相对趋于稳定,无明显变化。

2.2 畜禽遗传资源优质特性

通过资源调查,发现了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对培育长大二元杂母猪、开展二元杂交或三元杂交猪品种改良效果显著、贡献巨大,推动了猪人工授精技术普及推广应用,解决了人民群众肉食短缺的问题;思普麻鸡、无量山乌骨鸡成为主流消费肉食品,对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消费者赞不绝口的美味佳肴;江城黄牛、云岭山羊等地方品种肉质风味独特、经济价值高,市场保持较高价位,为农民带来了可观利润。

2.3 畜禽遗传新资源普查情况

通过资源调查,发掘鉴定了思普麻鸡新资源,该鸡品种1981 年进入《思茅地区家畜家禽品种》。根据经济类型划分,属蛋肉兼用型。雍正七年(1729 年),清廷设置普洱府,大量的汉族移民来到思普地区,并不断深入到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形成了多民族杂居相处的局面,同时也带入了中原和东南地区的家鸡品种,这些带入的家鸡品种与原土著家鸡品种融合杂交,通过自然选育,晚清以后,形成了思普地区大量养殖的地方鸡种——思普麻鸡。1979—1980 年,全国第一次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将其正式命名思普麻鸡,调查组首次将“思普麻鸡”收入《思茅地区家畜家禽品种》。思普麻鸡的形成历史悠久,根据传说及史料推算,已有数百年至上千年的历史。思普麻鸡是长期在农村自然条件下选育的地方良种[2],是由当地劳动人民继代纯种选育而形成的,本品种存栏数量庞大、遗传性能稳定,耐粗饲、觅食力强、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肉质细嫩鲜美、风味独特,具有肉品质优良、经济价值高、养殖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截至2022年11 月底,宁洱县畜牧发展中心配合云南省畜牧总站、云南农业大学、普洱市畜牧发展中心完成了申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目录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2.4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情况

宁洱县对现有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滞后,目前尚未针对每一品种实施具体保护计划、措施、品种登记制度以及抢救性保护等工作,在自然条件下无序保种、自生自灭,导致耷耳猪、绵羊2 个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出现灭绝。1973 年思茅市畜牧兽医总站对普洱小耳猪开展了全面系统调查,形成了《普洱县小耳猪调查报告》,提出了对滇南小耳猪采取保种和利用措施的建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尚未开展生化或分子遗传测定,也未建立保种场和品种登记制度,目前在农村仍然处于自主选育和无计划杂交繁育状态,加上当地生产发展状况落后,保种和开发利用形势较为严峻。宁洱县畜牧部门对思普麻鸡、无量山乌骨鸡在2014—2016 年连续3 年实施了中央现代农业山地鸡养殖建设项目,共投入中央资金815 万元扶持养鸡大户,品种资源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成效明显。

2.5 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成果评估

通过开展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宁洱县相关部门已全面掌握和了解到宁洱县畜禽遗传资源的最新动态、濒危状况,取得了情况明、底数清的成果,为今后开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了真实、详细和科学的依据,也为制订宁洱县畜牧业发展规划及推进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积累了基础性的资料。

3、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3.1 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明确规定,畜禽遗传资源以国家保护为主,建立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保护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鼓励和支持有关单位、个人依法发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事业。确立了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属地方政府行政职责和主体责任,但长期以来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无经费给予地方品种保护和利用,导致保护措施和手段落后,无力抢救逐年流失甚至灭绝的品种。

3.2 缺乏专项工作经费保障

工作经费困难是制约基层开展业务技术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地县乡村各级普遍存在缺少开展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经费的情况,更无经费来保障开展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普查调查监测、品种登记和生产性能测定等工作,导致一些相关基础数据存在空白或缺失。

3.3 保护制度尚未形成

基层缺少畜禽遗传资源编制保护规划和品种改良计划,加之对地方畜禽品种划定保护区和建立保种场等相关工作滞后,繁育和保种完全处于自然条件下,品种引入制度执行监管不到位,导致地方品种无序发展、无计划改良,一些固有的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和优秀遗传基因无形之中消失殆尽。

4、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对策

4.1 争取地方政府重视

针对历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中出现的遗传资源急剧下降和消失问题,加强向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和汇报,争取经费、工作、技术上的支持,因地制宜制定并出台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计划和政策措施,有必要的及时划定保护区和建立保护场,完善品种登记制度,实施定向保护,有计划、有步骤、有梯度地实施濒危品种的抢救性工作[3]。

4.2 落实调查监管到位

农业部门应多方筹措和争取资金,在历次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强化地方畜禽品种的测定和监管工作,深入完善品种登记制度,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濒危遗传资源的抢救性工作,并付诸于实施[4]。

4.3 实施濒危品种抢救

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在畜牧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识到畜禽遗传资源是培育新品种的素材,根据普查掌握的畜禽遗传资源最新动态和分布情况,拿出保护方案,列出时间表,制作保护图,争取各级政府部门在项目上立项,资金上支持,对保护工作加以重视。同时,上级主管部门要针对基层遇到的实际困难,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纳入国家、省级建设畜牧业发展范畴,对基层县、乡镇的濒危品种有计划、有步骤、有梯进的安排专项资金给予保护支持,实施抢救性工作,及时遏制濒危品种持续消减的趋势,促进当地濒危品种的恢复性的保护和发展。

5、小结

畜禽遗传资源是开展畜禽繁育和实施畜禽品种改良的一个必要基因库,是实现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展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是开展畜禽繁育、实施畜禽品种改良和保障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就宁洱县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出来的全县畜禽遗传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保护措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分析研判了当前全县畜禽遗传资源现状及保护不足问题,提出了抢救濒危畜禽遗传资源、加强当地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一些建设性建议意见与对策措施,对促进当地畜禽种业发展、制定当地畜牧产业发展规划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瑞泽.宁洱县山地养鸡生产技术初探[J].云南畜牧兽医,2018(2):10-13.LI R Z.Preliminary Study 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Mountain Chicken in Ning'er County[J].Yunn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2018(2):10-13.

[2] 李瑞泽,刘洁.宁洱县养禽业发展形势及对策探讨[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2(3):79.LI R Z,LIU J.Discussion on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oultry Industry in Ning 'er County[J].Shanghai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2012(3):79.

[3] 曹林.红河州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21,17(2):23-24.CAO L.Protec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countermeasures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genetic resources in Honghe Prefecture[J].The Chinese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2021,17(2):23-24.

[4] 司西波.畜禽种业市场监管工作探析[J].中国畜禽种业,2021,17(2):91-92.SI X B.Analysis on Market Supervision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Seed Industry[J].The Chinese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2021,17(2):91-92.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