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小麦收获机跨越式发展背后的神秘推手

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由于在国内主要用于小麦收获,所以本文统称为小麦联合收获机)是中国农机化功勋农机,在大规模作业过程中小麦联合发挥了“播种机、宣传队、宣言书”的作用。

中国有3.5亿亩小麦种植面积,年需求小麦机约2~2.5万台,国内市场加上出口是一个年产值35亿左右的行业,品类规模排名第8名,在国内是不可或缺的农机。

近几年随着纵轴流小麦机的快速普及,原来被全喂入水稻机抢走的市场份额在迅速地回归,小麦机需求量有望增加,因为有这个因素,近几年不少的实力派企业进入了小麦机行业,这是沉寂了多年的小麦机行业的新现象。

与此同时,小麦机行业还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这就是机器跳跃式的技术升级和跨越式的喂入量升级,那么这背后是有什么样的神秘力量呢?

一、国产小麦机进入18公斤时代,速度和效率仍是竞争的关键

曾几何时,国产小麦联合收获机和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克拉斯三大欧美跨国公司形成了“断代”式的喂入量差距,以潍柴雷沃为代表的国产品牌的小麦联合收获机以10公斤及以下喂入量为主,如雷沃谷神GE90S、GM100,中联重科谷王横轴流TB100,小单纵TK100MAX,中联重科TE100/TE100PRO等,春雨MC H80、MC H100等。

而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克拉斯等跨国公司国产化产品在13公斤及以上,进口产品都是15公斤及以上大喂入量机型为主,在高端市场上,跨国公司和国产小麦机有明显的代差,国产小麦机的门槛是15公斤喂入量机型。

如约翰迪尔在国内主销的S660/S760/S770,凯斯纽荷兰公司凯斯40000系列产品,如4088、4099、5088、7160等,克拉斯D370,TRION 720/730/740,LEXION8700等。

近三年时间,国产谷物联合收获机企业在全力突破15公斤的壁垒,如中联重科TF150,一拖东方红YT6688等,以及潍柴雷沃、皓耘等都有15公斤机型,但并没有形成批量销量。

突变出现在2024年上半年,从上半年的一些重要展会和三夏麦收现场了解到的情况看,国内谷物联合收获机出现了跳跃式的技术升级,小麦联合收获机并没有遵循一两年一公斤喂入量升级的循序渐进式的变化,而是直接从10公斤、12公斤机型一步跨越到18公斤机型。

在2024年新疆农机展上,新疆钵施然展出了18公斤喂入量的7850大型单纵轴流谷物联合收获机,功率达到400马力,通过更换割台可以实现玉米籽粒、大豆、大麦、小麦、油菜等十几种作物的收获。

当然更值得关注的是国产轮式收获机一哥潍柴雷沃的18公斤机型。今年三夏服务期间,雷沃谷神GS8180开始了在跨区作业中的首秀,该款收割机配置宽幅仿形割台、可变速可倾斜带反吐装置过桥、双纵轴流柔性脱粒分离滚筒、双风道高效预清选系统,以及460马力节能发动机、大容量粮箱和高位水平卸粮筒,收割机每秒喂入量超过18公斤,每小时可收获小麦超50亩。同时,该产品还可配套不同割台,完成玉米、小麦、大豆等多作物收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机多用”,特别适用于东北、西北、中原区域大型农场及规模化作业场景。

无独有偶,也是在三夏作业期间,潍柴雷沃轮式机最大的竞争对手中联重科在安徽阜阳麦收现场也完成了TF180联合收获机的首秀,该机型配置530马力发动机,可在450与370两种马力轻载省油工况模式间切换,动力强劲又环保;具备目前国产农机中最大的喂入量,每秒喂入量超过18公斤,作业效率能达到60—90亩/小时;采用复合脱粒+大面积清选系统,能够在满足高效作业的同时,把籽粒损失降至最低;配备作业负荷自动控制系统以及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潍柴雷沃和中联重科是国产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行业的带头大哥,这两家企业推出了18公斤高端机型,其他企业会积极跟进,由此国产谷物联合收获机将进入18公斤时代。

二、国产小麦机跃升背后神秘力量

从10公斤、12公斤到15公斤,还可以说是产品升级和技术延伸,但从10公斤、12公斤直接到了18公斤,这绝对是技术的跃升和跨越式发展,要知道欧美的几家联合收获机企业的主打产品也就是在这个级别,再往上走也只是大型农场和数金字塔尖上的用户能消费得起,那么是什么促进国产谷物联合收获机的跨越式发展呢?

1、高标准农田

2022年国内已经建成了10亿亩高标准农田,2024年新建450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3500万亩高标准农田,今后几年一方面是每年5000万亩的新建,另一方面是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升级,整体看今后10年大约会有15亿亩的基本农田会建成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在修农业生产的“高速公路”,高标准农田建设属于农业公共设施,一旦建成一旦建成之后,原来无法使用农机的地方会大量地用上农机,原来只能用微耕机的地方可能用上大型拖拉机和大型联合收获机,原来用10~12公斤中型联合收获机的地方现在可以用上15公斤以上大型联合收获机。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方面是土地基础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和经营主体的改变,很多地方高标准农田建成之后,土地使用权会委托给地方上的农投公司或组织化用户,规模化经营必然导致需求的升级,所以18公斤的大型联合收获机在国内开始有了需求基础。

2、土地托管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硬件”建设,是需要每年投入约1000亿元的宏大工程,而土地托管是一种农业的“软件”建设,事实上是一种要解决土地所有权和规模化农业的经济模式,属于商业模式范畴,一硬一软有机结合会产生奇效。

目前国内土地托管的具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全程托管:这种方式下,托管方会收取一定的托管费用,并为农户提供从耕种到收获、销售等全过程的服务。农户可以享受到更专业的农业服务,同时也省去了很多自己耕种的麻烦。

劳务托管:在这种方式下,农户将农业生产中的全部劳务项目委托给托管方承担,而农户自己则负责种子、化肥、农药、水电等全部投入。这样,农户就可以更加专注于农业生产的其他方面,提高生产效率。

订单托管:这种方式下,农户将农业生产过程中某个时段的劳务项目委托给托管方,托管方按劳务项目获得报酬。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农户的实际需要来选择托管的项目和时间。

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推进大规模的土地托管,笔者见到一些合作社已经能承接30万亩的托管服务,无论是哪一种托管,都会产生土地事实上的集中和农业经营规模化水平的提高,而从事托管服务的组织为了追求更高的作业效率和收益就有积极性使用效率更高的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笔者考察过的东北、西北的大型合作社,主要的农机是约翰迪尔、爱科、凯斯纽荷兰等跨国公司的大型拖拉机和大喂入量的联合收获机、大方捆机等。

所以,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托管等推动的农业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是对大功率高效率农机产品的需求,而这些需求会推进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技术升级、产品跨越式发展,这应该是2024年突然冒出来这么多18公斤大喂入量联合收获机的主要原因。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