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西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十三五”末期,广西设施农业产值1500多亿元,占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5.36%,设施蔬菜生产规模保持8%的较高增速。“十四五”以来,广西着力推动现代设施农业发展,重点发展“畜渔蔬果蚕菌”六个领域;设施农业资源要素加快聚焦、市场需求不断升级,设施蔬菜增长空间巨大,有利于巩固和提升广西“南菜北运”和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的重要地位;但广西设施蔬菜播种面积占比仍不到3%,离我国设施蔬菜播种面积占比约18%的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且存在产业布局不够合理、技术集成转化不够广泛、规模化效应受限等问题。

“十四五”以来,广西围绕“10+3+N”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动果蔬等优势农业产业提档升级。2022年发布的《广西“十四五”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提出设施蔬菜建设工程,力争到2025年全区设施棚架蔬菜面积新增100万亩。此外,广西还出台了《广西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广西设施农业项目建设流程指南》《广西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规范》等一揽子配套政策和文件,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入推进和有关政策红利的叠加释放,广西设施蔬菜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广西拥有良好的光温自然资源以及便捷的运输条件,具有在全国冬春季市场空档期提早上市蔬菜产品的优势。2013-2022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年均增速3.27%,产量年均增长5.96%,并已形成北部湾、湘桂通道、西江流域、右江流域四大主要产区。到2022年,广西蔬菜播种面积2480.53万亩,仅次于粮食作物,占全国蔬菜播种面积的7.37%,位居全国第2位;产量4236.52万吨,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5.30%,全国第8;产值突破1000亿元,占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5.96%、种植业总产值的27.84%。全区14个地级市中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的有12个,其中超过200万亩的有3个。

广西每年销往“三北”地区、长三角地区及粤港澳大湾区的蔬菜产品超过2 500万吨,对我国蔬菜周年供应起到重要保障作用,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目前,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秋冬菜生产供应基地,蔬菜产业已成为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至2022年底,广西设施蔬菜播种面积为58.86万亩,较上年度增长165.14%,占全区蔬菜播种面积的2.37%。目前,广西设施大棚种植的蔬菜作物有辣椒、番茄、黄瓜、苦瓜、丝瓜、茄子、西瓜、甜瓜、小白菜等,良种覆盖率在90%以上。虽然我区设施蔬菜生产规模有了突破性增长,但是与我国设施农业较发达地区相比,其生产总规模仍然偏小、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仍较大,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近年来,广西设施蔬菜种植应用的生产设施设备不断迭代升级,设施结构由过去简单的网室结构、小拱棚、竹木或水泥柱钢架大棚等,向标准塑料钢架大棚、锯齿型连栋大棚、智能温室等发展,形成多种设施结构并存的格局。设施栽培技术也由最初的简单栽培技术,向水肥一体化、设施标准化、管理数字化提升。但从整体上看,广西设施蔬菜设施装备水平偏低,标准化、环境可控程度高及抗御灾害能力强的高端设施占比偏少,以农业物联网和设施专用农机具等为代表的专业技术装备较为欠缺,设施机械化程度和机械作业水平较低,先进适用设施结构的应用有待加快推广。从2021年广西设施蔬菜各种设施结构建筑面积来看,中小拱棚占66.16%,塑料大棚占25.05%,连栋大棚及温室仅占8.79%。

与此同时,广西设施蔬菜生产投入大、运营管理成本高、投产比偏低等问题仍普遍存在。种植基地对适应产区的设施专用蔬菜品种还不了解、种植技术把握不精准,生产中存在茬口集中、生产档口有空缺、连作障碍及病虫害日趋严重、产品品质及产量不稳定、药肥投入过大、技术缺乏标准支持等一系列问题。适应我区生态环境的设施蔬菜专用优良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环境调控技术、专用设施设备等亟待进一步研究开发。

广西蔬菜生产长期以传统作业方式为主,与设施蔬菜生产配套的专用品种、材料、装备、工程安装等产业发展还不成熟,产地批发市场、田头预冷等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设施大棚建筑材料主要依赖外地调入,产品分拣、包装等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以农业物联网和设施专用农机具等为代表的专业技术装备更为欠缺,产业现代化程度总体偏低。

广西现有的规模较大、现代化水平较高的设施蔬菜项目大部分由外来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和管理运营。广西本地从事设施蔬菜生产的农业企业总量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发展设施蔬菜的能力较弱。设施蔬菜品牌影响力不够大,虽然有连片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但是尚未形成优质优价的品牌体系。

未来,广西的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要坚持走“低能耗、低成本、生态安全、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合理选择设施结构,推动蔬菜生产全链条标准化。要因地制宜明确生产定位,精准选建适宜设施,分类推广应用规范的设施结构,引进和推广轻简化、机械化、智能化设施设备,推进设施蔬菜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加快设施蔬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研究,形成适合广西设施蔬菜生产的大棚建设工程技术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包装和运输标准,构建形成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可依、按标生产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为高效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广西蔬菜产业要实现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效栽培技术、先进装备等农业高科技支撑,以生产条件稳定、品质效益更高、趋向于“工厂化生产”的设施栽培模式作为载体,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多样化、集约化、 智能化、低本高效的设施蔬菜生产为突破口,构建高质高效的现代化设施蔬菜产业体系,提高广西蔬菜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