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徐海鸡的调查与研究

摘 要:该文通过对江苏省17 个地区开展了徐海鸡遗传资源调查工作,确定了徐海鸡的品种特性,根据各类历史资料系统整理了徐海鸡品种来源及形成历史,最后结合目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总结,为徐海鸡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徐海鸡;品种来源;品种特性;保护利用;饲养管理

徐海鸡,又称徐淮鸡、徐淮草鸡、东海鸡,是肉蛋兼用型品种,主要分布在江苏省丰县、沛县、邳州市、新沂市、东海县、灌云县、连云港市赣榆区等地。徐海鸡具有觅食能力强、抗病力强、耐粗饲、屠宰率高等特性,母鸡具有抱窝性。因其肉质鲜美、香味独特、营养丰富,是生产优质鸡肉的优质种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推动连云港市畜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地方动物品种,提高生产性能,丰富了我国优良动物种质资源。本文主要从徐海鸡的品种来源、品种特性、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徐海鸡地方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1、品种来源及形成历史

据 《徐州市畜牧志(1910—1988)》(1990年)记载,“徐海鸡是徐州地区的原始鸡种[1]。徐海鸡主要分布在丰县、邳县、新沂和连云港市等地。徐海鸡个体小,蛋重小,群众俗称 ‘拳头鸡,鸽子蛋’。母鸡开产日龄一般6~8 月龄,蛋重35~46g,年产蛋量100~129 个。20 世纪60年代末,在新沂县商办鸡场饲养徐海鸡曾作种用选育,之后由于其他良种鸡的不断引进,徐海鸡的选育工作未能按计划进行。

据《新沂县志》(1995 年)记载,“新沂县历史上曾是著名的老淮猪和拳头鸡重点产区之一”,“20 世纪50 年代,家禽种类单一,主要饲养徐海鸡,年饲养40~80 万只” [2]。

据《连云港市志》(2000 年)记载,“建国初期,鸡、鸭、鹅均为土种散养,其中以养鸡为主[3]。1949 年全境家禽圈养存量不足40 万只。建国前及20 世纪50 年代初期,境内主要饲养徐淮鸡”,这里徐淮鸡就是徐海鸡。

据《东海县志》(1994 年)记载,东海鸡通称徐海鸡,分布全县。体小蛋轻,俗称 ‘拳头鸡,鸽子蛋。善觅食,抗病力强,耐粗饲,屠宰率高,肉鲜美[4]。母鸡具有抱窝性,开产日龄一般6~8 月,年产蛋100~120 个,蛋重35~46g。

据《赣榆畜牧志(1912—1992)》(1995 年)记载,“徐海鸡,群众称‘草鸡’,是20 世纪50年代前饲养的鸡种,各地均有。其具有个体小,蛋轻,觅食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屠宰率高,肉质鲜美。母鸡毛色有草黄色、黑色、白色、混杂色等。腿皆青色,母鸡有抱窝性,开产日龄一般6~8 月龄,蛋重35~46g,年产蛋100~129 个。公鸡羽毛为红色间杂黑色大羽,冠大,雄性十足,善啼鸣[5]。

据 《连云港市海州区志(1986—2005)》(2013 年)记载,“草鸡抗病力强,善觅食,耐粗饲,肉、蛋口感好,善孵化,体小蛋轻,年产蛋量一般不超过120 个” [6]。

据 《江苏省志畜牧志》(2000 年)记载,“从20 世纪50—80 年代,经过长期不断地选育,江苏省大多数地方家禽品种得以保存,由于受财力、物力、人力的限制,还有一些地方家禽品种,如产于盱眙县西南部丘陵山区的盱眙鸡、徐淮地区的徐海鸡、高邮县西南一带的菱塘鸡等,尚未建立种禽场和开展系统的选育工作” [7]。

由上述地方志可知,徐海鸡饲养历史悠久,第一次资源普查时徐海鸡有一定饲养量,之后,随着良种鸡不断引进,加之徐海鸡生产性能较低,饲养量逐渐减少。由于苏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方对资源重视程度不够,在第二次资源普查时未发现有徐海鸡资源。

依据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结果,目前徐海鸡保种场 “连云港地友实业有限公司” 保存徐海鸡保种群体5000 只,公母各半,产地农户饲养4000 只左右。同时,国家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保存徐海鸡近1000 只,公母各半。徐海鸡作为新发现遗传资源,尚未被列入 《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 和《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

2、徐海鸡种质资源的发现

2010 年,沛县农民潘绪君通过厅长信箱反映,家中有 “毛脚” 等性状地方鸡种,因无资金和保种技术支撑,无力再保种,又不忍心资源流失,特请求政府支持。随后,江苏省畜牧总站带领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有关专家多次考察沛县、东海、赣榆、灌云等地地方鸡种群体状况,经讨论确定,认为与近现代史描述的徐海鸡外貌特征基本相符,非常有必要进行抢救性保护。2011 年5月,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从沛县朱寨镇王楼村潘绪君等养殖户饲养的1000 多只成年鸡中,挑选集青脚麻羽、单冠、毛脚、秃鹫样关节等特征性状于一身的成年公鸡60 只、母鸡263 只(有距)以及蛋壳粉色、蛋重均匀的种蛋1200 多个,构成徐海鸡遗传资源抢救性保护的原始群体。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从2012 年开始对徐海鸡进行扩繁整理,选留符合品种目标性状的个体,2012 年出雏3043 只、2013 年出雏3290 只,2013、2014 年组建50 个家系继代繁育。2014—2020 年,每年组建44 个家系,与配母鸡440 只。经整理,体型外貌整齐度明显改善,主要目标性状更加突出。

2015 年1 月,徐海鸡被列入《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处于濒危状态,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制定徐海鸡遗传资源抢救性保护方案(2015 年),执行期限为2015—2017 年,2018 年开始转为常规保种状态。根据 《家禽遗传资源濒危等级评定》(NY/T 2996—2016)进行评定,2017—2022 年徐海鸡平均近交系数为0.0071,平均亲缘关系系数为2.14%,处于安全等级。

3、品种特性

3.1 体型外貌

3.1.1 成年鸡

2023 年1 月,对徐海鸡保种场的徐海鸡保种群体进行体型外貌观测,采取随机抽样方式,观测300 日龄3 个健康群体各30 只公鸡、300 只母鸡。

徐海鸡体型较小,俗称 “拳头鸡”,结构紧凑,多数尾羽发达高翘,呈V 形;全身羽毛以黄羽、颈羽金黄为主,少数个体麻羽、颈羽黑色,偶有个体白羽;头小;公鸡喙黑色,母鸡喙肉色;单冠直立,冠齿6~8 个,冠、肉垂大而鲜红;耳叶白色;眼大有神,虹彩黄褐色;皮肤肉色为主,少数黄色;胫高而细,青色,四趾。其突出特点是:有胫羽、秃鹫样跗关节,成年母鸡80%以上有距,有距母鸡平均距长6mm 以上(图1)。

图片
图1 徐海鸡侧面照

3.1.2 初生雏鸡

2022 年5 月,对徐海鸡保种场的3 个初生雏鸡群体进行体型外貌观测,采取随机抽样方式,3 个群体分别观测592、452、402 只,测定结果见下表1。

表1 初生雏鸡外貌特征 单位:%

图片
数据来源:2022 年5 月,在连云港市赣榆区徐海鸡保种场连云港地友实业有限公司测定。

雏鸡绒毛以灰色为主,平均超过86%,黄色平均占比2.27%、黑色平均占比11.6%;头部斑点黑色平均占比27.3%;背部绒毛带灰白平均占比49.5%;黄色胫平均占比2.27%、青色胫平均占比11.27%、肉色胫平均占比86.43%。

3.2 体重和体尺

2022 年8 月,在徐海鸡保种场从徐海鸡保种群3200 只中随机抽取16 周龄公母鸡各33 只,开展徐海鸡体尺体重测定,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徐海鸡16 周龄体重体尺

图片
数据来源:2022 年8 月,在连云港市赣榆区徐海鸡保种场连云港地友实业有限公司测定。

3.3 生产性能

3.3.1 早期生长性能

2022 年5—9 月,在徐海鸡保种场开展徐海鸡早期生长性能测定。测定公、母鸡各63 只,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早期生长性能

图片
数据来源:2022 年5—9 月,在连云港市赣榆区徐海鸡保种场连云港地友实业有限公司测定。

3.3.2 屠宰性能

2022 年8 月,在保种场随机抽取16 周龄公母鸡各33 只进行屠宰测定,测定结果见表4。

表4 徐海鸡16 周龄屠宰性能

图片
数据来源:2022 年8 月,在连云港市赣榆区徐海鸡保种场连云港地友实业有限公司测定。

3.3.3 肉品质

2022 年8 月,在保种场随机抽取16 周公母鸡各33 只送至农业农村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扬州)进行肉品质测定,测定结果见表5。

表5 徐海鸡16 周龄肉品质性能

图片
数据来源:2022 年8 月,江苏省扬州市农业农村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扬州)测定。

3.3.4 蛋品质测定

2022 年8 月,在保种场随机抽取43 周龄150 个鸡蛋送至农业农村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扬州)测定,测定结果见表6。

表6 徐海鸡43 周龄蛋品质性能

图片
数据来源:2022 年8 月,在江苏省扬州市农业农村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扬州)测定。

3.3.5 繁殖性能

2022 年1 月—2023 年5 月,在保种场对300只母鸡进行繁殖性能测定,测定结果见表7。

表7 66 周龄繁殖性能

图片
数据来源:2022 年6 月—2023 年4 月,在连云港市赣榆区徐海鸡保种场连云港地友实业有限公司测定。

注:入舍鸡产蛋数(个)=总产蛋个数/ 入舍母鸡只数;饲养日产蛋数(个)=总产蛋个数/ 平均日饲养母鸡只数。

4、保护利用现状

4.1 保护现状

徐海鸡于2015 年1 月被列入 《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公告第3 号)。2019 年,徐海鸡交由连云港市赣榆区畜禽改良站保种,随后连云港市畜牧推广部门机构改革,徐海鸡随后交由下属企业——连云港地友实业有限公司保种,2021 年7 月,该公司被列为江苏省级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单位(苏农种〔2021〕 4 号),公司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沙河子园艺场,现保存徐海鸡保种群体5000 只,家系45 个,尚未开展血液DNA、精子等保存工作。

4.2 利用现状

4.2.1 纯繁生产

徐海鸡保种场连云港地友实业有限公司每年扩繁徐海鸡近3000 只用于生产销售,同时为连云港海州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扩繁种鸡4000 只左右,用于销售。

4.2.2 杂交利用

为开发利用徐海鸡资源,探索其用于肉鸡、蛋鸡配套系的可行性,家禽所种质资源普查团队以徐海鸡、北京油鸡、贵妃鸡、崇仁麻鸡等4 个鸡种为素材,组成10 个组合,发现毛脚与毛脚、毛脚与非毛脚杂交后代均为毛脚,徐海鸡与各鸡种杂交后代均表现秃鹫样跗关节,但都没有徐海鸡明显;各组合屠宰性能良好,徐海鸡与崇仁麻鸡杂交组的肌肉系水率、剪切力较好,徐海鸡与崇仁麻鸡、贵妃鸡杂交组的产蛋性能较好,徐海鸡与其他鸡种杂交组的蛋壳强度和蛋黄比率较好。

4.2.3 产品开发

徐海鸡肉蛋品质较好,当地加大宣传力度,设计鸡蛋包装礼盒,开发徐海鸡菜肴,开设门店,打造高端品牌,加快产业化开发。

5、饲养管理

徐海鸡自古以来养殖方式多为群众家庭散养,具有采食量小、野性强、觅食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因此,徐海鸡成活率较高。根据2012—2020 年对多个批次统计,徐海鸡1~18 周龄成活率在95%以上,19~66 周龄成活率在94%以上。保种单位制定了连云港市地方标准 《徐海鸡生产技术规程》(DB3207/T 1008—2020),2021 年1 月开始实施,规程对徐海鸡生产的环境要求、饲养方式和管理制度、防疫、病死鸡和废弃物处理等进行了规定。

6、科学研究

在徐海鸡保护过程中,赣榆区畜禽改良站对徐海鸡生长发育、屠宰、蛋肉品质、血液生理生化、长距性状等进行了系统测定。2020 年8 月,江苏省家禽所种质资源普查团队收集地域相近的江苏省的溧阳鸡、如皋黄鸡、狼山鸡、鹿苑鸡、太湖鸡,山东省的寿光鸡、汶上芦花鸡、琅琊鸡、济宁百日鸡,安徽省的淮北麻鸡以及青脚、毛脚、秃鹫样跗关节等特征相同的闽清毛脚鸡和龙胜凤鸡等13 个鸡种血液,应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进行基因分型,Mantel 测试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呈现正相关,地方鸡种之间存在有限的基因流,系统进化树显示多数地方鸡种间存在明显界限,徐海鸡独立成枝,与其他鸡种遗传距离较远。

7、小结

徐海鸡作为优质的地方特色家禽,实施徐海鸡品种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推动本地养鸡良种化推广利用,对促进种质资源保护,推动地方优质品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州市畜牧志》编委会.徐州市畜牧志(1910—1988)[M].《徐州市畜牧志》编委会,1990.

[2]新沂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沂县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秦光汉.连云港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

[4]张永安.东海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4.

[5]赣榆畜牧志编委会.赣榆畜牧志(1912—1992)[M].赣榆县多种经营管理局,1995.

[6]周恒泰,孙海平,万士全.连云港市海州区志(1986—2005)(1986—2005)[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3.

[7]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畜牧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