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生产链中,周边产业比主业还要赚钱,小农户更需抱团取暖

在农业产业链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现象:种养殖主业难赚钱,为主业服务的前端、后端、周边的产业容易赚钱!生产本应是整个产业链的基础、底座,却成了产业链被压榨的最底层。

要知道种养殖业本身具有高风险和不确定性。天气变化、疫病爆发、市场需求波动等因素都会对种养殖业的盈利产生直接影响。这些风险难以预测和控制,导致种养殖业者在经营过程中常常面临巨大的压力。

相比之下,为主业服务的前端、后端和周边产业则具有更为稳定的盈利模式。像卖农药、化肥、农膜、种子、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基本上就是能卖出去就能赚钱;像中间替收购商收购的代理人、流通环节的快递物流赚钱、后端的批发商、零售商赚钱还有现在最流行的,网络电商平台售卖农产品的。

尤其是农资的投入成本。像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成本,在农业种植中占了绝大部分比重,农产品价格几十年没有多少增长,但农资费用却是越来越高。

图片

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如今电商平台也冲击整个产地价格。不少平台为冲流量,各种直播带货者超低价收购农民蔬菜、水果的次级品在网上抛售,8斤、9斤9.9元包邮的情况比比皆是。农户产品价格不断被压缩,同时也对批发市场行情造成打击,倒挂现象层出不穷。

现在我们国家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主要以千家万户小农户为主,并且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状况不会根本改变。而这样的组织形式,主要采用的仍是传统的养殖方式,生产效率低下,成本较高。但前端、后端和周边产业则能够通过规模化和标准化经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而且,由于小农户的生产规模有限,他们往往难以获得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也无法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市场波动和价格变化时,往往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调整,从而增加了经营风险。

图片

因此,对于小农户而言,“抱团取暖”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抱团取暖”,小农户能够增加互助协作的机会,积聚力量共度困难时期。这有助于他们在面对市场波动、价格波动等挑战时,能够相互支持、共同应对,降低经营风险。

其次,“抱团取暖”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如生产环节的联合、全国性的联合、劳动合作、资金和技术合作等,来解决一些单独行动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生产规模过小、技术水平不高、市场信息不畅等。有助于提升小农户的整体竞争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益。

最后,“抱团取暖”助于小农户整合资源,开拓视野、增强防御风险的能力。通过集体行动,小农户可以共同应对外部风险,降低单一农户的风险暴露。同时,集体行动也有助于小农户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拓展他们的经营思路和视野,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