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力下降,农业劳力成本却越来越高,怎么办?

最近这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不少人都在关心今年国家就业率以及失业率的比例。毕竟居民的消费价格跟收入是成正比的,收入少了带来的必然也是消费力下降的蝴蝶效应。大家都能感受到这两年社会经济的下滑,也感受到就业的不稳定。虽然这两年社会失业率增高,失业人数也越来越多,但不少农业的老板却表示,近几年来农村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工越来越难请,人工工资也越来越高,而且工作效率也是逐年降低。

人力成本逐年增加,甚至已超过农资成本而成为第一大支出了。对于那些常年聘请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农民工的老板而言,表面上是农民给他打工,实际上是他在给农民打工。因为经济不景气,大中型规模的农业企业鲜有赚钱的,但又无法下定决心退出,因此不得不咬牙坚持。那么对于这种现象,有没有办法来破解呢?

图片

其实,虽然农产品在很多时候比不上工业产品那么高收益,但做农业也需要借鉴工业思维。一般来说,做工业出现亏损的原因一般是因为产品、市场、资金等问题,很少会因为劳动力成本过高而导致亏损,因为他们的劳动力成本是可控的。而做农业,因为行业各个环节的不可预见因素,也导致很多劳动力成本不可控,避免不了出现劳动力成本超出预期的局面。要解决劳动力成本过高的问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推进农业机械化,减少人工劳力

目前农业劳动力多数是五十岁以上的人,随着这批人逐年老去,农村劳动力只能会越来越少,而劳动力的工资还是增加。千万不要指望80后、90后来当农民,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所以用机械代替人工,虽然简单粗暴,但确实有效。机械化可以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对人工的依赖。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农作物监测和喷洒农药,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播种和收割等。看看现在的种粮大户,一个家庭轻轻松松搞定几百亩稻田,不就是依靠机械化吗?

像一些果园管理,应该借鉴稻田的管理经验。尽管果园多在山地,面积小、坡度大、地形复杂,但总有办法。水肥一体化设施解决施肥浇水的问题,无人机或打药机解决打药难题,山地轨道车解决运输问题……,其实很多环节都能用机械代替。只是很多人不舍得,毕竟机械的一次性投入比较高。

图片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必要的工作可以省掉

当然,这并不是叫大家偷懒,而是要懂得怎么运用更好的模式来实现“偷懒”。就像以前人们不想走路,就发明了汽车;不想挖地,就发明了旋耕机。嫌插秧麻烦,就用上了直播、抛秧技术。所以有很多可以省工的地方,就应该主动省掉。

尤其是现在行情整体下滑,但农业种植依旧保持高成本的形势下,对于一些不必要花费的成本更应该做到能省则省。像一些果园长草,相比用药、用人工去除。不如大枝修剪、以草控草、以菌克菌、物理防虫等技术,就能有效减少用工,降低人力成本。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工,让农业也更加专业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业生产技能,可以使农工更加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提高农工生产效率。也是降低农业劳动力成本的关键。

除此之外,也可以请农业技术服务公司,通过购买他们的服务,相比于培养普通农工,成本其实更低。如种植水稻的人都愿意请插秧机插秧、收割机割稻。种植果树的果农可以请无人机来打药、修建队来修剪、套袋队来套袋,这样做综合效益肯定会更好,也解决了农忙季节难以请到人的难题。

图片

四、优化用工模式,调动工人积极性

就像工业或者建筑行业聘请工人的一个说法:做点工不要脸,做包工不要命。话虽然说得难听点,但话糙理不糙。因为做点工谁都会要偷懒,不会像给自己家做事一样卖力;做包工是按工作量给钱的,当然干得越多钱越多,所以拼命干。其实农业用工的难点也就在这里:做点工没效率,做包工没质量,搞监工没面子。

其实,无论是什么方法,其中必然也会存在利弊关系,最重要的还是要探索适合自己的用工管理模式。如何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所有农业老板们必须思考的。就像现在很多企业一般,当开源节流中的开源难以进展的时候,如何节流就是生存下来的关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