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作!新希望拟发10亿债务融资,并新任命三大高管

3月12日晚间,新希望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议案”,同意公司申请注册发行不超过10亿元债务融资工具。

同日晚间,新希望还发布公告决定聘任陶玉岭为公司执行总裁,聘任晏秋波、李爽为公司副总裁,任期至公司第九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为止。

记者注意到,新希望的负债率从2020年末的53.06%增长至2023年三季度末的72.76%。这背后是公司连续三年亏损,数据显示,新希望2021年至2023年累计亏损金额预计高达133.7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低猪价影响致公司巨亏的背景下,新希望也在通过出售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定增等多种举措,给公司注入流动资金。

01、拟发行10亿债务融资工具

新希望计划通过申请注册债务融资工具补充流动资金。

3月12日晚间,新希望披露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议案”,同意公司申请注册发行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含10亿元)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并于获得注册后在注册有效期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机构规定一次或分期、部分或全部发行。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债券的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置换到期债务融资工具及其他有息债务、补充流动性资金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用途的一种或多种。

实际上,在此之前,新希望还通过出售资产、引入战投以及定增等方式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同花顺(300033)数据显示,2023年12月1日,新希望发布定增公告,拟募集资金73.5亿元,用于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及数智化升级项目、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权项目以及偿还银行债务。记者注意到,其中22.04亿元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2023年12月16日,新希望公告称,拟出售山东中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51%股权,公司表示,此举旨在引入战略投资者,联合战略投资方的优势产业资源,增强白羽肉禽业务的行业竞争力。不过,这一引入战投动作也将为公司回流巨额资金。

根据业绩预告,公司白羽肉禽与食品深加工业务引进战略投资增加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约为51亿至52亿元,直接导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在2023年转正。

更早之前,新希望变卖资产回笼资金。2023年4月20日,新希望公告称,将7个猪场作价13.17亿元出售,公司表示,此举是为了帮助公司将闲置资产进行消化,降低公司负债率。

更早之前的2022年底,新希望已开始变卖资产,曾一口气将六和生物持有的川渝地区11个在建猪场项目公司出售给兴新鑫农牧,交易金额合计9.26亿元。

02、任命三位新高管

值得一提的是,3月12日晚间,新希望还披露了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经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董事会决定聘任陶玉岭为公司执行总裁,聘任晏秋波、李爽为公司副总裁,任期至公司第九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为止。

根据公告披露的简历,陶玉岭现任公司副总裁兼猪产业事业群总裁。他曾任公司京津冀片区总经理、华北片联总裁,山东经营特区总裁、禽BU总裁、猪产业新海纵队总裁。目前,他还持有公司131.3万股股权激励限制性股份。

晏秋波曾任公司饲料BU贵州片区总经理、猪产业新六纵队湖北战区总经理,现任公司饲料BU负责人,贵州省饲料工业协会会长。李爽曾任新希望集团房地产事业部宁波公司总经理、房地产事业部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现任公司工程与设备运营总监、工程运营大部总经理。

记者从新希望方面了解到,此次人事变动是为适应当前新希望产业发展的战略核心,持续提升新希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推动新希望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目前,张明贵仍然是公司董事、执行董事长、总裁。

今年1月19日,新希望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解释了张明贵和陶玉岭的分工。新希望当时表示,张明贵是公司总裁,负责公司整体运营管理,但今年以来更多精力倾斜于对外引战及资产盘活优化方面的工作。陶玉岭则专注于负责生猪养殖板块的经营管理。去年5月22日,新希望在当天举行的股东大会上透露,成立了养猪BG事业群,将由副总裁陶玉岭来兼任事业群的首任总裁。

当时新希望相关负责人解释,成立猪BG是公司打强养殖成本持续下降能力的一项关键经营动作,也是为了更加专注地精耕细作。相较产业发展指挥部,事业群的组织管理模式使整个猪产业的执行力、协同力变得更强。同时,事业群可以更好地管理、服务、支持和赋能纵队等业务单元,形成合力,有助于全面推广和复制标杆纵队的优秀经验,推动养殖生产指标持续提升。

记者了解到,陶玉岭早年担任新希望六和华北片联总裁、山东片联总裁、禽产业BU总裁时,都取得过优异的经营成绩。2019年,陶玉岭组建新希望六和猪产业旗下新海纵队并出任纵队总裁。在短短3年多时间里,新海纵队凭借优异、稳定的管理成绩、成本管控、养殖效率等,成长为公司内及华南区域养猪行业的成本效率标杆。2022年12月新海纵队完全成本15.5元/公斤,料肉比2.82,即便受春季疫情影响,2023年5月完全成本也达到15.8元/公斤,料肉比更是下降到2.74。

从新希望披露的调研报告来看,运营场线出栏的肥猪成本逐季度下降,与优秀同行的差距在缩小。

根据今年年初新希望披露的数字,出栏的肥猪成本从去年一季度17.4元/公斤下降到去年第四季度的接近15.8元/公斤,下降了1.6元/公斤。中南纵队12月成本更是已降到14.6元至14.7元/公斤。公司料肉比去年第四季度已不到2.7,比去年上半年又有下降。

另外,新希望加强了祖代猪群以及后备猪群管理,成立了专门的祖代线专项小组,统筹相应的生产管理以及培训。去年下半年公司人员流失率降到1%以内。

新希望提到,今年猪产业的核心思路还是提质量,控成本,稳规模,调结构。在一些高成本区域或者条件较差区域公司会主动去调减部分产能,调减好的区域会适度增加一部分产能。公司在当前阶段会保证适度稳定规模,等到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一些产能完成改造升级后,公司也会逐步提高闲置产能的利用率,今年会优先在育肥端加大自育肥投放比例。总之,就是以成本最低,最大幅度减亏,或者说盈利更大为主要目标。

03、引入战投扭亏为盈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猪价长时间低位徘徊,从养殖收益看,全年生猪养殖头均亏损76元。

1月31日,新希望披露业绩预告,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亿元,实现扭亏。不过,这是在引入战投后的扭亏为盈。若从主营业务角度来看,公司的扣非净利润亏损45亿元,亏损幅度较2022年大幅扩大。

对于扣非净利润亏损,新希望表示,受生猪销售价格下降影响,猪产业亏损是本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

图片

2021年,同样由于猪价的深度调整,新希望曾录得史上最大巨亏。同花顺数据显示,2021年新希望实现营业收入1262.62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79.21亿元;2022年,由于生猪价格曾经两度上涨,新希望在当年扣非亏损大幅收窄,实现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15.08亿元、-9.52亿元。

需要提及的是,生猪行业的低猪价,与2023年维持较高的出栏量有关。数据显示,当年生猪产能即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维持在正常水平4100万头以上。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近日农业农村部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的目标调整至3900万头。

图片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在巨额亏损的背景下,新希望的负债规模走高。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和2023年9月末,公司总负债分别为580.73亿元、862.55亿元、929.64亿元和969.97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末的53.06%增加至2023年三季度末的72.76%,抬升了19.7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为164.56亿元,流动负债为577.61亿元。

除了回流资金降低负债外,在经营层面,新希望的养猪成本也在改善。据新希望披露的数据,出栏的肥猪成本从上年一季度17.4元/公斤下降到四季度的接近15.8元/公斤,下降了1.6元/公斤。

新希望表示,2024年在猪产业方面,将调减一些高成本区域或者条件较差区域公司部分产能,好的区域会适度增加一部分产能。不过,目前公司对2024年猪产业能否盈利并不确定。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