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做规模农业那些不能不知的坑!

很多专家或者对农业稍有见解的人都认为,做农业一定要讲究规模效益,只有做大做强才能赚钱。这话说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农业却是做大容易做强难,规模效益难上难!这两年也跟不少基地老板交谈过,小则三五亩的,大则一万多亩的。有小农户经营的,有大老板投资的,有政府建设的。有县级龙头企业的,有上市公司的。有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也有国家级农业产业示范园。但发现这些基地盈利的真不多,亏损的占大多数,尤其是大规模基地能够盈利的是凤毛麟角。

做规模农业的路上处处都是坑,一不小心就掉进去了。让我们盘点一下规模农业的哪些坑吧。

一、土地流转的坑

想要实现规模农业,就需要大规模的连片土地。但在许多地方,土地是分散的,流转难度大,且土地流转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法律、经济和社会问题。并且,在我国依旧是有不少留守农村的农民是还是依靠农业种植来维持生计,如何在统筹土地的同时处理好与农民的利益冲突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图片

二、技术和人才的坑

在农业当中,不缺少有经验的老师傅,但是对于日渐发展的农业,尤其是规模化之后,老经验也有处理不了新问题的时候。即便是通过网络上请求专家教授,但得到的也只是理论上的指导,缺乏实际的实践。要知道,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需要很好的技术去养护。一旦某个技术环节出了问题,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真正懂农业技术的人是很少的,而且基地工人多数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往往没有什么技术,也很难学会技术。即使技术员的水平高,技术也难以落实到位。规模农业需要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专业的农业人才来支持。然而,目前许多地方的农业技术和人才储备不足,这限制了规模农业的发展。

三、市场风险的坑

规模农业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包括价格波动、市场需求变化等。农业生产周期长,但产品市场变化快,价格波动剧烈。如最近跟大家说的草莓价格腰斩,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老板都是在产品行情好的时候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就如同房子涨价时拼命买,股市上涨时拼命追。等过几年价格崩塌了,自己的基地却才开始投产。前期投入还没有回报,想放弃却不舍得,坚持下去又看不到希望,想要调头难上加难。规模大了难掉头,一旦选错了产业,投资就打了水漂。如果农民不能有效地应对这些风险,可能会遭受损失。

图片

四、政策补贴的坑

做农业靠补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能够拿到补贴的人都是牛人,有资金有人脉。但拿补贴就需要有较大的规模,往往规模越大,补贴越多。虽然政策上对发展规模农业有补贴,但在农户实施过程上却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扶持措施。例如,土地流转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农业保险政策等尚未完善,这可能会制约规模农业的发展。当你去为了拿补贴去扩大规模的时候,你就掉进了这个坑里。而且补贴只是补一时,而你的基地或许是一世,那点补贴很难弥补你扩大规模的亏损,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

五、资金以及管理的坑

规模农业最大的坑就是管理的坑。农业的管理与工业的管理完全不一样,很多大基地的老板用工业化的思维做农业,当然水土不服,导致管理的漏洞太多太多。如果老板不懂技术,没有好的管理模式,依靠所谓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基地,十有八九会被他们玩死。

规模农业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农资的回扣,人工的工资,工作的效率,产品的销售等等,几乎每一个方面都有漏洞,而且漏洞还不是一般的大。有些基地用的是三千多元一吨的有机肥,两万多一吨的水溶肥,但果树长势却很差,这都是管理漏洞造成的。

图片

所以规模基地一定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堵住大部分漏洞,才有可能盈利。然而,由于农业投入产出周期长,收益不稳定,许多投资者可能对农业投资持谨慎态度,导致资金短缺。

做农业原本就不容易,做规模农业就更难赚钱。当然如果你是做机械化、标准化、设施化的农业,可以降低技术、人工、气候等方面的不利影响,还是可以拿到规模效益的。但在当前整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做农业尽量不要做规模,做小做精是才是正确的方向。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