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植保无人机市场:出路或在多功能
近三年时间,植保无人飞机行业比较消沉,这与前几年的盛况形成了鲜明对比,行业要消失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之所以会显得比较消沉,是因为行业度过了高速发展期,行业的格局异常稳定,新企业已经没有了机会,当然新进入的企业也很少,行业缺乏吸引力了,于是媒体的关注和宣传都相应地少了。
行业的消沉并不代表着行业的萧条,相反,国内的植保无人机行业销量保持稳定增长,植保无人飞机使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准确地说植保无人飞机已经变成了农业无人机了。
可以预见,国内的农业无人飞机将会替代越来越多的地面机械,无人飞机平台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也意味着无人飞机在不断地打开更多的生存空间,行业的体量和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作为非传统的,有着“破坏性创新”特点的颠覆性的农机,植保无人飞机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认清这些东西,更有利于培育和扶持这个产业的发展。
一、遵循“摩尔定律”
重温一下“摩尔定律”:电子产品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会降低一倍。这个定律在1965年由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来之后,60年的时间里都证明是有效的。
植保无人飞机一出生就带着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的双基因,所以其发展也会遵循着“摩尔定律”,也就是说其性能将不断地提高,功能也会丰富化,但产品价格将不断地下降,我们可以从油动无人飞机和电动无人飞机近几年的价格轨迹上印证以上的观点。
如2014年的时候10L的植保无人飞机售价为15万元,而2024款的极飞P150官方建议零售价43888元,大疆T60零售价46999元,按作业载荷量换算,2014年1L售价1.5万元,10年之后的2024年1L售价不到1000元,10年时间按作业效率算硬件成本只有10年前的十分之一,但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种升级换代的速度主要是在芯片和控制系统的电子部件和软件上,这部分是植保无人飞机最有价值部件和技术核心,而喷药或飞播部件硬件价值很低,并不是核心竞争区。
电子部件和芯片技术正是大疆、极飞等高科技电子企业的强项,他们可以让这些核心部件以摩尔定律的周期性能不断地升级,甚至性能和科技含量高到脱离需求,但是价格却不断地降低,或通过不断推出迭代机型而永远把持行业的定价权和降价权。
大疆、极飞等高科技的公司甚至能人为掌握产品市场推出的节奏,这样就有市场绝对的主动权,没有技术实力的公司和传统农机企业将跟不上市场的节奏而被淘汰。
二、行业呈现“马太效应”
植保无人机产品由于有电子产品的属性,所以行业内有非常鲜明的马太效应,也就是赢家通吃,并且近两年表现得非常明显。
通过农机购置补贴系统查询到的数据看,2023年大疆和极飞两家植保无人飞机合起来市场占有率超过了90%,其中大疆一家占有率超过了60%,与此同时,国内植保无人飞机行业越来越“安静”,因为大量的厂家由于受到大疆的挤压而被迫退出了市场,目前真正有量产的品牌只有大疆、极飞、拓攻、极目、启飞五个品牌,其他的销量已可忽略不计。
可见国内植保无人机行业的确是呈现马太效应,并且随着市场的成熟,这种赢家通吃的现象愈发的明显,整个市场已没有长尾的特征,但挣钱的可能是头部企业,甚至可能连第二名都会因为形不成规模效应而生存维艰。
马太效应背后事实上并非完全是市场的作用,根本上可能是资本和资源在说话,现在的商业逻辑变了,资本不会有耐心等待一个企业由小到大的滚雪球式的发展,而是一开始就用巨大的资本去砸出一个行业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实力跟不上的先被淘汰,有不断融资能力的公司成为最后的赢家,然后再回过头来补管理、技术、产品等方面短板,这种玩法是传统农机企业想都不敢想的,所以注定了植保无人机不是传统企业的菜。
三、竞争的本质是效率
价格战的目的是不断地提高行业的生存门槛,把行业内没有成本优势的企业不断地踢出局,同时对打算进来潜在的竞争对手的形成强大的威慑,让让他们知难而退,只有这样行业才能完成洗牌和形成比较稳定的竞争格局。
大疆是全球消费级和娱乐级无人机行业的真正的大佬,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80%,背靠深圳这个全球最大的无人机产业集群,具有极强的成本优势和对产业链无与伦比的掌控能力。
大疆公司的主业是消费级无人机,植保无人飞机是大疆的培育型业务,在大疆营收中占比很小,支持大疆植保无人飞机打价格战的资源是大疆的消费级无人机业务,而极飞、极目、拓工等无人机企业没有这个产业基础,所以大疆与这几家企业是不对等的竞争,某种意义上是降维打击。
从2016年进入植保无人机行业之后 ,大疆通过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把绝大多数竞争对手淘汰出局。
大疆发起的最近的一次价格战是2023年11月、12月,11月份大疆在新品发布会提出T60的54999元官宣价,12月11日极飞新品发布会上宣布P150官宣价为43888元起,T150比大疆T60便宜了约1.1万元。
12月12日大疆宣布T60机型直降8000元,全款T60机型售价46999元,比T150要贵3000元。
价格战提高生存门槛,淘汰掉竞争对手,这个无可厚非,笔者认为大疆的价格战已经完成了行业的洗牌。但现在行业内经销商对代理无人飞机的积极性很低。
笔者认为无人飞机的竞争的底层逻辑是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用户表面上是购买飞机,其实购买的是作业质量。国内的植保无人机行业应该要结束价格战,行业内留下来的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飞机本身,真正地重视产品,在未来的竞争中,一定是高效率的飞机打败低效率,作业质量高的打败作业质量低的,但最后的赢家绝对不是价格最低的。
四、出路在多功能
植保无人飞机具有电子产品的属性,如果无人机企业按照电子产品的属性去搞经营的话,就会永远陷入产品升级和价格战的死循环,永远都不要想着走出来,要想走出来就要学习传统农机企业。
笔者认为要在产品性价比上做文章。植保无人飞机的价值在于性价比,一台飞机,如果不能帮购买者挣钱(或省钱),就是再便宜也没有人要,而一台无人机如果能做各种各样的活,即使其很贵,也照样有人购买,如约翰迪尔200马力进口采棉机CP770要800多万元,每年仍是供不应求,是因为购买者能挣远远超出这个价格的收益。
所以笔者认为植保无人飞机的未来出路在多功能,也就是购买一台飞机能干多种活,能在多个场景中工作,就像拖拉机一样成为一种动力源,如果无人机企业把产品打造成一种平台化的动力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优势就会显现出来。
所以,笔者建议植保无人机飞机企业结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价格战,后期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市场和用户需求上,要多开拓使用场景,未来市场细分应该转向场景细分,在这个基础上开发及挖掘无人机的作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