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打造“中欧海洋渔业产业创新园”,拟建全省首个陆基三文鱼养殖场
1月15日,全省首个中欧海洋渔业产业创新园战略合作暨粤东合作项目成功签约。
此次签约,通过资金及专利技术入股等形式,引进挪威巴林海洋渔业公司(Baring)作为合作伙伴,在汕尾市、东莞市开展海洋渔业项目合作,共同创建“中欧海洋渔业产业创新园”,为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发展再添“新引擎”。
此次签约是推动我省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推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有力举措。
为加快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不断探索创新和突破,并于去年11月厅主要领导带队前往荷兰、挪威开展农渔业交流合作,试图“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其中,挪威从70年代开始探索海上养殖,积累了丰富的海工装备制造、种苗培育、绿色生态养殖经验,产生了Mowi,Leroy一批海洋渔业领域世界级的水产企业,其先进的海洋装备、养殖技术以及管理模式向世界输出,海产品持续成为其第二大出口产品。
代表团访问了挪威渔业研究所、挪威贸易、工业和渔业部等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以及巴林公司,悉心考察了海上渔获加工船、三文鱼养殖公司加工厂、陆基繁育场以及升降式网箱和无人补给船等养殖装备设施。“挪威企业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及创新的海洋装备和养殖技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合作意愿也架起了中挪在渔业领域合作交流桥梁。”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回忆。
考察拜访后,代表团多次与巴林公司交流对接,推动海洋牧场投资项目落实,双方通过多次深入交流,促成此次合作签约。
签约当天,广东省海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谢岗镇创建中欧海洋渔业产业创新园,挪威BARING海洋渔业公司与汕尾市百千万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南风王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签约,合作方承诺通过共享资源和技术,促进中欧在海洋渔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地海洋渔业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挪威三文鱼陆基工厂化养殖系统配有多种养殖设备,包括大水体循环水处理系统、多通道自动投饵机、疫苗自动注射机、残饵鱼粪等废弃物收集发酵设备等,全过程采用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少量人员即可实现多养殖区域的集中管理。其研发的沉降型重力式网箱,针对性配备了水力式饵料输送装备,通过与水质监测传感器、水下摄像头联合使用,可及时调整投喂策略和控制方式,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水质污染,并逐步走向海上“无人牧场”。
中欧海洋渔业产业创新园和海洋渔业项目合作将致力于探索三文鱼陆基工厂化养殖、三文鱼鱼子酱加工、可升降重力式深水养殖网箱建造等系列创新型业务。其中启动创建的广东中欧海洋渔业产业创新园是广东首个以陆基三文鱼养殖、海洋渔业全产业链开发为主题的国际海洋渔业产业合作园,拟建设一个以三文鱼高端鱼类养殖为主导,集三文鱼苗种繁育、育苗驯化、养殖、冷链、物流、农渔产品加工、预制菜等配套产业于一体,高效、智能、生态、环保的海洋渔业产业创新园,探索建设农渔产品出口交易平台,积极延伸三文鱼产业发展链条,形成新的海洋经济发展增长点。各方还将通过引进挪威可升降重力式深水养殖网箱设计建造技术,改进我省现代化海洋设施配套装备,提升抗台风能力,让深远海养鱼更具经济效益,“蓝色粮仓”道路更加宽广。
“这次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上与挪威企业的合作,共同创建中欧海洋渔业产业创新园,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棕会表示,广东将围绕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化中欧海洋渔业交流合作,规划建设中欧蓝色合作枢纽、世界级海洋渔业经济创新区,用好用足外商投资促进合作优惠政策,推动我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今天我们开始的是一个双赢的合作。”巴林公司董事局主席欧勒表示,很高兴与广东政府相关部门、相关企业达成合作,希望通过养殖技术共享、养殖装备研发等方式在广东深海养殖培育挪威三文鱼,进一步推进双方在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各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