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东北地区水产养殖及饲料行业的回顾与展望
东北鲤鱼养殖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预计明年保本或者微利
东北地区水产养殖已进入尾声。日前,水产前沿与多家饲料企业负责人交流,了解2023年东北地区水产养殖及饲料行业的现状和变化,倾听他们对2024年的看法。
1
截至目前,东北及京津唐地区水产养殖品种仍以鲤鱼为主,大量养殖户的养殖面积分布在几十亩到几百亩区间。据了解,辽宁地区鲤鱼养殖为高密度模式,管理精细,亩产普遍在7000斤左右,个别地区如营口亩产能突破10000斤;京津唐地区亩产略低,在6000斤左右;黑龙江、吉林地区的鲤鱼养殖以低密度、出大规格鱼模式为主,亩产只有约2000斤。
行情方面,2022年-2023年初,东北及华北地区鲤鱼养殖几乎全线亏损。有饲料企业人士介绍:“鲤鱼养殖的密度较高,因此饲料投喂量大,养殖成本高,在4.5元/斤以上,但当时塘头价格只有4元/斤,导致了很多养殖户亏损。”受原料行情影响,今年的饲料价格比去年更贵,养殖成本也进一步上涨,但整体而言,由于行情有所恢复,养殖户的亏损幅度和亏损人数在逐渐收窄。“2023年12月初的卖价在4.8元/斤,前一段时间能卖到5元/斤,今年的养殖成本也基本在5元/斤。因此去年养殖户是明显亏,今年是略亏或者保本。如果人工、塘租等成本较低,养殖过程不出现大的差错,养殖户还能挣一点钱。”
业者表示,近几年病害对鲤鱼养殖的影响程度基本维持不变,仍以鲤春病毒血症、鲤鱼疱疹病毒、大红鳃出血等为主。“总的来看,北方鲤鱼养殖的成功率差异不大,个别地区死亡量比较多,和鱼体体质以及水质管理、病害预防情况有关。”但由于行情长期低迷,北方鲤鱼养殖量呈现下滑趋势。业者指出,2023年很多养殖户已经开始降低放苗密度,有养殖户转养对虾等其他品种。此外,受政策因素影响,北方水产养殖面积也在减少。
对于明年的鲤鱼行情,业者认为:“从全国来看,东北鲤鱼养殖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今年行情回暖的原因就是养殖量减少,但是当前鲤鱼养殖量还是处于过剩的状态。并且,消费市场并未完全回暖叠加人们消费倾向的转变,未来对鲤鱼消费并不乐观。因此,东北地区鲤鱼养殖整体过剩,预计明年行情处于保本或者微利状态,可能存在阶段性价格高点。”
此外,受气候影响,东北地区水产养殖转养其他品种较为困难,柳根、丁桂等小众冷水鱼是一些养殖户比较倾向的选择。但在市场没有养成消费习惯前,这些品种还是绕不过供需不平衡的困局。以柳根为例,辽宁地区前几年能卖到28元/斤,后来下降到22元/斤,现在仅有14-15元/斤。
2
初步统计,东北及京津唐地区水产饲料市场容量在110万吨左右,相对往年有所下降,普水鱼料占据其中的绝大部分。由于养殖模式和品种相对固化,东北地区本土企业林立,集团企业相对较少。
目前东北水产料市场已处于缩量状态,竞争更加激烈。本土企业以直销为主,集团企业以经销为主;超七成的水产饲料走直销渠道,走经销渠道的不足三成。但在养殖户亏损的背景下,饲料企业也意识到了风险所在,市场动作都比较保守,无论是直销还是经销,赊欠料的占比都在下降。并且,企业之间也减少了无意义、无底线的竞争,饲料品质和养殖效果比去年更优秀。
业者也表达了对饲料捆绑流通的运营模式的担忧。据悉,目前本土企业会通过赊欠的方式提供给客户饲料,然后帮助客户卖鱼或者直接回收成鱼,销售后返还款项给养殖户用于偿还饲料款。业者表示,东北地区养殖户对饵料系数的要求比较高,因此饲料企业的产品质量不会做得很差,存在同质化的问题。而东北地区卖鱼困难,养殖户缺乏对接流通商的能力,这种现象就随之出现。
“但这种现象脱离了饲料竞争的本质,企业的竞争力从饲料品质变成了流通能力,用饲料业务的盈利弥补流通业务的亏损。对养殖户来说,这其实是存在风险的。一方面,赊欠料的价格更高,养殖成本更高,亏损风险可能更大;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为了拉拢客户,会承诺高于市场平均价格来回收成鱼。羊毛最终出在羊身上,养殖户只能接受高价料,但却不能选择饲料品质,给养殖埋下风险。”有消息称,目前已经出现有本土企业卷款跑路的现象。
好消息是,据了解,由于行情低迷和养殖热情下降,东北地区的塘租处于下降趋势,养殖成本有望下降。并且,前些年东北地区的塘租从1500元/亩涨到近3000元/亩,水面资源向大型经销商和饲料厂手中转移。但随着资源不再抢手,企业和经销商对水面的控制能力已经开始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