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转让两家子公司!股价暴跌76%创新低,输血42亿能否助其度过难关?

新希望六和:未来聚焦饲料和生猪养殖业务

12月15、16日晚,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新希望”)(000876.SZ) 连发两则转让子公司股权公告,拟将旗下子公司山东中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新食品”)51%股权出售给中国牧工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牧集团”),本次交易金额合计270, 045万元。如交易完成,中牧集团将成为中新食品的控股股东。

新希望的控股子公司北京新希望六和生物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新希望”)拟将其持有的德阳新希望六和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阳新希望”)67%股权以150, 080万元转让给海南晟宸投资有限公司。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德阳新希望将不再纳入新希望的合并报表范围。

两者区别和相同点

同是转让子公司股权,两者却有实质性区别。前者受让方的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农发集团”)。在本次交易中,新希望转让中新食品20%股权,山东六和转让2%股权,北京新希望转让29%股权,股权总价270,045万元。

后者受让方的实际控制人为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新希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新投集团”)持股比例100%,为新投集团的投资平台。

据公告显示,两次交易也有其共通点,都是为各业务板块引入关联方的优势产业资源,并进一步优化公司产业发展战略,聚焦核心主业。

针对前者,新希望表示,此举是为了让公司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更加聚焦饲料和生猪养殖两大核心主业,集中资源、优化管理,支持两大主业做精做强;同时联合行业优秀产业资源,共同助力白羽肉禽业务发展。中牧集团及其控股股东中国农发集团拥有深厚的产业资源和强大的产业发展愿景,本次交易将有利于白羽肉禽业务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

针对后者,新希望表示,借助新投集团在消费端的产业资源,助力食品深加工业务发展。本次交易将有利于德阳新希望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整合资源,进一步提升行业地位和产业能力。

经营面临困境

近期,随着养殖业的崩盘,新希望的日子同样不好过。据A股数据显示,新希望从最高峰的42.2元一路跌至如今的9.12元,跌幅超过76%,市值蒸发逾1500亿元。12月1日,新希望股价一度逼近跌停,收市大跌8.8%,创2019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今年9月底,新希望董事长刘畅曾在全员信中表示,公司已经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困难环境”。前三季度,新希望营收1067.5亿元,同比增长6.3%,归母净利润为-38.58亿元。其中,养猪业务亏损高达43亿元,同期养猪板块温氏亏损37-40亿元,牧原亏损11亿元。

然而,温氏和牧原在第三季度均实现扭亏为盈,温氏盈利1.59亿元,牧原盈利9.37亿元,新希望单季度继续亏损8.75亿元。

11月30日,新希望公布定增预案,总额度不超过75亿元,创上市25年以来最大定增记录,公告显示,这笔募资主要用于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和数智化升级项目,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权项目,偿还银行贷款,额度分别为36.46、15、22亿元。很显然,此举也侧面印证新希望的经营困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