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双孢蘑菇行业现状:市场占比相对较小 且该比例呈下滑趋势

一、行业基本概述

双孢蘑菇是蘑菇科、蘑菇属真菌,又名白蘑菇、蘑菇、口蘑、洋蘑菇等。双孢蘑菇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宽5-12厘米,初半球形,后平展,白色,光滑,略干渐变黄色,边缘初期内卷。菌肉白色,厚,伤后略变淡红色,具蘑菇特有的气味。双孢蘑菇依菌盖颜色可分为白色种(又称夏威夷种)、奶油色种(又称哥伦比亚种)和棕色种(又称波希米亚种)三者在栽培习性、生产性能、产品品质上均有不同,其中以白色种栽培最为广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双孢蘑菇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双孢蘑菇有"世界菇"之称,可食用,味道鲜美,是一种栽培规模大、栽培范围广的食用菌。其蛋白质含量高达42%(干重),氨基酸的种类丰富,核苷酸和维生素也很丰富。双孢蘑菇也可药用。其中含多量酪氨酸酶,对降低血压有效果。还可以制成肺炎辅助治疗剂。有的国家还发现含有抗癌物质和抗细菌的广谱抗菌素。由于深层培养的研究成功,人们还可利用蘑菇菌丝体生产蛋白质、草酸和菌糖等物质。

双孢蘑菇多在春、夏、秋三季生于草地、牧场和堆肥处。双孢蘑菇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北非和澳大利亚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四川、西藏等地。双孢蘑菇采后的保鲜方法有低温冷藏、臭氧保鲜、气调保鲜、辐射保鲜、化学涂膜保鲜和生物源涂膜保鲜,其中生物源涂膜保鲜是一种环保无污染的保鲜方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以及成本低且无残留危害的绿色保鲜技术逐渐升级,成本低、绿色安全且易操作的保鲜技术必将成为未来双孢蘑菇采后保鲜的热点方向。

双孢蘑菇栽培起源于法国。早在1550年就有巴黎郊外用未经发酵的马厩肥栽培双孢蘑菇的记载,同时栽培的还有庭院蘑菇 Psalliota hortensis Cooke(Cuiochon,1953年),1605年法国农学家坎坦西,在草堆上栽培出了白蘑菇,19世纪初叶,又有人在地窖和洞穴种菇成功,1902年达格尔,用组织培养法制作纯菌种获得成功,使双抱蘑菇的生产进入了人工栽培的新阶段。多年来,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到目前蘑菇生产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兼容多学科的产业部门。

二、行业发展现状

双孢蘑菇属于食用菌产业。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

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其营养价值可分为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逐年增加,人们对于消费需求有了新的变化,更加注重绿色健康化饮食,因此作为绿色健康食品,逐渐走上人们的餐桌和日常生活,食用菌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和重视,其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种植业中继粮食、蔬菜、果树、油料之后的第五大产业。

自2010年以来,我国食用菌产量连年平稳增长,是世界上食用菌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数据显示,到2021年中国食用菌产量达到4189.85万吨,产值达3696.26亿元。

自2010年以来,我国食用菌产量连年平稳增长,是世界上食用菌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数据显示,到2021年中国食用菌产量达到4189.85万吨,产值达3696.26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而虽然食用菌市场不断发展,但我国双孢菇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比例相对较小,且该比例呈下滑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双孢菇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5.6%,较2011年的9.6%减少了3.9%。

2010-2021年我国双孢蘑菇产量整体呈现下降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双孢蘑菇产量从2021年的220.66万吨下降到了185.4万吨。

2010-2021年我国双孢蘑菇产量整体呈现下降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双孢蘑菇产量从2021年的220.66万吨下降到了185.4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江苏、福建、广西、河南、山东、江西是我国双孢蘑菇产量较多的省市。其中江苏是国内双孢蘑菇最大的供应省市,产量占比全国比重约21.27%。

目前江苏、福建、广西、河南、山东、江西是我国双孢蘑菇产量较多的省市。其中江苏是国内双孢蘑菇最大的供应省市,产量占比全国比重约21.27%。
数据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