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食链一年融资两轮,B端食材供应链为何如此诱人?

导 语

11月13日,B端食材供应链服务商——时食链宣布,近日已完成Pre-A融资,本轮融资由多家投资机构联合投资。本轮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入供应链数智化系统打造、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及江浙沪生产集配中心的建设。而今年初,时食链刚刚完成天使轮融资。

时食链,一年融资两轮的B端食材供应商

图片

时食链,全称北京时食链科技有限公司,自2012年成立后,从云南食材供应链业务切入市场,聚焦于国内一二线城市。2015年,占据70%的北京云南食材供给市场后,依托于其供应链优势,创立了“壹霖·洱语”为代表的系列云南菜品牌,相继开出20余家连锁门店。

2021年,时食链加速布局B端食材全产业链运营,并在河北高碑店建成占地10000平米的食品加工厂及集配中心,并在北京、河北、云南等地自建前置仓。每天为京津冀地区近百家政府机关、军队、大中小学食堂,品牌餐饮连锁机构,连锁商超等B端客户提供全品类一站式食材供应链服务。

目前,时食链已相继在云南、北京、河北等地建成区域性集配中心,在河北省高碑店市建成占地15亩的农产品加工厂及区域集配中心,也将陆续在上海、江苏等地自建集配及生产中心。

主营即食冷链食品的江苏泰州工厂预计于2023年底投入使用,主营沙拉净菜的北京昌平工厂、主营常温酱料和FD冻干食品的河北衡水工厂预计于2024年年底投入使用。

随着各地集配中心及配套工厂的完善,时食链在食材生产配送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将继续快速提升。另外,通过一年的重点投入及研发,时食链已在供应链数智化研发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食品溯源及芯片传感器的测试也逐步计划进入应用阶段。

隐秘而庞大的B端食材供应链市场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报告,2022 年,全国餐饮收入合计 4.4万亿元。按照原材料成本占比42%测算,餐饮食材供应链市场规模约为1.8万亿元。且随着餐饮集中化程度的提升,中大B端客户食材配送市场规模也逐渐扩大,有望超1万亿元。

在食材供应链服务商诞生之前,该产业链的两端是规模不一的农户和众多零散的的餐馆,冗长复杂的流程使得链条两端主体的信息匹配程度逐渐降低,而其间成本却居高不下。B2B平台的出现则打通了整条供应链,成为了连接餐饮行业上游农产品与下游餐饮门店的关键环节。

在此趋势下,食材供应链市场如火如荼,参与者众。从企业性质看,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餐饮企业上游延伸型供应链企业,指的是从传统餐饮企业裂变而来的供应链品牌,拥有中央厨房和产品研发能力。第二类是垂直餐饮供应链平台,从产业上游成长起来的,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和较丰富的行业经验。第三类是B2B的互联网电商平台,以较轻的商业模式跨界食材供应链服务,搭建采购平台,为餐企提供相对透明的信息服务。

行业龙头企业供应链情况

图片

在B端食材供应链领域,有几个比较知名的代表企业,一个是较早入局生鲜B2B的美菜网,2014年成立以来,先在餐饮B端普及SaaS,随后切入交易环节希望进一步提升链条效率,最后往上延伸至种植养殖环节。

另一个B2B则是元老级玩家望家欢,规模大,上游种植、养殖切入,系统化布局物流配送体系,下游从团餐业务入手,并不断开拓各类B端业务。

数字化正在成为B端食材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在餐饮大盘市场中,优质高效、且有韧性的食材供应链,是餐饮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在同质化严重的细分品类市场,甚至是企业自身的护城河和竞争壁垒。随着餐饮行业竞争加剧,餐企的竞争已经从前端门店经营转向了后端供应链体系的竞争。

面对供应链重要性认知,建设供应链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运营,减少人力支出的同时,降低出错的概率。餐饮供应链的数字化也成为未来餐企增本降效的有效工具。数字化加强供应链整合成为了各大食材供应链企业的一个重要突破方向。

时食链也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入到供应链数智化系统打造、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等方面。据悉,时食链要实现理想的状态是,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将供应链全环节可量化、可视化,通过数字化管理海量订单、优化调度及全程冷链监控预警,保证研发进度跟上需求进度、生产进度跟上销售速度。

时食链创始人宁祎在媒体采访中介绍,时食链的数字化,是围绕食品安全和降本增效等需求,保持不断向前推进节奏。很多人也不太理解,为什么当时一个刚刚营收过亿的公司要做数字化升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精细化管理是一个行业必须要经历的阶段,且每个阶段的要求也不一样,因为利润增长点不一样。

而粗放式发展多年的B端食材供应链产业正到达了一个需要转型升级的关口,数字化或许就是帮助上下游企业冲关成功迈入新发展阶段的利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