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产业的长期变局与展望

花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18-2019年度我国花生产量1700万吨/年,居世界各国之首,同时花生也超过大豆、菜籽成为我国产量居首的油料作物。我国花生总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的40%左右,其中45%用于榨油,全球花生总产的55%用作榨油原料,其余部分用作休闲食品。

2022年我国花生价格变化的有三条重要主线:

1、4-6月的进口花生和花生油严重落后于前期进度

图片
数据来源:Wind,中信建投期货

2022年1-9月花生果及花生油累积进口折果共计122万吨,2021年同期211万吨,2020年为1882万吨。

2022年进口量大幅走低的原因主要源于上半年海外和国内价格的倒挂。此外我们关注到21-22年度非洲植物油进口量有显著回落,这主要源自于全球植物油上行的大背景,非洲植物油相对紧缺,塞内加尔等国花生出口减少。

图片
数据来源:USDA,中信建投期货

2022-23年非洲主要国家的植物油进口需求激增,以尼日利亚为例,过去三年需求分别为(46万吨,29万吨,44万吨),非洲内部植物油需求的恢复,导致塞内加尔和尼日利亚的油料出口被分流。

2、2022年度花生种植面积大幅减少

2022年花生在河南,辽宁,山东的种植面积大幅减少,预计减少幅度35%,30%和18%。结合本年度辽宁涝,河南旱的事实,单产的下修也是行业的共识,除了河北和吉林产区外,其他主产区均为减产。

图片

结荚期非常依赖养分从根部向上的传导,当果针入土后达5~6厘米时,子房开始横卧,肥大变白,体表长出茸毛,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各种养分以供生长发育的需要。这样一颗接一颗的种子相继形成,表皮逐渐皱缩,荚果逐渐成熟,因此根部对养分的吸收很关键。在河南受到收获期干旱的影响,果重偏低来自于以下的因素:

1.旱情造成花生容易早衰而被迫提前造成提前收获。

2.农户的过度保叶,导致花生头重脚轻,影响干物质积累,影响作物养分向根部转移。

在种植面积大幅下降而单产同步出现减少导致2022年度国内的花生产量同比减少15%-20%

3、花生粕价值凸显,但食用消费锐减

2022年继续受疫情影响,华南食用需求普遍反馈同比大幅下降20%-30%,需求侧重要的变局来自于油用花生,特别是花生粕价格在9月后的凌厉上行,截至11月初,花生粕的价格已经上行至5500-5700元每吨,按18000元每吨的花生油价格反推,花生压榨厂榨利为0的花生采购上限价格在10800元每吨,才充沛的榨利驱动下,油用花生的采购价格一度从8800元每吨上涨至10000元每吨。

近期受花生供应的限制,而花生压榨厂又倾向保证开机水平,收购价格和收购形式都更加激进,近期一度出现收购价格跳涨,甚至开启收购通货米的罕见形式。

未来的长期变局:

图片
数据来源:WIND,中信建投期货

值得重视的是,进口大豆不足的大矛盾或者1个月之内有显著缓解,届时豆粕现货回落或达到700-1200元每吨(按油厂基差报价反推),这也意味着花生压榨产或面临350-600元每吨的榨利下修。

客观事实是,国内花生压榨环节难以避免受到全球油脂油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在整体需求下滑的大背景下,榨利的红利期相对有限。

从更长期的角度上看,当下花生压榨产业的高利润实际倚仗花生油独特风味带来的品质溢价,过去5年花生油较豆油平均升水6400元每吨,但过剩的产业资本在过去20年不断新增产能,在长期上势必挑战这一价差水平。

图片
数据来源:行业调研,中信建投期货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花生压榨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部分企业日压榨花生能力在30~50t,日压榨花生能力超过100t的企业很少。

2010年后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每年都联合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粮食经济学会组织有关专家评定花生油加工10强企业,以鲁花,益海为主的10强企业花生压榨能力占全国压榨能力的比重高达50%。最近几年一批民营花生榨油企业也快速崛起,其中日压榨花生能力超过500吨的企业有5家以上。

图片
数据来源:行业调研,中信建投期货

过去几年花生压榨产能不断增加,2020年行业调研初步统计已经到了日压榨3万吨,即年1100万吨左右,按年入榨600万吨计算,产能利用率已经低于60%。此外我们关注到花生油的消费增速正被“价格就是品质的直觉逻辑”下的新型油品山茶油,椰子油等品类加速替代,国内植物油小包装将迎来快速的集中,低端产品或将长期以负毛利的方式内卷。

国产油菜籽行业是个重要的前车之鉴,行业掺混乱象不断冲击着其溢价,同时也伴随进口菜籽,进口大豆的加速增加,着最后国产菜籽加工业和种植业形成负反馈,产业一度陷入凋敝,直到2022年,国产油菜籽种植面积才有明显的恢复。

花生产业也在不断探索未来的竞争力建立途径,我理解有以下几点:

1、制定行业规范,巩固消费者偏好

区域花生油定位为采用具有区域种植的优质花生为原料的花生油,定义为:“以区域种植的花生为原料,花生仁经烘烤或破碎蒸炒,以压榨工艺加工生产的香气浓郁的花生油。”

花生油“质量指标”共设9个项目,包括:色泽,透明度,气味、滋味,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不溶性杂质,酸价,过氧化值,加热试验(280℃)、溶剂残留量等。

花生油“风味成分质指标”包含风味成分相似度和风味评分值两项,其检验方法是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方式。在广泛收集样品试验的基础上,确定风味成分物质包括:2-乙酰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2-戊基呋喃、5-甲基糠醛(单体)、5-甲基糠醛(二聚体)、2,5-二甲基吡嗪(单体)、2,5-二甲基吡嗪(二聚体)、2-乙酰基呋喃、吡嗪、噻唑、2-乙基-3,5-二甲基吡嗪、N-甲基吡咯酮、甲基吡嗪、三甲基吡嗪、2-糠硫醇等15种对花生油香味起主要作用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风味成分相似度是指两种以上花生油中指定的风味成分归一化质量分数接近的程度。

类似关于品质的标准设立实际是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并进一步巩固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

2、压榨利润的精细化管理

榨利管理的形式主要分为多元化采销渠道和风险规避上。

多元化采购渠道主要是通过海外进口渠道构建,过去进口花生的来源主要是美国和阿根廷,美国货多为在质量上略有欠缺以作油用,阿根廷货多以大颗粒花生为主用于食用。2020年以来,源自苏丹和塞内加尔的花生进口加速增加,随着贸易渠道在定价公允度提高和违约处置成熟化加深,非洲进口货源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

风险规避主要通过期货的套期保值实现,在产品端参与豆油豆粕的替代卖出套保,在原料端参与买入套保,进而探索未来在花生油粕上基差定价的可能性,对于上游压榨厂而言,基差定价是风控的利器。

3、产业垂直一体化经营

生产业化水平低产业链条比较短,没有真正形成“产、购、储、加、销”一条龙、一体化产业经营模式,制约了花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生产端,以河南为例,河南全省花生生产中3公顷以下农户仍占95%,小规模生产面积占80%,新品种、优质品种规模化、订单化生产程度低,优质不优价,不利于优质花生发展。

此外花生种子商品化程度低。我国花生用种量约占花生产量的8%,每年种用花生约140万吨。花生种子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用种量大、成本高,花生种子换种率较低。目前,我国花生种子商品化率较低,全国平均只有4.2%。

鲁花集团联合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致力于适合国内不同地区种植的花生新品种培育,以高油酸、高产量、高含油量等性状为目标,促进我国高油酸花生良种的更新换代。鲁花集团坚持与农户、农业大县签订订单,农户、农业大县以该集团统一要求的良种和种植模式进行花生种植。从种子研发—种植—加工—销售实现闭环经营模式,在生产效率,食品安全上有重要意义。

定价上的交易矛盾和机会:

1、花生粕实际是受到了豆粕短缺的被动定价,随着未来1-2个月豆粕现货下调1000元每吨的现实展开,此前受支撑的油用需求或有边际走弱,而食品豆走货不畅的事实或进一步主导需,并给油用原料以补充。从定价逻辑上看,花生粕5700和花生油18000的单吨价格大致能让压榨厂收购的价格上边界在11000附近。短期支撑受到前期油料米收购价9800和进口苏丹精米10200的单吨价格支撑。

2、需求大矛盾下,花生期货市场01-04合约的价差或从减产的反套逻辑(远月库存更少)过度到长期油脂油料转向宽松的正套逻辑。

参考资料:

任凌云等,山东省粮油监测中心,《实施“山东浓香花生油”团体标准,助推山东花生油产业高质量发展》,第十八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

吴泽等,《鲁花:以科技赋能产业链发展,推动花生产业自主可控》,产经,2022.08

张立伟等,《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油料资源,2020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