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库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简报(2023-2030年)

“冷库又叫冷藏库,是制冷设备的一种,主要是指用人工手段,创造与室外温度或湿度不同的环境,对食品、液体、化工、医药、疫苗、科学试验等物品的恒温恒湿贮藏,通常位于运输港口或原产地附近。”

一、行业相关定义及其分类

冷库又叫冷藏库,是制冷设备的一种,主要是指用人工手段,创造与室外温度或湿度不同的环境,对食品、液体、化工、医药、疫苗、科学试验等物品的恒温恒湿贮藏,通常位于运输港口或原产地附近。

冷库按结构形式分,可分为土建冷库 、装配式冷库;按使用性质分,可分为生产性冷库 、分配性冷库;按规模大小分,可分为大型冷库 、中型冷库 、小型冷库;按冷库制冷设备选用工质分,可分为氨冷库 、氟利昂冷库 ;按使用库温要求分,可分为高温冷库、低温冷库 、冷藏冷库。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冷库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二、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于食品的种类、质量、营养以及口味的多样化消费需求显著增加。而食物锁鲜往往需要通过冷藏或者冷冻的方式进行运输、加工、储藏和配送。因此在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驱动下,我国冷库产业逐步迈进高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自在2015年国家层面提出实施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的要求以来,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冷库容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根据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冷库容量从3609万吨增长至5686万吨,六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87%。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速度。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冷库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2022年我国冷库主要分布在山东、广东、上海、福建、江苏、湖南、四川等地区。其中山东、广东和上海是我国冷库容量排名前三的地区,分别为644.8万吨、470.4万吨和440万吨。

而虽然我国冷库容量不断增长。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的冷库容量仍显不足。根据国际冷藏仓库协会数据统计,荷兰以0.96立方米/人的人均冷库容量位列第一名,紧随其后的是新西兰0.5立方米/人以及美国0.49立方米/人,分别位列第二、三名。而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为0.13立方米/人,在全球各国人均冷库容量中的排名较为靠后,人均冷库容量只占美国的1/4,国内人均冷库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未来国内冷库建设规模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冷库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三、行业市场需求情况

目前我国冷库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生鲜电商和冷链物流市场。

1、生鲜电商

生鲜电商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是以水果、蔬菜、肉类等生鲜产品为核心商品,消费者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选购及下单,然后由生鲜电商平台通过物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生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商品,在新零售的浪潮下,生鲜电商也成为供应日常必需品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随着生鲜电商的发展及模式的成熟、用户网购生鲜习惯的养成、生鲜电商用户覆盖数量愈发广泛以及技术愈发成熟,我国生鲜电商行业交易规模连年增长。尤其是2020年以来,我国新冠疫情反复扰动,全国多地实行防疫管控,居民出行受限,线下购物艰难,进一步拉动了线上电商行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使得生鲜电商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而随着生鲜电商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冷库的市场需求。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生鲜电商行业交易规模为4658亿元,同比增长27.93%。2022年,我国生鲜电商行业交易规模为5601亿元,同比增长20.24%。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冷库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2、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是利用温控、保险等技术工艺和冷库、冷藏车、冷藏箱等设施设备,确保冷链产品在初加工、储存、运输、流通加工、销售、配送等全过程始终处于规定温度环境下的专业物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降低物流损耗、提高食物存储期限、实现食物跨地域输送和减少社会资源浪费都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受益于电商行业以及新冠疫苗运输等需求的拉动,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持续上升。数据显示,2014-2021年国内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由1500亿元增长至4117亿元,CAGR为15.52%。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冷库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观研天下(ID:guanyantianxia),原文标题:《中国冷库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