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很可能又要来了,农业经济影响已现

图片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5月29日联合发布题为《饥饿热点:粮农组织及粮食署严重粮食不安全联合预警》的报告同时警告,厄尔尼诺气候现象迫在眉睫,全球脆弱国家还可能遭受极端气候事件的冲击。

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已经发生十多次厄尔尼诺现象,而且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还将会越来越频繁,影响程度也可能会愈加严重。上一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是在2016年,全球气温当时创下新高。

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地区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是全球性气候异常的一个表现。其对农业依赖型经济、一些大宗商品供应链等产生影响。一般厄尔尼诺开始时市场便会有一个预期,在厄尔尼诺现象3-6个月,棕榈油、白糖、小麦、天然橡胶等农产品会出现价格上涨并会引起农产品占比较高等国家CPI的提升。

厄尔尼诺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尤为明显,它的出现导致全球农作物减产的概率较高。厄尔尼诺会让环太平洋多个国家和地区带来强降雨、大干旱,由此引发农业减产、森林火灾、灾后传染病等等,多数的厄尔尼诺天气会影响食糖、水稻、玉米、天然橡胶等农产品产量,从而推动价格上涨。如对于大豆来说,在厄尔尼诺年份中,主产国的生产格局都是向好的。

图片

世界气象组织(WMO)日前发布最新评估报告称,今年太平洋地区出现厄尔尼诺气候现象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预计将带来高温和极端天气。现有明显迹象表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正在变暖。

目前,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三大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温室气体会将热气困住,并使海洋变暖和酸化、海冰和冰川融化,以及导致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

近期,我国多个农产品期货价格已持续走高。首先是白糖,主力期货品种自去年年底以来涨超26%,创数年新高,A股多个龙头也在5月22日涨停。其次是棉花,行情数据5月22日显示,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盘中最高触及16340元/吨,创2022年7月13日以来新高。除了各自供需基本面原因外,厄尔尼诺是它们持续走高的一个共性原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同行179(ID:gh_76eec53f15dd),作者:同行者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