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集中到全国分散,牛蛙“饲料+流通”不灵了?百万吨产业“战略转移”!
蛙声长鸣二十年,旺了产业,富了农民,如今形势骤然大变。
从2003年至今,全国牛蛙产量由几万吨增长近100万吨,相关餐饮店超过3万家......尤其在最近的10年内,我国牛蛙产业更是一路狂飙,产业模式裂变,全国蛙声一片,发展势头正猛。
市场繁荣的背后是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各地密集收到禁养令;成片主产区被逼碎片化扩散;历经多年建立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首当其冲,遭遇时代冲击.......业内又该如何应对,真正实现经济链的可持续发展呢?
“饲料+流通”成催化剂 模式即是竞争壁垒
2003年,全国牛蛙产量约3~4万吨,此时产量和规模一直不愠不火,产业潜力巨大早被行业人士嗅到。2004年,部分经销商组团式开创牛蛙饲料企业,这是一个产业标示性事件,也为后面产业爆发式发展打下基础。
此前,牛蛙产业盛行“纯饲料”或“纯流通”两种发展模式,饲料经销和收蛙交易一直各行其道。随着牛蛙规模不断扩大,饲料产能持续提升,迅速打开广阔的消费市场,对于流通商、饲料厂都变得至关重要,两种模式历史性地有机结合在一起。
鸿益、恒旺、海之味、联泰、源信等饲料企业果断切入流通领域。前期,他们提供种苗、饲料、动保产品服务给养户,后期还保价收购养户手里的成蛙销售给水产市场,市场正式加速发展。
10年后的2014年,全国牛蛙达到20万吨;再5年后的2019年,产量已经超过5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产量可接近100万吨,市场发展之快出乎意料。
如同产业任督二脉被贯通,养户产销难问题迎刃而解,养蛙积极性越来越强,饲料企业成为产业核心,逐步形成“饲料+流通”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各经销商不约而同地采取蛙料赊欠加牛蛙包回收模式,强化该套经营模式,让产业灵活拓展开来。
在某种程度下,谁能控制流通,谁就控制了整个产业链条。
由于牛蛙具备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一般养户迫于资金和风险的压力,大多选择流通商、饲料商合作,同时解决成蛙销路问题。养殖盈利再投入基础扩建中,
养殖规模持续膨胀“饲料+流通”模式好比产业爆发的催化剂,早期布局流通的饲料企业也形成产业链竞争壁垒,掌握市场大半壁江山。
市场集中走向分散 传统模式遭遇冲击
市场快速发展,问题也很快凸显出来。
不少养殖场存在占用基本农田、养殖尾水处理不到位、病死蛙体随意丢弃等问题,对当地土壤、水体以及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不少地方相继发布禁养通告。原有的牛蛙产区布局被打散,养殖大军被迫“战略转移”,向广西、海南、江西、湖南、安徽等地区零星扩散。
在市场被迫转移的过程中,原本优势明显的“饲料+流通”经营模式正面临冲击,产业链竞争壁垒正出现裂缝。“2022年饲料销量超过5万吨,2023年预计增长20%,饲料销售没有受到很大影响。但销售成本和收蛙成本让我们苦不堪言。”漳州海之味总经理李寒晓说。
如此一来,饲料企业销售团队需要派遣至更多新产区,各项成本大幅提升。加上地方政策因素,销售渠道变得不稳定,销售业务难以维持。销售团队在新产区缺乏价格优势,与本土企业易形成对立,维护当地市场明显艰难。
流通环节亦是如此。牛蛙产区范围扩散越大,收蛙团队需要克服更多不确定因素,甚至多个市场来回奔波,这不仅耗时费力,效率更是大幅降低。
对养户而言,新产区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或者养殖标准,他们难以找到稳定的养殖区域。市场供应不稳定,价格波动几率大幅提升,这将对牛蛙产业的上下游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原有模式被充分冲击,市场面临新挑战、饲料企业面临人工成本、物流成本以及当地仓储成本高涨等三大痛点,也必须思考如何解决。”有牛蛙饲料业内人士表示。
从自身痛点出发 找准破局的板斧
市场的冲击要辩证去看,谁能在新形势下屹立不倒,谁就能抓住机遇趁势而上。饲料企业可以从降低成本稳经营、探索绿色牛蛙养殖、发展预制菜加工等方面找准应对冲击的方法论,成为自身破局的板斧。
随着新产区的不断拓展,饲料企业先进行风险研判,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建立起饲料供应基地,狠抓环保和质量安全管理。这样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形成稳固核心客户群,巩固好“公司+基地+农户+标准+服务”这套极具核心竞争力的养殖模式,在新的产地市场分得一杯羹。
在新形势下,赊欠风险正逐步变大,企业不得不防。新产区让市场环节延长,企业利润渐薄,甚至亏损。养户获利能力参差不齐,还款能力下降,一旦出现蛙价低迷或大型禁养风波将血本无归。饲料现金销售能减少流通环节,让养户得到真正实惠,自身资金更加健康,使生意做得更长久。
“消费端对市场刺激相当强劲,养殖端却打压厉害,在符合政府政策条件下,绿色工业化养殖将是未来的方向。”李寒晓表示,当绿色生态的养殖模式形成气候,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趋向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型。
“优质饲料和绿色保健的模式,可以让避免牛蛙发病和过量使用抗生素。高温季节来临,牛蛙发病严重,养户采用低质饲料,低质饲料导致病害,新产区新市场要避免如此恶性循环,才能有效扎根发展。”兴牧威董事长陈龙伟如是说。
除此之外,饲料企业已将目光转向预制菜加工方向,以发展工厂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生产模式,抢占产业新赛道,有机连接餐饮端,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以预判的是,以活蛙流通为主的模式正快速变革,餐饮消费端会逐步淘汰现杀活蛙,牛蛙冻品的需求将极为旺盛,市场足够大。
据悉,海之味已经开发了“无损冻蛙”、各式口味预制菜,和辉水产也研发了腾冻蛙,更多的企业正跟随市场大势,谋求自己的破局之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农财宝典 大国渔业(ID:ncbd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