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ST正邦六连跌停,下一个爆雷的会是谁?
正邦之后,下一个倒下的猪企会是谁?
5月12日,披星戴帽的*ST正邦再度跌停,至此已收获六连跌停,股价也来到1.95元/股的位置。很难想象,这是一只两年多前A股市场风光无限的一只股,更是无数人心目中的“江西猪王”。
仅仅是几年时间,正邦科技就让市场见证了养猪业的魅力。
成也扩张
复盘正邦科技的兴衰史,扩张是摆脱不了的关键词。
2018年在非洲猪瘟疫情持续冲击之下,我国生猪、能繁母猪存栏量不断下滑,生猪供不应求,猪肉价格持续飙升。至2020年2月达到本轮周期最高点,创下生猪价格的历史新高。正是在这一年前后,包括正邦科技在内的诸多上市猪企掀起了一轮轰轰烈烈的产能扩张大潮。
其中,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通过下调生猪销量、招揽能繁母猪等方式扩充种猪规模,正邦科技则启动了“万头引种”计划,通过引进法系、加系、美系等全球多个种猪品系实现快速扩张。
正是前期的大幅扩张,2019年正邦科技的生猪出栏量逆势大增,并就此跃升为全国前5的生猪养殖企业。而在高猪价的加持下,当年正邦科技的净利润飙升,其股价也不到4个月翻了超过5倍。
败也扩张
但很快,激进扩张的恶果展现了在市场面前。随着生猪产能快速恢复,猪价开始回落进入下行周期。2021年生猪的出栏价从年初最高的36.34元/公斤,下跌到最低10.78元/公斤,跌幅接近75%。
这一年,无数猪企从财富云端狠狠跌入巨额亏损的泥潭,此前激进扩张的正邦科技亦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2021年正邦科技亏损182.2亿元,超过了公司前16年的所有利润之和。
此后,持续低迷的猪价成为正邦科技的催命符,公司负债规模越滚越大。虽然此后正邦采取了不少自救措施,三季度起猪价也开始回暖,但终究是无力回天。
回想2019年,彼时头顶“养猪第一股”光环雏鹰农牧因资金链断裂、利润大幅下降而黯然退市,倒在了黎明来临之前,令人唏嘘。如今,正邦科技已经无法回头的走上了雏鹰农牧的老路。
回顾正邦科技的资本运作路径其实很简单:前期大肆举债,对外投资收购合并子、孙公司,在全国各地圈地建场;后期则由上市公司为子公司提供高额担保,获取银行融资。在其资金紧绷之时,再利用关联股东的增资扩股进行补血,维系资金链。
但如此扩张的背后有一个十分致命的缺陷:如果资金链断裂,基本上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现在,正邦科技已经徘徊在退市边缘,下一个倒下的猪企又会是谁呢?
相关阅读:
2022年亏损133.87亿元
正邦科技4月29日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2年营业收入约144.15亿元,同比减少69.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33.87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约4.28元。
年报显示,2022年末正邦科技负债率为148.41%,较2021年末92.6%进一步上升。
今年一季度再亏11.79亿元
正邦科技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6亿元,同比下降65.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1.7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11.31亿元。
昔日养猪龙头风光难再,近两年,正邦科技的发展情况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根据公开报道,正邦科技以及前“江西首富”林印孙之子林峰,被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被限制消费。此外,正邦科技还一度曝出“猪吃猪”惨剧。
公开资料显示,正邦科技成立于1996年9月,2007年8月正式上市,公司以饲料起家,随后涉及养猪业务,前几年,由于猪行情持续向好,正邦科技业绩也曾一路猛涨。公司年产值也一度突破千亿,不仅成为江西首个年产值破亿的民企,还被冠以“江西猪王”称号,同时,正邦科技创始人林印孙还在2020年问鼎江西首富。
在此背景下,正邦科技也加速扩张养猪业务。2020年,正邦集团董事长、总裁林印孙曾表示,公司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一亿头生猪出栏。其子林峰,彼时担任正邦科技董事长、总经理职务,更是公开称:“实现一亿头生猪出栏目标,只是我们的起点,仅仅是正邦产业链整合的开始。”
这个目标着实有点过于“宏大”,也正是因为盲目快速扩张,随着猪价大跌,2021年,正邦科技业绩出现大幅亏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牧网(ID:xinm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