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赣南脐橙绿色发展策略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由此产生,并对应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审核制度。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发展逐渐成为一种理念,兼顾生态和消费者利益,同时提高产业竞争力。

2001—2020年,我国水果年总产量从6658.0万吨增长到28692.4万吨,平均每年增长1159.7万吨,迅速增加的水果产量有赖于高额的化肥投入。农用氮肥折纯量值高达2399.9万吨(国家统计局,2001—2020年),氮肥利用率仅25%,低于全球的42%和北美的65%。大量施用氮肥还导致大气氮沉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土壤酸化加剧等不良后果。土壤酸化加剧、缺镁,提高了重金属离子有效性,降低了土壤生产力。另一方面,农药使用量也逐年增加,从1990年的5.83kg/公顷增长到2018年的13.07kg/公顷,对食品安全构成较大威胁。绿色食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农资投入,要求化肥氮素投入控制在当地农户习惯施用量的50%以下,且排除了我国市场72%的农药种类。绿色生产模式不仅对环境友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可提高食品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我国水果行业更适合走绿色发展之路。

01、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1.1.数据来源

基于Web of Science、Google等数据库检索到的“绿色食品”“赣南脐橙”“SWO吨分析”等文献,并结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江西省赣州市统计局等部门的统计年鉴绘制相关图表。

2.2.分析方法

SWO吨是一种研究促进或阻碍项目成功实施的外部和内部因素的战略工具,S、W、O、吨分别代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近年来,SWO吨分析被广泛用于农业领域。例如,Yulida等运用SWO吨分析法制定了印尼农业项目的发展战略。Horgan等利用SWO吨分析法探讨了斯里兰卡稻农的生产潜力和机会。Shcherbak等利用SWO吨分析法制定了乌克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02、赣南脐橙产业发展现状

2.1.赣南脐橙产量和产值

2005—2013年,赣南脐橙产量整体保持增长趋势;2013年之后产量下降并趋于稳定。但是赣南脐橙产值10多年来不断增长,2019年产值比2007年增长约1.5倍,表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图1)。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统计,赣南脐橙产量增长最主要原因是种植面积的增长,种植面积由2005年的11.5万公顷增长至2019年的16.2万公顷。

图片

2.2.赣南绿色食品脐橙企业现状

相比于脐橙企业,绿色食品脐橙企业具有特殊性:绿色生产不仅产出安全产品,同时还保护环境,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效应。绿色食品具有“从土壤到餐桌”及贯穿于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全过程的一套严格的标准。绿色食品生产系统要求实行全过程质量监控:在产地环境上,绿色食品规定其产地的大气、土壤和水文等方面各项环境指标都需要合格;在生产过程中,绿色食品禁止或者限量使用限定的一些化学物质;在施肥方面,鼓励施用有机肥,严格限制化肥的用量;在果园管理方面,提倡轮作、水肥一体化等措施培肥土壤和控制病虫害,从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增强食品安全性。

绿色食品脐橙企业与全国绿色食品脐橙标准化生产基地对接,基地建设办公室负责生产管理,办公室设在果业局,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基地日常管理,承担基地技术指导、生产管理、服务保障和督查协调工作。自2006年基地建成以来,绿色食品脐橙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

截至2019年,赣州市绿色食品脐橙企业共42家,其中寻乌县15家,宁都县8家,于都县7家,安远县5家,其他各县共7家。企业监测面积6220公顷,占赣州市脐橙种植总面积的3.8%;批准产量138975吨,占赣州市脐橙总产量的11.1%;出口量仅有1288吨,约占总产量的1%(表1)。出口量、出口额低,说明赣州绿色食品脐橙国际竞争力弱。

图片

03、赣南绿色食品脐橙SWOT分析

3.1 赣南绿色食品脐橙产业发展的优势

产地优势

赣南地区位于北纬24°29′~27°09′,东经113°54′~116°38′,和美国最大的甜橙产区——佛罗里达州同处脐橙适宜种植纬度带。赣南地区以丘陵和山地为主,面积达304万公顷,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30万公顷,约占整体山地面积的10%。山地土壤以第四纪红壤为主,红壤中的草地黄泥土具有“沙、肥、厚”的特点,富含有利于脐橙生长发育和改善品质的微量元素,适宜种植脐橙。同时,赣南山地多以盆地为主,平均气温、有效积温、极端低温这3个有关脐橙品质的指标都是最优的。赣南地区年平均气温18.9℃,平均年降水量1605mm,加上江河、溪流等,使得脐橙用水资源充足,“雨热同季”有利于脐橙开花、结果、着色。海拔一般在200~400m,多数果园所在山坡坡度15°以上,降水不会在果树周围形成过多积水,为果树提供了相对干爽的环境,有利于糖分积累。

品质优势

赣南脐橙果大形圆,果实横径8.0~8.5cm,果皮光鲜艳丽,一级脐橙单果重200g左右,可食率高达85%,果汁含量在55%以上,含糖量10.5%~12.0%,与其他地区甜橙相比,口感细腻爽口,酸甜度适中,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品牌优势

2004年,“赣南脐橙”被批准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赣南脐橙”地理标志商标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成为赣州市脐橙产业的一个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赣南脐橙”以908的品牌强度、601.13亿元的品牌价值成功进入十强,位列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百强榜第九,为水果类同类产品第一;2019年,“赣南脐橙”荣获2019影响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以品牌价值675.41亿元位居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第七、水果类第一;2020年以678.34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区域品牌第六、水果类第一。

利润优势

从2005年到2019年,赣南脐橙种植面积每年以0.67万公顷扩张,产量从36万吨增长到125.13万吨,产地平均生产成本为1.0~1.2元/kg,低于美国脐橙产区1.6美元/kg的成本,产地平均销售价格5元/kg,高于湖北秭归脐橙的4元/kg,实现销售收入62亿元,市场销售价格达9元/kg,产值高达9.43亿元(赣州市统计年鉴,2005—2019年),帮助25万种植户70万果农增收致富。受市场价格利好等因素影响,脐橙产业利润颇丰,发展势头强劲。

3.2 赣南绿色食品脐橙产业发展的劣势

赣南脐橙品种单一

赣南脐橙品种90%以上为纽荷尔脐橙,成熟期较晚,鲜果销售期为2~3个月,无法满足销售者全年需求;而美国新奇士橙拥有先进的保鲜技术,并且在全世界建立多个供应点,可以保证全年供货,具有更强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

绿色食品脐橙生产技术规范有待完善

现行标准《赣南湘南桂北地区绿色食品脐橙生产操作规程》规定了氮素用量不超过习惯施肥量的50%,根据柑橘的养分需求规律并结合当地绿色食品企业的施肥量,还存在较大优化空间。特别是在增施有机肥的条件下,优化磷钾养分投入和优质栽培技术,需要长期深入研究。

绿色食品脐橙产业化程度低

赣南脐橙果园总体面积大,但近90%的果园都以农户家庭为单位自主开发经营,果园分散,种植机械化、集约化程度低,施肥、打药、除草、剪枝、采摘等基本都由人工完成,费用较高,导致生产成本高、果农接受新技术意愿低、风险防范能力较差。另外,缺乏有影响力的绿色食品脐橙龙头企业。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统计,截至2019年,赣南绿色食品脐橙企业共4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只有寻乌县1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其中安远县4家、寻乌县2家、宁都县4家、崇义县1家。龙头企业数量少,且地理位置分散,难以有效联合小农户和辐射带动周围企业,导致整个赣南绿色食品脐橙企业抵御自然、市场风险能力弱。特别是绿色脐橙产业链短,缺乏强有力的贮藏、保鲜、加工链条,产业增值程度低,整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难以实现从数量驱动型粗放式发展向质量驱动型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升级。

绿色食品脐橙市场营销体系弱

绿色食品脐橙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市场竞争力不够强,在二线城市的销路不开阔,国际竞争力弱,体系不完善,只有极少部分销售到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企业多采用“上门收购、上市推销”的传统营销模式,效率低、范围小,有些大型企业也会采用电视、微信、电商平台等方式宣传,但宣传内容缺乏创新。除农夫果园等大型上市公司做严格分类包装外,绝大多数企业包装单一,使消费者对赣南脐橙的认知度偏低,无法充分吸引消费者眼球。

赣南脐橙品牌保护意识弱

赣南脐橙是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区域公共品牌,具有区域品牌属性。但部分果农、销售商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存在“搭便车”心理,不利于赣南脐橙品牌的提升。例如果农早采、染色、打蜡等行为,影响脐橙品质、滋生安全问题;滥用果贴、箱贴冒充赣南脐橙,投机取巧,影响消费者对赣南脐橙的品牌忠诚度。

3.3 赣南绿色食品脐橙产业发展的机遇

政策支持

赣南脐橙发展顺应时代潮流,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指出,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鼓励电商企业与革命老区共建农林全产业链加工、物流和交易平台。文件中“赣南”“赣州”出现12次,可见中央高度重视革命老区赣州的绿色食品发展。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江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农业农村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江西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工作方案(2021—2025年)》,要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进绿色有机产业全面发展、标准化生产水平全面提高、绿色有机农业产地环境全面改善、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加强。为加快赣南脐橙产业发展升级的步伐,赣州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快赣南脐橙产业发展升级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2019—2025年全市以脐橙为主的柑橘面积壮大到20万公顷,其中脐橙13.33万公顷。全力构建区域布局合理、生产技术规范、果品优质安全、营销网络完善、品牌效应凸显的赣南脐橙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技术飞速发展

现代农业技术的创新持续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无人机应用、农产品无损检测等技术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互联网+农业”的加速发展。“互联网+农业”就是指互联网技术与农业技术有效结合的农业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整合农业资源,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首先,“互联网+农业”有效促进农业增产提质,促进经济增长。其次,“互联网+农业”指导农业产业调整,提升生产效率。“互联网+农业”从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升级传统农业生产链,从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后,“互联网+农业”能够拓宽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互联网+农业”通过信息共享整合农业资源和技术,提高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效率,促进农业绿色融合增值发展,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也为赣南绿色食品脐橙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农业绿色发展符合时代潮流

在以小农经济为主的中国,保障人民食物数量和质量安全是一项长期挑战。我国以全球8.6%的土地养活了约19.1%的人口,为世界农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大量化肥、农药等农资的投入在一些作物主产区造成了突出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为了应对后者的挑战,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于20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30多年来,绿色食品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统计,2020年,全国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总数达到19321万家,产品总数达到42739个;全国已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42个,基地面积达到1133.3万公顷,产品总量超过2亿吨;绿色食品国内销售额超过5000亿元,出口额达到37亿美元。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发展绿色食品,符合国家“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实现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赣南绿色食品脐橙产业发展符合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3.4 赣南绿色食品脐橙产业发展的挑战

其他地区绿色食品脐橙的竞争

脐橙产区除赣州外,还有重庆市、湖南省、福建省、湖北省、四川省等地。其中,重庆市绿色食品企业最多(65家),年出口额最高(5581万美元);湖北省绿色食品企业监测面积最广(8300公顷),年出口量最多(12100吨);湖南省批准的绿色食品脐橙产量最高(252585万吨)(表2)。可见,赣南脐橙在绿色食品企业数量、种植监测面积、批准产量、出口量、出口额、产值等方面都没有明显优势。另外,湖北省的秭归脐橙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秭归脐橙一般在3—4月上市(正好当季赣南脐橙下市),挤压库存赣南脐橙的市场份额。

图片

病虫害、冻害等灾害

赣南脐橙的绿色发展不仅受到外部市场的冲击,更受到本地病虫害、霜冻等灾害的影响。2012年赣南地区出现黄龙病,2014年大面积暴发,脐橙种植面积(10万公顷)同比减少5000公顷,产量(120万吨)同比减少30万吨。2012—2014年3年时间,赣南脐橙的种植面积减少了6667公顷(赣州市统计年鉴,2001—2019年),种植规模的下降冲击整个脐橙市场,给脐橙品牌造成了巨大损害。

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的发生,赣南地区常发生高温、冰雹、大风、暴雨、霜冻等恶劣天气,严重影响脐橙的产量和品质。以冻害为例,2009年1月10日,寒潮来袭,全市10.2万公顷果园遭受不同程度损坏,受冻率达到63%,给整个脐橙产业带来深重的灾难。

3.5 赣南脐橙产业绿色发展的矩阵分析

根据对赣南脐橙产业绿色发展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结合SWO吨矩阵,提出赣南脐橙绿色发展的4类战略(表3)。其中,SO战略为增长型战略,WO战略为扭转型战略,S吨战略为多种经营战略,W吨战略为防御型战略。

图片

04、赣南绿色食品脐橙发展对策

赣南脐橙绿色发展选择应以SO战略为基础战略,WO战略和S吨战略为核心战略,兼顾W吨战略,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惠橙益橙”专项扶持力度

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与中国绿色食品追求的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类似。借鉴日本保全型农业形成一整套法律体系和严格执行制度的先进经验,赣南绿色食品脐橙在物流环节、电子营销、假冒伪劣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落实。同时,加强赣南脐橙产业领导工作,系统谋划、统筹兼顾,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调拨专项资金用于种苗繁育、绿色食品脐橙基地建设、系统性病虫害防治、果实品质检测等方面;通过补贴、减税,鼓励更多企业生产环境友好型绿色食品脐橙;现行补贴面向大中企业,对农户帮持力度小,赣州市政府应加大农资、农机补贴,拓宽补贴对象,降低生产成本、推动机械化生产;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脐橙产业发展升级;现行保险能够弥补部分营销损失,无法应对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需要完善保险机制,促进赣南绿色食品脐橙稳定、安全发展。

优化绿色食品脐橙生产标准,强化精准生产技术研发

在现有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基础上,继续优化绿色食品脐橙生产技术,特别是加强以品质为中心的精准生产技术研发与应用。推荐采用“山顶戴帽”“山脚穿靴”、山腰种植脐橙的生态建园模式,合理密植,山地果园以梯地宽为株距,进行等高种植。注重间作和生草栽培,4年生以下果园间作物与果树树干距离≥100cm,间作绿肥或豆科作物;4年生以上果园停止间作,改为生草栽培,人工播种藿香蓟、黑麦草等。养分投入要以环境养分阈值为标准,定额养分投入上限,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无机肥,做到精准施肥。灌溉由树体大小和天气状况确定,土壤含水量保持在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80%,灌溉方式尽可能做到喷灌和滴灌。整形修剪遵循“骨干枝宜少不宜多,树形轮廓下大上小”的原则,使树体各部位能获得充足的光照,修剪以冬、春修剪为主,叶量控制在10%以下。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定期、定点进行脐橙病虫害监测,提高监控和预警水平,对黄龙病等重点病害要从苗木源头抓起,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开展鲜果、加工产品的质量检验。推动智慧脐橙管理技术应用,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高效生产。

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突出新技术推广应用

根据产业链价值理论,“赣南脐橙产业链”是指在赣南地区具有较强国际或国内竞争力的国家级(省级)脐橙龙头企业与相关产业的企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通过优化产业链,推动育种、生产、加工、副废利用等环节协调发展。赣南一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很难实现整个产业链的优化升级,赣州市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制定详细的赣南绿色食品脐橙发展战略,重点扶植生产规模大、效益高的龙头企业。搜索果农和小企业以果园折资加盟龙头企业或龙头企业利用资金重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来扩大企业规模,以壮大企业实力。通过绿色食品脐橙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更多企业、更多果农实现增产增收。

依托国际镁营养研究所、赣州市柑桔科学研究所和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全方位开展新技术的研发推广,提高产业链科技含量,走技术创新、品质提升的内涵式发展之路。例如:赣州全市的水肥一体技术已经初有成效;无人机打药既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农药、节省成本,还能减少农药对工作人员的危害;新型纳米涂膜用于赣南脐橙的保鲜,能够很好地保留赣南脐橙的营养物质。

强化品牌意识,优化销售策略

强化品牌意识,规范赣南脐橙品牌建设,对赣南脐橙相关的子品牌进行统一管理,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大品牌。一方面,在赣南脐橙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基础上,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报赣南脐橙证明商标,使赣南脐橙品牌获得双重保护;另一方面,加强市场监督,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对违法企业进行严惩,维护市场公平诚信。

农产品营销渠道绩效是衡量产品价值能否最大化的最终尺度。借鉴北大荒集团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绩效的先进经验,结合赣南绿色脐橙营销现状,赣南绿色食品脐橙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全国一二线城市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收入水平人员进行调研分析,明确消费者需求,适当调整市场份额;二是加大促销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竞争力,通过电视台等传统媒体、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品牌宣传,积极参加中国农产品交易会等国际展销活动,将赣南脐橙推向全世界;三是采取一切措施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云果产业大脑(ID:yunguocydn),作者:侯兆育,张宪,魏兴友,罗瑞金,张意,吕思沩,李学贤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