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预制菜的发展或将带动菜粕需求增长

1.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水产品生产国,2021年我国水产养殖面积达到了7009.38千公顷,其中海水养殖面积为2025.51千公顷,淡水养殖面积为4983.87千公顷。布瑞克农业咨询预计2022年水产品产量达到了6700万吨左右,全国水产品产值接近3万亿。近几年水产品产量呈现快速上述趋势,从2010年5373万吨增加至2021年6690.29万吨,其中2021年我国海水产品产量3387.24万吨,淡水产品产量3303.05万吨。

2.我国水产预制菜发展潜力巨大

近几年来,预制菜已经成为餐饮业重要风口,预制菜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000亿,预计未来3-5年内,市场规模将有可能突破万亿元。作为预制菜的重要分支,水产预制菜目前市场规模也过1000亿,年均增速15%左右,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市场规模将可能将接近2000亿左右。

目前,水产预制菜主要以鱼、虾为加工原料,常吃的水产预制菜主要是酸菜鱼和烤鱼,除此之外,还有小龙虾、粉丝扇贝、虾米、生蚝、佛跳墙等,以及新产品甲鱼、牛蛙等也逐步上市推广。目前市场主要以B端企业用户商家为主,C端个人用户也在快速上升。

3.菜粕进口量和消费量呈增长态势

我国是全球重要的油菜籽生产国家,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23年2月份发布的《油脂油料市场供需状况月报》中预计2022/2023年我国油菜籽产量为1553万吨。油菜籽主要加工产品是菜籽油和菜粕,每吨油菜籽可生产350-400公斤菜籽油以及580-600公斤菜粕。

我国40%-50%的菜粕主要用于水产品饲料原料,其余的少部分用于生猪和家禽养殖,美国农业部预计2022年我国菜粕产量为967.8万吨,进口量从2011年66.6万吨增加至2022年约为200万吨左右,消费量从2011年990万吨左右增加至1166.8万吨左右。

4.菜粕与水产品养殖季节性需求分析

我国油菜籽分为春油菜籽和冬油菜籽,其中冬油菜籽产量占全国油菜籽产量90%以上。主要在南方种植,10月份-11月份种植,次年5月份以后收获。国内水产养殖一般在3月份-4月份就开始挑选种苗并放苗喂养,此时国内的菜粕库存相对较少,菜粕的价格相对也比较高。

等到5月份后,随着大量油菜籽收获并进入生产压榨,菜粕的供应量也会逐步增加,菜粕的价格开始出现下滑。与此同时,鱼苗等水产品进入生长期,对菜粕等水产饲料的需求量也会增加。

8-10月份,鱼苗等水产品进入成熟期,对菜粕等水产饲料的需求旺盛,但是油菜籽的压榨逐步结束,菜粕的供应减弱,菜粕价格开始出现回升,供需矛盾逐步显现。到了10月份以后,水产品大量上市,菜粕的需求量大幅度下滑,菜粕的价格出现松动,新一季的油菜籽开始种植。

图表1 菜粕期货与现货价格走势分析

图片
数据来源:布瑞克农业数据智能终端

5.水产预制菜发展或将带动菜粕需求增加

2021年我国水产品消费量达到了6888万吨,较2020年增长2.3%。中国农业展望大会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水产品消费量达6969万吨,较2021年增长1.2%。其中,食用消费或将达到3006万吨,比上年增长1.4%;水产加工消费或将达到2830万吨,比上年增长1.7%。

与此同时,我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也呈现快速上涨趋势,从2015年到2021年我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连续7年呈上升趋势。布瑞克农业咨询预计2022年我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在14.5-15.0千克,预计到“十五”五时期我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将接近20千克。

随着水产品消费量的增加,必然会带动水产品相关企业的增加,企查查数据显示,截止至2022年底现有海鲜类企业超过40万家,渔业企业超过59万家,仅2022年内注册的渔业企业也超过了14.5万家。渔业企业的增加必然会带动水产品养殖的增加,加上现在预制菜的已成为餐饮业的新宠,水产预制菜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了菜粕的需求上升。

此外,我国油菜籽主要种植于西南地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都是油菜籽的种植大省,而且湖北、湖南以及四川又是淡水鱼养殖的主要省份,必然会带动当地菜粕的需求。加上目前不少养殖企业积极备货,菜粕的需求也呈现增长态势,郑商所菜粕期货价格从2022年7月份起整体呈现上涨趋势,菜粕现货价格也在2023年1月底2月初有所上涨,预计菜粕的需求量以及市场行情会越来越受到水产预制菜发展的影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布瑞克农业大数据(ID:bric_data),作者:王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