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榴莲:边境违规率居高不下 对华出口陷入停滞

据越南网(Vietnam Net)报道,2024年,越南某企业曾向中国市场出口数千柜整颗新鲜榴莲。然而过去半年间,这批高价值农产品却彻底停在了边境线上。

越南某大型水果出口企业总经理透露:“近半年来,我们公司未能向中国出口一个榴莲货柜。”2024年,该企业对华出口量曾达数千柜,但2025年初中国海关启动碱性嫩黄(BY2)及重金属100%查验后,出口全面停滞。

“每柜榴莲重达16~18吨,价值数十亿越南盾,一旦退运损失惨重。”该企业客户均为中国大型商超,对食品安全标准极为严苛,因此不得不暂停出口以完善检测流程。

主产季形势紧迫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数据显示,2025年前四个月,越南榴莲出口量仅3.5万吨(约1.2~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7~9.4亿元),较2024年同期对华出口7.93万吨(近3.7亿美元,约26.7亿元)呈现断崖式下跌。出口萎缩连带导致产地收购价持续走低。

越南迄今已有约55个种植区代码和61个包装厂代码被撤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越南植物保护局(现作物生产与植物保护局)自2023年9月起持续申报新种植区,但均未获中方批准。目前越南15万公顷榴莲种植园中,仅约20%获得出口代码,远低于实际产能。

当前越南已进入榴莲主产季(4~9月),预计产量达数百万吨。与泰国建立的果园快检、实验室复核、海关协同的三重“过滤网”不同,越南尚未构建全链条质检体系。

质检体系尚待完善

越南果蔬协会秘书长邓福源指出,去年底中国在泰国榴莲中检出潜在致癌物碱性嫩黄后,随即对所有进口榴莲实施100%碱性嫩黄及重金属筛查。泰国迅速行动,与中国共建管控体系:短短数日内,中方即认可泰方碱性嫩黄和镉检测实验室资质。泰国更创新性地在果园端建成300余个快检实验室,形成出口前第一道过滤网;出口商还需将货物送至中方认可实验室进行二次检测。这套体系成效显著,使泰国榴莲抽检率从100%降至30%,成功跻身通关“绿名单”。

反观越南,尽管农业部作物生产与植物保护局已在全国设立12家镉检测实验室和九家碱性嫩黄检测实验室(均获中方认可),但边境违规率仍居高不下。

邓福源分析称,由于每批出口榴莲混采自多个果园,而抽检存在随机性,单次实验室检测难以确保整批合规。

“要降低边境抽检频率,必须将违规率控制在极低水平。只有持续通过查验,才可能获得免检资格,”他强调。

紧急部署应对措施

随着榴莲产季进入高峰,越南农业与环境部部长杜德唯紧急召开会议部署应对措施,包括短期内将与中国海关加强技术磋商,同时加速审批种植区代码、包装厂资质和实验室认证;长期拟效仿泰国建立果园端快检体系。

据越南果蔬协会数据,去年旺季日均上千辆榴莲货车滞留边境。若不能改善通关效率,今年产季或将再现严重拥堵。当前越南正加快制定榴莲植物检疫规程,为评估出口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