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是为什么不咋看好农机
近日,广东皓耘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广东皓耘”)发布声明称,广东皓耘及其全资子公司山东皓耘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简称“山东皓耘”)股权已于今年8月从碧桂园集团全部转出,目前碧桂园集团已不再是广东皓耘和山东皓耘的股东或控制方。显然,这意味着声势浩大的“碧桂园农机”正式谢幕。其实,行业里不无唏嘘,还有一些失落:除了物伤其类,更多的是困惑于农机与资本的关系。
当前,进入并留在农机业务上的资本主要围绕壳子、科技、大型企业等核心要素。甚至可以说,抛开特殊意义、定向投资外,资本并不看好农机业务。
主要有以下原因。
1.体量太小、集中度不高。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规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近年来在2500亿元左右。笔者多次呼吁,应该重视农机的市场总值,全社会的农机购置总投入是一个关键数据,大概在800-1000亿元左右,即为年度销售给用户群体的整机产品(不含零部件:配套业务、替换市场)。近年来的市场总值下降很多,可能已经低于700亿元,好在集中度有所提升,头部企业的效应逐渐提高,但属于底子差、进步空间大,距离诱人的集中度还有较长的一段路。出类拔萃,还需要时间。
2.农业的效率不高。农机的服务对象是农业,而农业的生产效率是较低的,尤其小农户依然是生产经营的主体,规模化、集约化还在发展之中。农机买单的逻辑,主要是一家一户尽量不买农机、少数人购买服务多数农户,农业本身的收益也支持不了农机购置的重金投入,只能把作业服务费计入生产成本。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19569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24%。虽然农业科技在不断迅速进步,但是整体效率不高、分散经营(交易成本很高)的特点没有根本改变。
3.企业的整体情况不佳。这个情况比较复杂,大概有三。一是大企业营收不错、费用很高(部分头部企业还存在一定风险),有部分中小企业利润率可以但是体量太小,够不到门槛。二是产品的原创较少、专利不够,存在大量的仿制、跟随现象,进可攻、退可守的可持续空间堪忧。三是从业人员的专业程度较低,经营管理水平还需要提高,草莽出英雄值得点赞,但是资本需要清晰可见的能力支撑:专业出身、从业经历、治理水平是企业长期健康、科学发展的基础条件。
行业发展需要情怀,更需要资本。资本是逐利的,战略型资本、财务型资本均是如此。笔者旧文《农机行业难有雷布斯,韭菜要提高自我修养》可供参考,农机企业还需要提高修炼,不患人之不己知,求为可知也。
道长旧文《理性客观,应为农机与资本相处之道》指出,资本对农机行业也要抛弃成见。诚然,农机行业不是一个暴利产业,多数细分市场也已进入到存量更新时代,行业氛围浮躁、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品有心无力等症状现实存在。然而,只要十几亿人还要吃饭穿衣,农机行业的基本盘就永远在。同时,农机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趋势如火如荼,其间蕴藏了不少投资机会。
来而不往非礼也,获取资本青睐的前提是提供可预见的收益。近年来,央企、国企试水种地,大农场农业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对资本来说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关联信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