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农机补贴兑付缓慢,2024年省市提级发放或成常态
农机补贴(购置与应用补贴、报废更新补贴)是党中央强农惠农富农的重要政策之一。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补贴申请审核慢、补贴资金发放不及时、不到位问题,一定程度上侵害了购机者利益,甚至一度引发了对补贴政策的误解和抨击。
无独有偶,2024年以来内蒙、辽宁先后出现盟市级、省级直接提级发放的创新政策,值得关注。
1.内蒙,笔者旧文《农机补贴重磅督查,内蒙创新提级发放》(20240521,点击可直接打开)供参考。在2024年1月份,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农牧厅发布《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 农牧厅关于创新惠农惠牧财政补贴资金发放直达机制的通知》指出:为落实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反馈意见,确保惠农惠牧财政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牧民群众手中,经自治区财政厅、农牧厅研究决定,在全区范围内选择部分社会关注度高的、挤占挪用严重、发放不及时的补贴项目,采取提级发放,由盟市财政部门直接兑付到补贴对象账户,保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付。首批纳入惠农惠牧财政补贴资金发放直达机制的补贴项目,包括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作业补助资金、耕地深松作业补助资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奶业振兴资金五项,其它类财政补贴资金根据审计巡视、监督检查和资金兑付情况,适时纳入发放直达机制范围。笔者在文末呼吁:提级发放,是由县区财政发放到市级财政发放的历史性转变,对于确保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群众手中意义重大。内蒙此举在全国属于巨大创新,值得学习、借鉴,建议复制、推广。
2.辽宁,详见《辽宁日报》(20241205)。作为国家连续实施二十个年头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深受广大农户欢迎。不过,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辽宁省部分县(区)补贴资金缓发、慢发问题突出,损害了购机者的切身利益,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为了彻底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政策实施效益,从去年10月份开始,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探索利用现有信息化系统,采取补贴信息按照政策实施流程,在相关信息系统内安全流转,重塑资金发放流程的方式,逐步建立了“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受理审核、机具核验,县级财政部门审核,省集中发放”的模式。2024年5月,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率先采用这种新模式发放补贴资金,一次性成功为24名购机者发放补贴资金45.14万元,为推广应用此资金发放新模式积累了经验。11月29日,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由省级部门集中发放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方式为全国首创,随着相 关举措的强力推进,今年度的补贴资金将在年底前全部“直达”农户手中。
当前来看,内蒙的盟市级提级发放、辽宁的省级提级发放均为全国首创,引导 、示范意义重大。不久前,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加快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兑付的通知》(农办机〔2024〕8号),已明确提出:因地制宜探索采取省、市提级发放等方式。
笔者认为,省、市提级发放或将成为农机补贴加快兑付的重要方法,值得期待。同时,也可以称作当前农机市场严峻形势下的强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