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24)全文发布!

“十四五”以来,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蓬勃发展,种养面积稳步扩大,技术和模式创新发展,规范化生产水平持续提升,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形成,融合发展成效显著,渔米和水产品加工协同发展,种养生产与旅游康养、农耕体验、科普研学等深度融合,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今后一段时期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作了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各地积极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发展。一年来,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又有新变化,在稳粮、促渔、增收等方面又有新成效。为全面准确反映2023年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情况,总结发展成效和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研判发展趋势,提出发展建议,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导下,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组织编制本报告。

一、生产情况

2023年,我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490.34万亩,稳定稻谷生产2250万吨,产出各类水产品416.65万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下同)。

●(一)种养面积

2023年,我国有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统计的省(区、市)28个,北京、西藏、青海3个省(区、市)未见统计。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490.34万亩,同比增加194.79万亩,增长4.53%(1982年以来我国稻田养殖/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和水产品产量见图1,2011年以来我国稻田养殖/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增速见图2)。

图片
图片

面积超100万亩的省10个,比2022年减少1个。按面积大小排序,依次为湖北、安徽、湖南、四川、江苏、贵州、江西、云南、辽宁、河南,10省面积之和占全国的87.51%。其中,湖北、安徽、湖南、四川4省均超过500万亩,四川跻身500万亩省份,4省面积之和占全国的59.46%。

在28个省(区、市)中,21个省(区、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增加,增幅不一,共增加219.99万亩。其中,安徽、湖北分别增加70万亩和40万亩以上,四川、贵州、江西、云南分别增加10万亩以上。6个省(区、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有不同程度减少,共减少25.21万亩(甘肃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不足1公顷,未计算面积增减)【2023年各省(区、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及变动情况见表1】。

图片

●(二)水产品产量

2023年,我国有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统计的省(区、市)28个,北京、西藏、青海3个省(区、市)未见统计。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416.65万吨,同比增加29.43万吨,增长7.60%(2011年以来我国稻田养殖/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增速见图3);占全国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的12.20%,同比提高0.43个百分点。我国渔业统计将淡水养殖按水域分为池塘、湖泊、水库、河沟、其他和稻田,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在各水域养殖水产品产量中继续位居第2,仅次于池塘养殖产量。2011年来,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占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的比重由4.85%提高到12.20%,提高7.35个百分点(2023年我国淡水养殖不同水域养殖水产品产量及占比见图4,2011年以来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占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的比重见图5)。

图片
图片
图片

水产品产量超10万吨的省7个,依次为湖北、安徽、湖南、四川、江苏、江西、浙江,7省水产品产量之和占全国的89.74%。其中,湖北超百万吨,安徽、湖南、四川超50万吨,江苏超40万吨,5省水产品产量之和占全国的78.99%。

28个省(区、市)中,21个省(区、市)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增加,增幅不一,共增加30.28万吨。其中,湖北增加6万吨以上,安徽增加近6万吨,湖南增加近5万吨。6个省(区、市)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减少,共减少0.85万吨【2023年各省(区、市)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及变动情况见表2】。

图片

●(三)主要种养模式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众多,养殖对象覆盖鱼、虾、蟹贝、两栖和爬行类,以稻虾、稻鱼、稻蟹综合种养为主,稻蛙、稻鳖、稻鳅、稻螺综合种养也形成一定规模。

稻虾综合种养是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第一大模式,主要养殖克氏原螯虾(小龙虾)。2023年,全国稻虾综合种养(特指稻田养殖小龙虾,下同)面积2530万亩,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56.37%,同比增加180万亩,占比同比提高1.66个百分点,第一大模式的地位不断巩固。区域分布上,稻虾综合种养主要集中在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江西、河南、四川等省,7省面积共计2436万亩,占全国稻虾综合种养面积的96.28%;其余主要分布于浙江、重庆、广西等省(区、市)。

稻鱼模式是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第二大模式,主要是稻田养殖鲤、鲫。2023年,全国稻鱼综合种养面积1400万亩,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31.39%,同比减少100万亩,占比同比降低3.53个百分点。区域分布上,稻鱼综合种养主要集中在我国中部和西南丘陵山区,其中,四川、贵州、湖南、云南、广西5省(区)面积共计1100万亩,占全国稻鱼综合种养面积的78.57%;其余主要分布于东北黑龙江、吉林,华东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稻蟹模式是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第三大模式,主要养殖中华绒螯蟹。2023年,全国稻蟹综合种养面积265万亩,与2022年面积基本持平,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5.90%,占比同比降低0.15个百分点。区域分布上,稻蟹综合种养主要集中于三北地区,辽宁、吉林、天津、黑龙江4省(市)面积共计230万亩,占全国稻蟹综合种养面积的87.92%;其余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稻虾蟹综合种养面积较大。

近年来,我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发展,呈现3方面特点。一是不挖沟少挖沟模式快速发展。无环沟稻虾综合种养技术连续两年入选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产学会重点推广的水产养殖技术。安徽推广无环沟稻虾综合种养220万亩,江西推广无环沟稻虾综合种养面积130万亩,浙江不挖沟少挖沟模式占比近七成,吉林推广“双边沟+分箱式”稻蟹综合种养,边沟占比大幅下降至5%以内。不挖沟少挖沟稻渔模式的快速发展进一步稳定了有效水稻种植面积,促进了水稻稳产丰产。二是新型模式不断涌现。由于近年来稻虾综合种养效益有所下降,稻鱼和稻蟹综合种养效益相对不高,各地积极将经济价值高的水产新品种、土著种引入稻田,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了种类多样、内涵丰富的新型模式,经济效益极其可观。如浙江探索稻蛙黑斑蛙综合种养,亩均效益8000元,安徽滁州推广“一稻两虾(小龙虾、罗氏沼虾)”,亩均产值7000元、效益近5000元,云南试验稻红螯螯虾综合种养,亩均产值9200元、效益5000元。三是模式创新拓展发展空间。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有力促进了撂荒地、盐碱地、低洼田、冬闲田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河北、吉林、内蒙古、山东等省(区)积极探索发展盐碱地稻渔综合种养,以渔降盐治碱效果显著,既发展了稻渔综合种养,又促进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唐山盐碱地稻渔综合种养示范1万亩以上,推广应用面积5.7万亩,焦点访谈节目以“盐碱地里稻花香”为题专题报道。

二、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各地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发展社会化、全程化服务,提升农业服务规模水平,统筹布局苗种繁育、生产、仓储、流通、加工、电商、旅游、文化、研发等产业链功能板块,有力推动了稻渔综合种养链式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

●(一)集群发展

稻渔综合种养集聚发展,形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稻虾种养优势区、南方丘陵山区稻鱼种养优势区、三北地区稻蟹种养优势区。同时各地积极统筹布局,推动集聚、协同发展,打造了一批点线面联动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带,初步形成了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以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为抓手,打造“健康养殖-现代加工-高效流通-连锁餐饮-文化旅游”全链条的小龙虾产业集群。安徽江淮小龙虾产业集群2021年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至2023年底,集群3年新增稻虾综合种养百万亩,小龙虾产量30万吨,小龙虾全产业链综合产值520亿元,参与集群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5家、农民合作社近700家、家庭农村1万余家,集群项目直接带动农户近24000户。四川和重庆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四川隆昌和重庆荣昌共建40万亩“双昌”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带,四川合江、泸县与重庆江津、永川共建100万亩“巴蜀鱼米之乡”,同时,四川积极打造川南早虾产业集群,2023年纳入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

●(二)全产业链发展

稻渔综合种养主产区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积极推动标准化种养基地、集约化加工链条、体系化物流网络、品牌化市场营销和全程化社会服务发展,打造了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稻渔综合种养全产业链。湖北依托稻虾、稻虾鳝综合种养,着力打造高水平虾鳝全产业链,将小龙虾产业链纳入十大农业重点产业链建设,省人大负责同志担任小龙虾、黄鳝产业链链长,出台《关于支持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虾鳝种苗繁育、基地标准化建设、精深加工等协同发展。湖南积极推动湘西湘南稻鱼综合种养全产业链发展,郴州高山禾花鱼产业形成了集苗种繁育、稻鱼综合种养、禾花鱼加工、品牌营销、美食餐饮、乡村旅游等于一体相对完整的产业链,2023年全产业链产值15亿元。

●(三)品牌建设

各地积极推进品牌建设,着力打造稻渔综合种养区域公用品牌,带动企业和产品品牌快速发展,各地涌现出了一批有市场号召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渔米和水产品品牌,有效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协同创新平台连续多年举办优质渔米推介活动,2023年向社会推介优质渔米产品38个,累计推介220多个,在扩大渔米产品社会认知度、培育优质乡土渔米产品品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天津通过打造稻田蟹、稻蟹米品牌,与市场上普通河蟹和大米相比,稻田蟹、稻蟹米平均单价高出5元/斤,2—5元/斤。吉林60多个稻渔综合种养产品通过有机或绿色食品认证,稻渔综合种养为吉林大米品牌又增加一层耀眼光环。浙江培育稻渔综合种养品牌339个,其中渔米品牌204个,水产品品牌112个,区域公用品牌22个,“公用品牌+企业品牌”母子品牌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河南举办河南(信阳)首届优质渔米评比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博览会,向社会推介优质渔米产品35个。湖北着力打造潜江龙虾、仙桃黄鳝两大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完善品牌共建共享机制。湖南协同推进稻虾米和小龙虾品牌建设,南县稻虾米、南县小龙虾品牌价值快速提升。广西依托悠久的稻田养殖禾花鱼历史文化,打造全州禾花鱼品牌,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品牌发布会,有效促进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和品质提升。

●(四)“稻渔+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各地积极拓展稻渔综合种养多种功能,深挖稻渔综合种养文化内涵,推出稻渔综合种养主题文旅线路,举办相关节庆文化活动,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与旅游康养、农耕体验、科普研学等新兴业态深度融合,稻渔综合种养多元价值愈加凸显。内蒙古准格尔旗打造特色主题乡村旅游和田园综合体——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通过整理撂荒的盐碱地,将稻渔综合种养和乡村旅游融合,有效促进了盐碱地开发利用和农牧民增收。园区年产稻米80万斤、河蟹1万斤、鱼8万斤,年产值450万元,带动周边旅游收入300万元。黑龙江绥化打造集休闲观光、田园康养、科技研发、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稻田公园,先后入选全国绿色食品(水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等。浙江青田依托稻鱼共生系统,打造农遗特色旅游小镇——稻鱼小镇,建立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题公园,衢州柯城区石梁镇麻蓬村依托稻渔综合种养,将农耕文化与金庸武侠文化融合,打造“龙门客栈””“功夫小龙虾”,开展“捕鱼节”“插秧节”等活动,文化赋能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40万元、农民增收180余万元。初步统计,浙江全年举办稻渔综合种养主题节庆57次、常规活动645次,总效益近亿元。云南依托独特的民俗风情,举办各类摸鱼节、稻花鱼节,玉溪峨山摸鱼节连续举办多年,已成为当地富有特色的民族节日。

三、政策保障和科技支撑

●(一)政策保障

《意见》出台后,各地抓住有利时机,加大政策创设,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支持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科学谋划,统筹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国家层面,农业农村部继续开展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10家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入选,占入选的水产养殖生产经营单位的12.35%;首次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辽宁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江苏盱眙龙虾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江西九江凯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稻渔综合种养全产业链发展典型入选。地方层面,各地主要围绕规划引导、项目和资金支持、示范创建等制定政策。浙江制定《推进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全省平均每年新增稻渔面积10万亩以上的目标,2023年投入5000余万元开展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县和示范基地建设。湖南出台《关于推进全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600万亩,产量60万吨,稻渔综合种养综合产值占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1/3左右。四川“鱼米之乡”建设连续3年被写入省委1号文件,省本级累计投入3亿元支持40个县(市、区)80万亩规模化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贵州省级财政安排2500万元,支持打造20个亩产万元的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和20万亩市级稻渔综合种养提升示范基地。

●(二)科技支撑

2023年,首个稻渔领域国家标准《稻渔综合种养通用技术要求》发布,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行业标准新发布1项,累计发布8项,为规范和引领稻渔综合种养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支撑。中国水产学会组建稻渔综合种养专业委员会,举办稻渔综合种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构建了稻渔领域产学研合作新平台。稻渔综合种养作为我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重要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2023年遴选以稻渔综合种养为主的骨干基地228家,占骨干基地数量的17.30%。各主产区聚焦小龙虾、河蟹、土著鱼类品种等开展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因地制宜开展技术模式创新集成和示范推广,制修订相关标准规范,开展了大量工作。一是加大新品种(品系)研发和推广应用。江苏、湖北、湖南等地开展小龙虾新品种(品系)选育,取得积极进展,黑龙江探索培育适宜寒地气候的小龙虾亲虾群体,进行规模化繁育,取得初步成效。广西积极推动百色黑鲤繁育保种、提纯复壮和扩群增量,湖南加大湘西呆鲤提纯复壮,积极推广建鲤、芙蓉鲤、芙蓉鲤鲫等适宜稻田养殖鲤鲫品种。辽宁持续开展河蟹选育,抗高氨氮、抗“牛奶病”等家系选育取得新进展,天津等地围绕蟹苗繁育、亲蟹种质资源保存开展苗种繁育基地建设、生态育苗技术示范应用等,为河蟹苗种本地化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加大技术模式创新集成和推广应用。浙江总结发布稻渔综合种养十大新型模式,稻溪鱼、稻鳖、稻蛙等一半模式亩均效益超过5000元。天津在熟化稻成蟹、稻扣蟹综合种养等模式基础上,积极发展稻青虾、稻透明鳞草金鱼、稻红螯螯虾、稻蛭等新模式。广西重点推广“三江模式”、小龙虾浅围沟养殖模式和冬闲田平养模式、稻螺综合种养模式。三是加大标准支撑引领。辽宁新发布《中华小长臂虾稻田养殖技术规范》,江西新发布《稻蛙共作生产技术规程》,山东新发布《克氏原螯虾稻虾与藕虾养殖技术规程》,河南新发布《沿黄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规程》《沿黄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技术操作规程》等一批省级地方标准,湖北结合小龙虾产业发展需求,发布8项团体标准,起草2项行业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潜江龙虾全产业链标准已达177项。稻渔综合种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协调配套的标准体系逐步健全,为规范稻渔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

四、前景展望与发展建议

预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仍将处于重要的发展窗口期。一是政策环境有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稳粮、促渔、提质、增效、增收作用更加重要。二是产业基础稳固。我国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4.51亿亩,且主要集中于华中、华南、西南、东北地区,这些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具备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条件。我国种植业和渔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三是市场需求旺盛。稻渔综合种养是典型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渔米产品质量优、安全有保障。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加快形成,为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常态化推动优质大米和水产品供给和需求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

但同时,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仍面临一些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挑战。一是科技支撑有待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对模式理论解析和技术创新的指导与支撑不够;当前模式和配套技术的创新力不足,稳定性和效益有待提高;适宜稻渔共作轮作系统的水稻和水产品种还比较少。二是产业链条有待升级。稻渔综合种养以供应原料、卖初级产品为主,产地水产品加工和物流体系、加工和综合利用率需要进一步提升;稻渔综合种养多种功能挖掘拓展不充分,产业融合层次不高。三是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稻渔综合种养仍以小农生产为主,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但普遍面临人才短缺、从业者老龄化等问题,经营水平有待提高,涉农龙头企业数量少,且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等问题,自身发展质量和联农带农作用有待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 一是巩固和发展种养规模。各地应根据稻田、水和光热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产业实际,科学制定并落实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优先发展区域、种养模式和品种,同时避免“一刀切”和盲目发展。强化存量监管,指导经营主体按照国家标准《稻渔综合种养通用技术要求》规范开展生产,落实沟坑占比、水稻单产、种养环境、产品质量等要求。稳步拓展增量,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低洼田、冬闲田和复垦地等潜力地块,积极探索发展盐碱地稻渔综合种养。

● 二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大面积单产提升、保护耕地和节约利用水资源、绿色低碳高效等为目标,加快突破稻渔综合种养基础理论、品种创制、技术和模式创新集成等问题难题。加强稻渔系统生物群体协同作用机理、生态系统物质流能量流及其调控途径、稻田养殖承载力、减肥减药节水机制、碳源碳汇调节、生态服务价值等基础理论研究。加大田间工程、物种配比、精准栽培、生态健康养殖、种养环境调控和生态治理、秸秆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创新和集成,建立一批主导模式,完善配套技术体系,分类建立稻渔综合种养千亩、万亩示范片区,促进新模式新技术落地见效。加快适宜水稻和水产品种筛选、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支持规模化繁育,提升良种供应能力。加强符合稻渔系统特点的新型肥料、新型饲料、智能化精准化机械设备的研制和推广应用,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强化标准支撑引领,建立健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 三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和服务主体,引导主体和小农户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主体开展各类生产性经营性服务,推广各类生产托管服务,增强主体对小农户的引领、带动和服务能力。鼓励稻田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整县、整乡(镇)推进,促进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格局。依托各级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强镇、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产区集中,打造规模效益显著、产业链条齐全、综合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带。

● 四是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在贯通产加销的中心点作用,推动初加工产能向乡镇下沉,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产能向优势产区和流通节点集中,推动渔米和水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推动加工与市场、加工与营养健康、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和电子商务等农村产业有机融合。发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横向融合农文旅中的连接点作用,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与当地民俗文化、旅游观光、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与美食餐饮、特色民宿、农事体验、研学科普、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业态充分融合,拓展多种功能,实现多元价值。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