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2024年乡村振兴的十个关系和底层逻辑

图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而作出的重大决策。要遵循规律,正确把握和处理以下十个关系。

01、一是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千差万别,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突出。这就要求充分认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深刻把握其艰巨性、复杂性,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加强顶层设计,既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又允许和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大胆创新。一方面,国家加强宏观指导,省级负责组织协调,市级统筹谋划,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综合考虑域内人口、产业、土地、交通、生态、公共服务、村庄格局等发展需要,科学编制乡村振兴规划体系,并与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衔接,实现多规合一,确保形成整体顶层合力。另一方面,顶层设计应体现方向性、原则性,区分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发展基础、产业特点、文化传统等特点,加强分类指导,为基层探索实践预留出空间,有利于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无论是乡村振兴规划设计、时序安排,还是主导产业、发展模式选择,都要符合客观实际,避免搞整齐划一“一刀切”、千村一面“一模式”。

02、二是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为此,既要制定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又要设置阶段性任务和短期目标,以长远规划统领阶段性任务,以战术目标的实现支撑战略目标的达成。从长期看,要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从短期看,要紧密结合实际,按“三步走”的要求,确定阶段性目标,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最急迫的是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滞后等“三农”发展短板。要坚持因地制宜,对实现既定目标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做到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注重质量、有序推进。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防止急于求成提脱离实际的目标,防止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更不能一哄而上刮风搞运动、层层加码盲目求进度。

03、三是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推动乡村振兴,既是解决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正确把握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既打好攻坚战,又打好持久战,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一方面,要科学统筹和增强各方面措施的关联度、耦合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防止畸重畸轻、顾此失彼。另一方面,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首先寻求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突破,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补短板、强弱项、打基础,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比如,立足资源禀赋,在发展产业上寻求突破,大力发展特色支柱产业,首先解决好脱贫问题;又如,在美丽乡村建设上选择切入点,实施“厕所革命”行动,打好整治人居环境第一仗,等等。要吸取大干快上搞建设的历史教训,避免大拆大建,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珍惜乡村的地域特色、民族差异、文化个性,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注重体现乡土风情,保留原生态,护好乡村之“魂”,让人们有乡味可思、有乡愁可品。

04、四是“五个振兴”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五个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框架内容,也是具体路径。其中,产业振兴是基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调优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使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有路;人才振兴是关键,要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通过政策扶持、事业平台和情感纽带培养、用好、留住、聚集人才,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文化振兴是动力,要大力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把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当代乡村教育、家风民风、村规民约建设之中,重构农民精神家园,让乡村振兴永葆动力源泉;生态振兴是支撑,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农村自然生态资源,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生态化、绿色化转变,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组织振兴是保障,要坚持以农村基层党建为引领,选优配强村组织班子,把基层党组织建成为坚强“红色堡垒”,凝聚群众力量打造善治乡村,推进共建共享。“五个振兴”互促互进、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缺一不可,是一个内在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五个振兴”不能搞单打独斗、单兵突进,而必须科学统筹、协同推进,共奏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和谐华美乐章。

05、五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和展现点,二者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相互间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于绿色发展之中。这就要求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生态保护支撑绿色发展,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一方面,要遵循经济规律,科学开发土地、矿产、山水、林木、自然景观等自然资源、生态资源,探索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夯实乡村振兴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遵循生态规律,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走种养循环化、投入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的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农产品全产业链生态化、无害化和绿色化,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要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做法,坚决防止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

06、六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是硬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既要优先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又要全面解决全体农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二者方向一致、内容交织,本质上都属于发展。为此,要做好脱贫攻坚与振兴发展结合文章,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稳定脱贫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二者良性互动。一方面,要做好规划衔接和政策措施衔接,统筹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发展,特别是要抓住产业发展“把手”,谋划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带动力强、有市场前景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和项目,有效助推贫困人口脱贫。另一方面,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形成政策叠加效应,既帮助实现稳定脱贫,又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实现由扶贫脱贫向防贫致富的转变。要警惕“大水漫灌”式做法,避免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之间发展差距继续扩大。要坚持底线思维,抓紧研究解决贫困边缘群众缺乏政策支持的问题,防止因政策差异导致贫困边缘人口沦为新的相对贫困群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图片

07、七是农村改革与“三农”发展的关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是第一要务,改革是根本动力。当前,“三农”发展正处在新的起点上,要正确处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土地制度改革牵引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不断激发农业农村现代化内生动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农业经营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土地承包期再延长政策,真正让农民吃下“定心丸”,扩大确权成果效用;深化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机制,激活农村资源;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扩大集体产权流转交易改革试点,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将部分财政支农资金转设为“三农”基金,大力发展“三农”普惠金融,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统筹兼顾市场化改革取向和保护农民利益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推动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保障农民的基本土地收入,增加农民的资产性财产性收益。把牢改革底线和风险,防止犯颠覆性错误,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耕地改少了、粮食产能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

08、八是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城市和农村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城市发挥集聚人口、技术、效率和财富等作用,农村具有提供基本农产品、生态屏障、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等功能,二者内在渗透、共生共长。中国是发展中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寄望于外国来养活十几亿人,必须既发展好城市,又建设好农村。当前,要聚焦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突出矛盾,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彻底消除阻碍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性缺陷,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发展体系,在战略上实现向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的转变,推动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互动融合、均衡发展。重点是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增加“三农”投入,同时通过改革创新,降低城市要素资源“上山下乡”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引导其更多地流向农村,推动实现城乡空间布局合理化、要素流动自由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要避免把城乡建设割裂开来,防止走就城镇建城镇、就乡村建乡村的老路,或简单复制城市建设模式来建设农村,从而让城镇有城镇的气质、乡村有乡村的风情,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09、九是工商资本与农业农民的关系

乡村振兴既蕴藏着巨大商机,又需要有巨大资本投入,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矛盾突出,工商资本进入“三农”领域是一种无可避免的趋势。客观地看,工商资本参与乡村建设,具有双重效应,既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三农”发展,又可能为谋取高额回报,出现违规违法圈地、侵害农村集体产权、侵犯农民权益等问题。为此,必须正确处理工商资本进入乡村与保护农业农民利益的关系,既要支持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发挥其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又要设立必要的“防火墙”,保护农业农民的利益。一方面,坚定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方针,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破除工商资本进入的制度障碍,畅通渠道,调动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兴业的积极性,推动乡村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法律规章制度建设,堵塞法律和政策漏洞,保护工商资本合法利益,稳定预期,同时引导工商资本兼顾社会效益,与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建立联结紧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保障农业农民利益。要加强监管,防止工商资本搞“跑马圈地”,防止其侵害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利益。

10、十是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

推动乡村振兴,政府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起主导作用;农民群众是直接受益者,是主体力量。要把更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一方面,政府要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将规划设计、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法治保障等职能落实到位,做好统筹协调、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工作。同时,引导市场主体参与乡村振兴,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提高乡村振兴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要尊重农民意愿,让群众自主选择振兴什么、怎么振兴,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政策激励、教育引导和农民技能技术培训,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引导支持村集体和农民自主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充分激发群众的内在动力,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政府既要做到尽力而为,投入优先保障农业农村发展,让亿万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又要做到量力而行,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和现实可能乱开空头支票,把群众胃口吊得过高;既要防止政府缺位,又要防止政府越位,代替农民包办一切,避免出现“政府急、农民闲”“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乡村振兴的底层逻辑与案例实践思考

一、乡村振兴难点

01、产业角度:需打通产品、价格、推广、渠道四大环节

乡村产业品牌要获得突破,需要打通产品、价格、推广、渠道四大环节:即产品要有质量保障,价格具有比较竞争优势,通过营销推广,被市场认知,最后通过渠道与终端消费者链接,打通最后一公里,形成闭环。

笔者曾经服务过的山东泰安化马湾乡以大樱桃远近闻名,鲜果收获季节市场收购价格较高,在10元/斤上下浮动,但存在储存期短、运输时间受限等问题,制约了大樱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地政府希望延长大樱桃的产业链,在鲜果第一产业链基础上,通过生产大樱桃罐头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笔者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市场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樱桃罐头,这并非企业没有发现市场商机,而是有深层次的商业逻辑。一句话大樱桃罐头产品,延伸产业链的内在逻辑不成立,大樱桃进行产业升级的市场存在性较弱,大樱桃鲜果10元左右1斤,再经过加工包装运输推广等环节,罐头价格就会比较高,市场接受度较小,终端销量小,向上传递到上游的产业投资,就会造成投资收益不成比例,资金不能实现良性退出,商业模式不成立。相反,油桃、杏就可以做成罐头产品,因为油桃、杏的鲜果原材料市场收购价可以控制在2元/斤内,综合下来,罐头的终端市场价格就可以被广大消费者接受。

02、资本角度:商业模式难以形成闭环

投资讲究三大因素:安全、流动性、收益。资本投资是要经过融资、投资、管理,最终实现安全良性退出。从资本角度审视乡村振兴的逻辑,难点就在于难以形成“融、投、管、退”的商业闭环,找到商业模式闭环的优质项目是资本真正介入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03、农业角度:周期长、不可控因素多

第一,农业产业的时间周期较长,收益不确定性高,乡村振兴中的农业要考虑种植、养殖成本,若通过租赁形式,一般农业收益很难覆盖成本

第二,大量充足的资金长期沉淀在农业产业领域,财务成本高;第三,流程环节多且可控性弱,种植业和养殖业每个环节都需要技术支持,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种植业有育苗、种植、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受到影响,最后市场是否打开,卖出较好的价格更难估量。

加之我国的土地相对分散,单位成本较高,产品价格竞争力弱,另外投资主体还款能力相对较弱,获得银行贷款融资相对其他产业较难。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遵循产业本身特性,要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创新思维方式、寻求闭环的商业模式,突破产品、价格、推广、渠道四大环节,构建乡村振兴品牌,方能实现可持续的乡村振兴。

图片

二、乡村振兴的四大误区

01、它山之石为我所用

笔者多年行业实践总结出的结论,作为非标准化的发展模式,绝大多数项目难以复制,一个项目的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需要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通盘考虑。很多成功项目背后都有深层的底层逻辑,不能只看表象,如同西游记笔者理解就是一部讲个人修行的电视剧,唐僧代表人的肉身,只看到事情的表象,所以错认白骨精变的人。每一个成功的案例,都需要深入了解、深度思考、深刻剖析。因此,不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深度思考自己的商业模式、所处的行业赛道特质、存在的项目风险以及如何有效的管控风控,一味模仿复制别人,结果肯定不能尽如人意

02、主次关系本末倒置

比如交通市场区位不是特别优越的10平方公里乡村振兴农旅项目,首先要先做产业,将本身的农业产业做大做强,这是主业,是基础,然后再植入文旅,锦上添花,而不是反过来先做文旅,后做农业产业,本末倒置。

03、好高骛远不接地气

乡村旅游项目并非要高大上,实际运营表明反而高大上的项目容易亏钱,因为项目投资追求投资收益比,高大上代表了高投入,高成本,成本投入是刚性的,经营收入是弹性的,经营收入波动就会导致项目投资回收期不断拉长,风险敞口扩大。做乡村旅游项目,应该做适合、好玩、体验性强的乡土项目,非高大上的项目。

04、剑走偏锋风险剧增

很多客户希望通过发展有机农业来提高农产品的收益。但真正的有机农业需要满足多方面条件:第一,两年时间进行土地休养;第二,需要有机农药,有机肥料;第三,不能使用农药,需要人工物理除虫;第四,产量相对较少;第五,产品推广成本过高;第六,有机农业需要认证,每年1万/次的认证费用,都是刚性成本。因此,有机农业不一定能提高农产品价格,很可能带来亏损。

图片

三、乡村振兴突破的两种路径: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01、雪中送炭:合力培育农业地域品牌

乡村振兴战略是继新农村建设后,国家出台的又一重要发展战略。新农村建设主要解决乡村“住”和“行”的问题,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乡村想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进一步解决乡村社会如何治理、产业经济如何发展等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义。

独行快,众行远当地政府牵头整合区域内涉及原产地的村、镇的相关资源,合力培育包装一个农业地域公共品牌,也就是“母品牌”,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申请注册商标,成立协会先合力做大做强产业,做增量蛋糕,在增量的基础上再分蛋糕,也就是“母品牌下形成子品牌”,避免各自为战和内讧的存量博弈,最终实现品牌突围,带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增收和共同富裕。

从改革的角度来看,合力培育农业地域公共品牌也属于突破型变革,非“修补型”变革,通过引入新型制度,带来新的激励机制,在新的激励机制下,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社会总产出增加了,财富增加了,比以前具有了更大的利益空间,参与的社会各阶层都会受益,实现双赢或者多赢,也就实现了“有人受益而无人受损”“帕累托改进”,这在创建农业地域公共品牌中同样适用,“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谚语就是佐证。

以”泰山茶“为例, “泰山茶”获得国家区域公用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形成了泰山茶品牌,也就是母品牌,有了品牌的加持和背书,就意味着产品就有了市场认可度和影响力,“最后一公里”终端渠道被打通,泰山茶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19年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并在价值评估和影响力指数评价放榜中,以评估价值37.52亿元的榜上有名。目前形成了以“泰山茶”区域公用品牌为“母品牌”,以企业整合的“泰山茶溪谷茶”、“泰山女儿茶”、“泰古岩茶”、“泰山君子茶”等为“子品牌”的“1+N”品牌体系。

这就形成良性循环,在品牌和市场的加持下,加强品质管控的基础上扩大种植面积,反过来推动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质增效,形成良性正向反馈机制。

02、锦上添花:旅游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依托农业地域品牌,推动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进一步提高品牌价值,增加品牌效益,植入和发展乡村旅游,锦上添花,加入节庆(赏花和采摘),植入餐饮、住宿、娱乐等业态,将产业链做厚,附加值做大,通过旅游的人群聚集效应进一步扩大农业地域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笔者服务过的一个茶旅融合的乡村振兴项目泰山茶溪谷为例。泰山脚下的茶溪谷在依托品牌,做大茶叶规模、做优茶叶产品、做强茶叶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茶研学旅游,积极与大中院校、中小学联系对接,开展研学教育,通过体验采茶、加工、茶艺等简单培训,把传统茶文化知识、日常生活健康饮茶知识,传播给每个前来研学的受众,并将泰山茶礼、泰山茶乐融入到研学活动中,让茶文化得到传承。实现了农业为基、旅游为形、文化为魂,以文促农的良好效果。

在我国偏远省份区域,受制于当地城市经济体量、消费能力、区位交通、当地市场需求容量等因素,广大乡村地域面临被边缘化和话语权丧失的尴尬境地。针对这一状况,立足创建农业地域品牌,为产业发展雪中送炭,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在此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锦上添花,叠加双重效能,通过旅游的人群聚集和消费聚集,重新掌握话语权,重回区域经济中心。这对边远省份的广大乡村实现振兴是一条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路径。

03、逻辑顺序:先雪中送炭,后锦上添花

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和旅游发展关系不可本末倒置,除市场、交通、区位条件都比较优越的少数区域外,广大的乡村区域首先要先做的是产业和品牌,做大做强农业基础和做好做优品牌培育创建,是第一步要做的事情,这是主业和基础,是雪中送炭,在此基础植入文旅产业才能实现锦上添花。

图片

四、乡村振兴案例实践思考——无锡田园东方

无锡市惠山区“中国水蜜桃之乡”的阳山镇落地实践了第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无锡田园东方。2016年9月中央农办领导考察指导该项目时,对该模式给予高度认可。时至今日,无锡田园东方对当下的乡村振兴农文旅项目发展仍然具有重要实践参考意义。

01、乡村振兴:商业逻辑至关重要

如何解决城乡二元问题,实现城乡融合是当下乡村振兴的主要课题,解决城乡二元问题主要通过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主要路径是通过产业带动。但乡村可以发展的产业选择不多,具有普遍性的产业只有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主要选择(当然有少数地方具备有特色的其他产业条件,如科技、加工业、贸易等)。农业发展带来的增加值是有限的,而旅游业的消费主体是城市市民,附加值增加空间大,但旅游业投资的专业度较高,就文旅项目投资来说,它非标,且投资周期长。因此,乡村振兴过程中整个项目的商业逻辑至关重要,就是要从资本角度审视整个项目,第一收益多元,第二成本可控,第三板块协作,形成“融、投、管、退”的商业闭环,也就是投资讲究的要安全、流动性、收益三大方面。避免出现投入巨量资金,还本付息困难,导致投资回收期被无限拉长,风险敞口也随之扩大,最终资本不能实现良性退出。因此,商业模式闭环是资本真正介入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02、文旅:引流配套,逻辑前提

无锡田园东方的模式是文旅、农业、地产三者相互协作、相互赋能和相互加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这也避免了众多的乡村振兴农文旅项目昙花一现,最终折戟沉沙的状况,笔者透过无锡田园东方洞悉乡村振兴农文旅项目的发展逻辑,给乡村振兴中的农文旅项目提供参考。

文旅项目底层逻辑需要解决三大问题,即“为何而来、为何而留、为何再来”,环环相扣,依次递进。核心问题首先要解决游客为什么来,这个是逻辑的前提,假设的前置条件,思考的逻辑起点。

无锡田园东方项目的运营就对如何引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通过酒店、餐厅、乐园、田园市集、艺术工坊等文旅业态营造生活场景,吸引游客,用文旅场景再造解决游客为什么来这一首要问题,也就是整个项目的引流问题,同时也为整个项目做了配套。

03、农业:场景营造,提质增效

第一,资源选择、价值兼容

田园东方水蜜桃基地的资源属性兼容了一产和三产的价值,第一,花开时节桃花烂漫,用来营造田园场景,游客赏花;第二,夏季收获时节还可以销售,增加产品收入,也就是在一产的基础上附加第三产业的价值,既可以春天赏花,又不影响夏季收获时节的采摘进入终端市场。不像玫瑰产业种植等,第一和三产不能叠加兼容,观赏和销售只能二选一,一产和三产没能实现兼容。

第二,多管齐下,降低成本

一方面农业项目国家有专项补贴。第二,田园东方更多的在于通过摸索运营,实现了水蜜桃的盈利,由于之前渠道没有打开,加上综合成本降不下来,导致水蜜桃亏钱,后来经过摸索,公司只是做一部分示范区,其他都是由农民自己来种植,节省了公司用工成本,然后保底价来收购,比如十元一斤来收,二十元元溢价面向市场终端销售。第三,和京东、顺丰签订协议,因单量多,运费价格谈判具有话语权,物流成本进一步下降。第四,发动公司全员营销,降低营销成本。第五,参照房地产蓄客模式,提前买水蜜桃券有抵扣优惠,通过这种方式,提前回收很大一部分资金,也借此试探一下市场的认可度和反应力,以便及时做出调整。

第三,尊重常识、尊重技术

人的认知是有边界的,尊重常识、尊重专业,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找农业专家指导水蜜桃病虫害防治,指导协助提升水蜜桃的品质和口感,找旅游运营专家负责规划策划、产品研发、运营管理等。

第四,构建品牌,打通渠道

设计标识LOGO,包装品牌,进行渠道推广。制作微信小程序,在天猫、京东设立专柜,发动公司全员营销,以上都在打通产品成功的四大要素”产品、价格、推广、渠道“的”最后一公里“。现在无锡田园东方水蜜桃已成为知名品牌和著名礼品,带动了产业升级、农民收入提升,实现了乡村振兴。

04、度假地产:“梦想照进现实”,闭环商业模式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回归自然,居于乡间,以田园大地为背景,以农耕体验为乐趣,是中国文人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的极致。度假地产让中国几千年的田园理想在大地上生动复原,让游客在田园之间诗意的栖居。

文旅和农业吸引人流、营造场景,提高知名度的基础上,最后通过“梦想照进现实”的田园度假地产来变现和托底,来反哺文旅和农业,闭环“文旅+农业+度假地产“的商业模式。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