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环节藏“猫腻”,农业测产作弊手段五花八门 | 关注农业测产乱象①
试验田里做手脚,“海水稻”里掺淡水;一亩收入两三千,成本投入五六千……日前,《半日谈》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农业试验田测产存在不规范、不严谨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报道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和讨论。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曾亲眼目睹一些地方为追求水稻测产数据好看,施展五花八门的作弊手段。
01、各个环节藏“猫腻”
“有些地方为了提高产量,在丈量面积、脱粒、称产过程中悄悄造假,防不胜防。”业内人士透露,他在参加陕西省稻油高产创建测产期间,坚持全田收割机收获测产,湿谷称重,每袋抽样,然后混合样品去杂测水分。“理论上能测出实际产量,但还是会有人提前在隔壁田藏上几袋稻谷,影响测产数据。”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农业测产中的违规作弊现象并非个例,而是呈现出一种普遍性。从不计成本投入的荒诞现实,到各种五花八门的作弊手段,令人触目惊心。
有在试验田里做手脚的。播种环节将水稻间距留得很开,时机成熟时把别处相同的品种“移花接木”到试验田里;把稻谷藏在沟渠、收割机或地布里,瞒天过海地将其混到测产稻谷中。
有在种植环节造假的。名义上是“海水稻”,实则毫不克制地用淡水灌溉。
有不计成本投入来进行试验的。在试验田投入大量化肥、增产剂,配备多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一亩试验田收入两三千,试验成本却要五六千。最终测产结果好得离谱,但又很难认定造假。
还有搞文字游戏的。把秸秆、叶子也算在产量中,只字不提纯稻谷实际产量,把测出来的产量叫“生物总量”。
更赤裸裸的是,有官员出面买通参与测产的专家。“有一次,一个县农业农村局官员,想买通我混一把干稻谷进去降低样本含水量。”有业内专家透露,他曾遇到过如此荒唐之事。
“甚至还出现觉得原本选的田块产量不行,要求另选一块重新测产的情况,一定要‘测’出有利的数据。”业内专家说。
02、测产数据远超实际水平
今天这里水稻亩产达到1200公斤,明天那里也许就突破了1300公斤。一些地方的试验田测产数据已经远远超出了实际水平,甚至一测就破纪录。
一位农民评论道:“我种了40年地,现在的单季杂交水稻亩产就在650公斤左右。”他的话语反映了许多农民对测产造假的无奈和担忧。
知情人士说,有些地方本来单季亩产只有900公斤,测产结果却能高达1200公斤。
而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他2023年参加了两次国家级超级稻和吨粮田测产,“标准稻谷单季亩产1000公斤并不容易。”
另一位业内专家也表示,刷新水稻高产记录,并非易事。据介绍,他曾参与过广东省水稻规范化栽培技术和模拟栽培技术研究。当时,利用杂交稻组合,在广东中南部的同一块1.8亩的高地力水稻田中,曾经实现过750公斤亩产的年度间重复,但突破不了800公斤亩产(最高787.75公斤/亩)。
业内人士指出,“一测就破纪录”更像一笔“糊涂账”。他表示,目前水稻单产纪录提升速度太快,“几乎是平均每2到3年亩产提高100公斤,却没有体现出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人为操纵测产,其结果只能是测产时风光无限,但真实的粮食生产水平不尽如人意。
“测产时数据漂亮,但最终被农民抛弃的品种比比皆是。”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陈立云指出。
湖北一水稻种植户对此深有同感。他回忆道,自己曾参加过企业测产,现场拉着“正儿八经”的横幅,也有知名专家现场推介,但买回来的种子种下去,结果不尽人意,“比现场测出来的产量少了近300斤/亩。”
“当时觉得自己的管理方式不够精细,现在来看,也许是测产过程不够‘精细’。”种植户说。
武汉金玉良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定富指出,科技攻关实现了“亩产单季1000公斤”,生产实践却难达到。“产量高不高应该是农民说了算。”
据了解,在广大农民的认知中,水稻的实际产量长期稳定在400公斤左右,很少出现增产,只会因天气影响而减产。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2023年全国水稻平均亩产476公斤,近些年都是在这个数据上下徘徊。
03、测产成为作秀
一些地方或企业为了追求政绩或利益,过分强调和依赖测产数据,甚至不惜采取违规作弊手段来获取更高的测产成绩,让测产成为作秀。
据半月谈报道,有的省份每年举行的测产多达几十场。受访者认为,这样的测产对提升粮食生产力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会对实际农业生产产生误导作用。
国家反对“测产成风”,对测产有十分科学、严谨的一套规定,但一些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依然热衷。
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原主任邓启云接受半月谈采访时说,除地方政府外,有的企业和育种家也参与其中,借此打广告、“跑项目”“攒人气”。“有时候测产一回,比在电视台打一次广告的效果还好。”一位种子企业负责人说。
一家种子企业负责人介绍,一些“有门路”的企业和育种家还会自行组织测产。邀请的测产专家有的在测产企业兼职,有的是通过花巨额“咨询费”请来的。
长远来看,测产造假不仅严重扭曲了科研的初衷,更是对粮食安全底线的严重挑战。南方农村报将继续深入剖析水稻测产乱象,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