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口?“AI养鸡”来了!提升30%的出栏率、增产6万只!
谁能最大限度地将技术赋能生产,就能接住新风口带来的“泼天富贵”。
人类文明的历史是一部农业的发展史,从铁犁牛耕到机械化生产,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为农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去年十余名深大腾班的学生走进贵州赤水乌骨鸡养殖基地,采用腾讯AI技术和云平台,历时8个月开发出了全球首个乌骨鸡智慧养殖系统。
基于这个系统,养殖基地可以及时识别出“呆鸡”“木鸡”,也能第一时间收到野狗、黄鼠狼等野兽袭击的警报,有效避免疫病传播和财产损失。系统运行半年多,养殖基地的乌骨鸡提升了30%的出栏率,增产6万多只。
1月16日,深圳大学食堂里多了几个“AI鸡汤”的特殊档口,一群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特色班(简称“腾班”)的学生穿着围裙、戴着帽子,把一碗碗鸡汤亲手端给同学和老师。
据介绍,这些档口后厨的每一只鸡,都是腾班00后大学生们自己用AI“养”的。去年,十余位腾班学生走进贵州赤水乌骨鸡养殖基地,在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冯禹洪、沈琳琳、王旭、廖江海、周宇、张琦等老师和腾讯工程师的指导下,采用腾讯AI技术和云平台,先后攻克硬件安装、乌骨鸡标注和识别、多模态算法训练等难题,历时8个月开发出全球首个乌骨鸡智慧养殖系统。
此前在2022年,16名腾班学生曾用100多天为汕头特色鹅种狮头鹅打造了一款AI养鹅小程序,用“鹅体识别”等技术识别呆头鹅、发烧鹅,让鹅群整体存活率提升了30%。
基于AI养鹅经验,项目组利用目标检测、追踪和行为识别等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及时发现“呆鸡”和“木鸡”,降低了疫病传播的风险;打造“异物报警”功能,让野狗和黄鼠狼等入侵者无法“偷鸡”;还利用温度、雨量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监控鸡舍环境。
随后,为了满足养殖基地场主、员工、顾客等不同身份群体需求,解决山高林密等散养环境的遮挡等问题,项目组决定搭建一套完整的智慧养殖系统。历时8个多月的研发攻关和持续迭代,
春节临近,为回馈腾班师生,养殖基地寄给深大腾班数百份乌骨鸡和上百份乌骨鸡蛋。同学们决定,请食堂在放假前将乌骨鸡熬制成“AI鸡汤”,送给还在校的一万多名师生免费品尝“科技的味道”。
据悉,“腾班”是由腾讯云和深圳大学联合打造的人工智能特色班。深圳大学与腾讯云将“腾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为“产业出题,师生答题,腾讯助力,共建共享”,乌骨鸡智慧养殖系统建设便是该模式的又一次开花结果。
深圳大学副校长张晓红说,“这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一次成功实践,不仅让学生解决了行业的真问题,也加深了自身对技术、理论的理解,练出了硬技能,长出了真本事。未来深圳大学将联合腾讯云持续探索,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把代码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