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种子较传统种子或能售出较高溢价,2024年种业发展将聚焦四大方面

“2024年种子行业发展趋势将聚焦在核心品种、生物技术、市场开拓、产业链延伸等方面。”近日,农发种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未来更有竞争力的种子企业,是能够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步伐,科研能力强劲、品种储备充沛,重视专业化团队建设,具有较强下游产业延伸能力的企业。

种业关乎粮食安全。加快生物育种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2023年12月26日,农业农村部公告,26家企业获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这也是我国首批获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

多位农业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此次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具有里程碑意义,意味着2024年将成为生物育种商业化加快推进之年。

图片
图片为农资宝典原创

生物育种商业化步伐加快

生物育种技术是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融合杂交选育、分子标记等先进技术的重要选种育种手段。

为何要加速生物育种商业化步伐?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韩一军对记者表示:“种子在我国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已达到45%,生物育种将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等能力,有利于粮食稳产、增产。

目前我国粮食的单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玉米和大豆,例如玉米单产大约只有美国的57%左右。按照现在这个进度,在未来几年内,我国生物育种,尤其是生物育种的玉米种植面积会进入扩张加速期。”

农发种业一位负责人表示,转基因品种有利于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保障粮食提质增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意义重大。

图片
图片为农资宝典原创

据公开资料,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约占粮食种植总面积的35%,年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

我国大豆供需矛盾突出,2022年进口量超9000万吨,对外依存度较高。因此,玉米、大豆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提高这两种农作物的单产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粮食安全。

据了解,2021年我国已启动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科研试验田试点,2022年试点扩展至农户大田,2023年试点范围扩大至河北、内蒙古、吉林、四川、云南5个省份的20个县、市、区,并在甘肃安排制种。

试点显示,2023年底通过审定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抗虫和耐除草剂的性状突出,对草地贪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亩均增产在10%左右,充分证明了国产转基因作物的优良特性和发展潜力。

相关上市公司有望增收国信证券在最新研报中认为,2024年种植季即将到来,转基因种子较传统种子或能售出较高溢价,从而带动龙头种企收入提升。

具体来看,在首批获得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26家企业中,大北农、登海种业、隆平高科、丰乐种业、金苑种业等多家上市公司榜上有名。

其中,大北农及其旗下公司的5个转基因大豆、4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共计9个品种获批;隆平高科旗下的北京联创种业等公司的6个转基因玉米品种获批。

据记者了解,生物育种已成为龙头企业布局的重要赛道。“公司积极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单倍体育种、转基因及基因编辑育种工作,与一些行业知名的科研院所及生物技术公司开展深度合作,获得了抗虫耐除草剂多基因叠加优良转基因材料,已有多个品种成功转化,进入国家大区试验环节,近年内有望通过审定进入市场。

此外,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亲本改良和新种质创制已接近稳定,测试通过后将投入应用,为生物育种产业化的持续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农发种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生物育种商业化将会推动行业格局变革,拥有优秀储备的企业会优先获益,提升其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据机构测算,若转基因种子相对于普通种子溢价在50%左右,则每年可带动相关种子市场规模增长超百亿元。“拥有性状企业的种业龙头还可以通过授权给制种企业,收取专利使用费。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性状公司和普通种子公司在行业内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主要从事植物性状的研究和改良,后者主要从事种子生产和销售。

据券商估算,参考国际惯例,以8元至10元/亩计算,2025年国内性状授权市场规模可达8亿元至10亿元。而当其渗透率达到90%时,性状市场规模可达到近60亿元。

以隆平高科为例,其持有杭州瑞丰、隆平生物、国丰生科3家性状企业股份,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性状授权费有望贡献净利润0.1亿元、0.4亿元、1.1亿元。公司此前也表示,后续生物育种商业化落地后,将不断强化种子生产质量、营销等,以提升国内市占率和利润贡献水平。

图片
图片为农资宝典原创

行业整合步伐持续加快

2023年,我国种子行业逐步告别“小、弱、多、散”的格局,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其中,“国家队”加速布局生物育种领域,成为行业亮点之一。

2023年9月,注资40亿元的国投种业正式成立,作为国投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其布局重点即为生物育种产业。

12月6日,丰乐种业控股股东合肥建投与国投种业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国投种业拟以10.94亿元收购丰乐种业20%股权。股权转让完成后,国投种业成为丰乐种业控股股东,国务院国资委将成为丰乐种业的实控人。

国信证券认为,国投种业收购丰乐种业后,丰乐种业将作为其种业发展运营、资本运作和资源聚集的主要平台,从而在现有生物育种领域布局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种业集团,更好地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图片
图片为农资宝典原创

2023年12月29日,隆平高科将其持有的隆平生物10.94%股权转让给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央企基金”),转让价格为3.61亿元。转让完成后,隆平高科对隆平生物持股份额为5%。

央企基金持股份额为44.94%。隆平高科表示,双方在生物育种领域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央企基金拟进一步提高对隆平生物的持股比例,公司也基于整体战略需要,优化公司生物技术领域投资结构。

回顾全球种业发展历程,兼并重组是种企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坦言,我国种业规模前五的公司所占市场份额已有由2021年的19.3%提升至2022年的21.3%,但与海外巨头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种企仍须进一步重组整合,以提升行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

记者注意到,在借助国资进行产业赋能的同时,多家种业公司在2023年接待机构调研时表示,未来将凭借自身业务和资本优势,坚持内生外延战略,加速生物产业并购步伐,完善产业链布局。

大北农近期就表示,公司将围绕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应用所带来的市场红利进行融合发展,以玉米、水稻、大豆等种业为主,同时寻求其他板块优质项目的并购机会。并购项目优先选择认可公司文化、具备研发育种能力、拥有生物育种储备等要素的公司,积极向种业全产业链布局,争取早日进入种业的头部企业序列。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