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研究】中国地域农食产业集群如何构建投资与运营联合体?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通过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主体,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国有资本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实行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平台作用,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国有资本投向,向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农投平台公司作为各地农食特色产业化实施的重要主体,在土地产权、产业基金、园区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农投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就成为推进当地“特色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的重要因素。

01、农投平台公司两种组建方式

农投平台公司根据本地主要特色产业分布情况以及发展情况,通过改组和新设两种方式设立。

改组设立。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农投”)原名为成都中际(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是经成都市政府批准,由成都市农垦总公司和成都市农副产品批发贸易中心于1996年合并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3794万元。在成都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大现代农业投入的战略背景下,2007年8月经成都市政府批准,公司正式更名为成都农投,注册资本增加至3亿元,股东变更为成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新设成立。北京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26日,截至目前注册资本金31.5亿元。公司成立以来,积极探索政府支农资金“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新模式,构建了“农村金融、产业基金、产业投资”三大主业的发展战略格局。目前,公司队伍、制度、文化等内部建设正全面有序推进;债权业务、股权投资、农村产权交易、农产品交易和农产品供应链服务等业务拓展初具规模。

02、农投平台公司两种运营方式

县级、市级、省级农投平台公司注册本金、业务领域均有不同,但业务运营主要分为两种方式。

全产业链运营。主要以本地农食产业链为运营主线,通过延链、补链、强链等多种方式,打通农业、食品工业、服务业之间的流通堵点,实现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研发等一体化经营格局。

优点:

1.有利于对实施项目的直接调控

2.有利于提高产业链上-中-下游间的流通效率

缺点:

1.不利于项目资金集中集链使用

2.管理成本较高

单投融资运营。只承担投融资职责,不参与具体产业链有关项目经营,成为纯粹的资产管理机构。

优点:

1.有利于提高资本投融放的效率

2.有利于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

3.节省管理成本

缺点:

1.不利于全产业链项目开发经营

2.不利于对终端项目的把控

03、特色产业化投资&运营联合体

据食业园区研究院观察,中国地域农食产业集群大多处于产品经营阶段,产业集群营收体量在100亿元以下,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主要依靠爆款产品和拓展产品结构驱动整个产业集群增长。

如何实现产业集群尤其以县域为首的农食特色产业集群,从产品经营阶段跨越到产业经营阶段?

建设特色产业化投资&运营联合体

图片

特色产业化投资&运营联合体以国家国有、产业法人、金融市场主体分工合作为前提、规模经营为依托、利益连接为纽带,通过壮大经营主体、落地项目载体、强化要素合体,构建上下游相互衔接配套的全产业链,实现由单一产品购销合作到多元化融合共享转变。

第一步:建设产业投资连接器

通过连接以农投为代表的国家国有资本、龙头企业为代表的产业法人资本、银行与基金等为代表的金融市场资本,最终形成国有资本控股的特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公司专司资本运营,承担特色产业整合重组、资本收益、产权流转、资本运作、薪酬分配、经营业绩考核等资本职责。

第二步:建设产业经营助推器

特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独资设立特色产业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专司项目运营,承担特色产业战略规划、规范监管、研发创新、区域品牌、平台建设等项目运营职责。

第三步:开展特色产业项目运营及孵化

随着产业经营的不断深入,特色产业项目运营更加注重专业化和分工合作,产业项目运营需要依靠法人项目载体,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技术人才培育、中小企业增长等一揽子目标。

总结

通过建设特色产业化投资&运营联合体,充分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优势作用,同处产业链上下游的主体实现信用共享、风险内控,降低了资本导入的风险和交易成本,提高产业要素的集聚效率,实现规模效应。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