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又摊上大事了!官方动真格:猪价跌势确立,消费难超去年同期水平!豆粕倒塌下跌!

为切实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的工作,发改委接连联同有关部门,通过加大投储力度、引导养殖户正常出栏、加强市场监管等方式,有效保障了市场供应,今后一段时间生猪市场供应有保障,价格有望保持相对平稳态势。

元旦春节是猪肉消费旺季,需求也会增加,未来全国猪肉价格走势如何?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分析,目前全国生猪生产量仍在增长,元旦春节消费需求增加的同时,市场供应也将稳定增加,猪肉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伴随今日生猪均价再度跌破“12字头”,进入“11元时代”,养殖端的扛价惜售情绪升温,尤其是北方主产区,社会面适重生猪供给缩量,屠宰场采购难度有所增加。这也预示着局部地区的猪价,有望迎来逆势反弹,特别是低价区猪价,有“冲低回升”的预期,不过,大概率是昙花一现。

图片

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来看,猪价仍不具备止跌反弹的基础面。一个是小雪节气虽然快至,但今年不同于往年,受冷空气影响偏北,全国大部总体偏暖。

据中国天气网讯,未来几天,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强度一般,影响范围偏北,由于前期偏暖明显,降温过后气温总体仍略高于常年同期。不过,在河北中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等地仍有雾和霾天气,需注意防范,南方虽有降雨天气,但是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不会明显下滑,仍旧维持在较常年偏高的水平,像长江中下游一带最高气温20℃上下,最低气温也多在15℃上下。

二个是腌腊活动虽在启动,但启动速度较慢,受气温较高、高价猪肉、挣钱困难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的腌腊相比往年要下滑不少,对于猪价的支撑就要打个折扣。

三个是多地“口罩问题”虽有好转,但市场消费依然难以提振,只能说有所改善罢了,短时间内想大面积恢复市场活力,依然是不敢想象。

四个是官方的调控“信号”较为明确,时刻在准备着投放储备猪肉,说明当前的猪价行情,还未达到相应的预期,直接为后续猪价行情走势,埋下伏笔。

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短期局地生猪价格虽有“冲低回升”的可能,但是猪价难以接连大涨了,顶多说是受局部利涨因素的刺激,呈现一定幅度的反转。毕竟,整体生猪供给相对充足,当前消费市场提振表现偏弱,而国内大部地区‘口罩问题’依然持续,餐饮以及堂食消费受到冲击。叠加,市场猪肉价格虽有所下滑,但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也将限制腌腊的积极性,所以,短期猪价或将以“震荡偏弱”为主,整体或维持在“11.5元/斤”上下震荡,局部猪价虽有反弹,但上涨空间也较为有限。近来豆粕价格开启持续下跌之路,到今天,你所关注的豆粕还在下跌,这已经是连跌7天。其中受美盘大豆走势影响,今日连盘豆粕低开后震荡运行,截止收盘主力2301合约收4109元/吨,涨17元/吨,涨幅为0.41%。而豆粕现货价格继续下跌,下跌幅度多在30-80元/吨,个别较高跌幅甚至达到了180元/吨。

豆粕现货价格继续下跌

近来豆粕价格开启持续下跌之路,到今天,你所关注的豆粕还在下跌,这已经是连跌7天。其中受美盘大豆走势影响,今日连盘豆粕低开后震荡运行,截止收盘主力2301合约收4109元/吨,涨17元/吨,涨幅为0.41%。而豆粕现货价格继续下跌,下跌幅度多在30-80元/吨,个别较高跌幅甚至达到了180元/吨。

图片

CBOT大豆期货收盘上涨,其中基准期约收高0.8%。受美盘大豆走势影响,今日连盘豆粕低开后震荡运行,截止收盘主力2301合约收4109元/吨,涨17元/吨,涨幅为0.41%。今日全国油厂及贸易商43%蛋白豆粕价格继续回调,全国均价为5225元/吨,下跌65元/吨。

豆粕降价,养殖成本压力能缓解吗?

由于豆粕持续上涨,正因为如此,今年轮番上演饲料涨价潮,令养殖成本高上加高。其中,今年以来,饲料已进行12轮涨价,每次提价幅度均在100-300元/吨不等,当然也有超过这个价格。同时,受到终端需求一般,储备肉投放,屠企亏损等,猪价持续下跌。受此影响养殖效益收窄,其中华东、华北养殖效益落至千元靠下。养殖户表示,成本压力还是很大。“尽管豆粕现货价格下跌,贸易商出货也比较积极,但低价购买的豆粕无法提货。

前期高价购买的豆粕仍在排队,近期低价购买的豆粕排队时间更长,不少饲料企业手握低价订单却不得不高价购买现货使用。其实这种情况在10月份就已经有了,进入11月后更多,不少地区11月份豆粕紧张程度比10月份更甚。

猪价大概率维持在11元~13元/斤

猪价行情上一波上涨截止时间是15日,期间磨盘震荡,涨跌分化,到下跌,根据涨跌规律预测,持续下跌概率加大,12元的支撑力不强,行情将回踩11元价位,在天气利好的加持下,和防控政策优化的利好情况下,行情却迟迟难以企稳12元均价,预计年前行情大概率维持在11元~13元/斤的区间震荡,涨跌交替。倘若明后两天没有持续和大幅度下跌,那么本轮下跌仍处于磨盘震荡行情中,市场消费的支撑依然乏力,即使有年前腌腊利好,但民众迫于收入压力,开支上会有所压缩,难以形成去年同期消费水平。

图片

今年行情无法得到更高推动,那么春节后的行情,将进一步下挫,这点养猪户要高度警惕。此前官方多次提醒合理控制养殖规模,因为生猪供应充足,有保障,母猪存栏和育肥猪在2022年下半年逐步增长,那么势必会在2023年上半年,达到一定峰值,但上半年的猪肉需求量是明显弱于下半年,这是通常的规律。那么届时盈利空间不断压缩,再次陷入亏损局面,也是有可能。资本化进入养猪行业,加速了猪的生长周期,同时也缩短了价格变化周期,这点在前面有提过,5~6年前、10年前的规律早已被打破,这个规律养猪朋友,不得不思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农更行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179c.com。
标签: